- 羊病中草药验方与针刺疗法
- 李典友 高本刚编著
- 1275字
- 2020-08-28 03:19:00
五、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过食症”,是由D型产荚膜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发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绵羊的一种主要急性毒血症。患病羊急性死亡,死后的肾脏组织软化,故称之“软肾病”。
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羊发病为主,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多呈散发流行。
1.症状
病羊中等以上膘情,鼻腔流出黄色浓稠胶冻状鼻液,口腔流出带青草的唾液,僵尸一般不臌气。羊多在发病后1~4小时内死亡,流行后期时间稍长一些。放牧时,病羊突然离群呆立,或卧下,或奔跑,有时低头做采食状,口含饲草或其他异物,只做空嚼而不下咽;胃肠蠕动微弱,有的在濒死期发生肠鸣或腹泻,排黄褐色水样粪便或流出少量黏液,临死前有神经症状,昏迷;体温一般不升高。急性病例尿中含糖增多(2%~6%)是本病的特征。
2.剖检
病羊胸腹腔积有多量深黄色渗出液;死亡数小时后,肾脏变软成面团状;小肠充满气体,黏膜严重出血;肝脏肿大;胆囊充满胆汁。诊断根据流行特点(散发、突发、死亡快,多发生于雨季和青草生长旺季),结合剖检所见病变及急性病例尿中含糖量明显增加,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证实肠内容物中有毒素存在。要注意与炭疽、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相区别。
3.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以急死、死后剖检肾脏软化为特征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需釆取小肠内容物、肾脏及淋巴结等制片镜检具有荚膜的魏氏梭菌,同时将其小肠内容物滤液接种家兔和小鼠进行毒素检查和中和试验,可确定毒素和菌型。
(1)病原学检查
① 病料采集 采集小肠内容物、肾脏及淋巴结等作为病料。
② 染色镜检 病料染色检查,可于肠道发现大量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同时于肾脏等脏器也可检出魏氏梭菌。
③ 分离培养 本菌虽为专性厌氧菌,但厌氧条件不苛刻,较易培养。常用厌气肉肝汤和鲜血琼脂分离培养。纯分离物进行生化试验以便鉴定。
(2)毒素检查 利用小肠内容物滤液接种小鼠或豚鼠进行毒素检查和中和试验,以确定毒素的存在和菌型。
4.防治方法
由于发病急、死亡快,多数患病羊来不及治疗便死亡。对病程较长者,可一次给予10~20克磺胺脒。
(1)防治 在常发地区,每年发病季节前,用羊肠毒血症菌苗或用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快疫三联苗进行预防注射。对发病羊群也可用上述菌苗作紧急预防注射,可控制该病的流行。发病地区应到高燥地带放牧,避免吃嫩草,必要时给予干草,并防止混入泥沙。应经常饲喂食盐及人工盐。
(2)治疗 急性病羊往往来不及救治,病程较慢的可试用以下疗法。
① 中草药疗法 苍术10克、大黄10克、贯众5克、龙胆草5克、玉片3克、甘草10克、雄黄1.5克(另包)。将前6味中药加水煎汤,后加雄黄,灌服;灌药后再服一些食用植物油。
② 西药疗法 刚发病的羊只先内服硫酸镁等轻泻剂,排出胃肠内有毒物质,再用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与链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配合肌内注射;病程在6小时以上的灌服磺胺脒8~12克,第1 天1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严重病例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