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王建平
- 2429字
- 2021-03-12 09:48:43
2 科技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背景、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并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可以看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现实,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1)供给侧改革在主要经济体应对危机中取得了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主要国家围绕战后重建,奉行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实施了系列扩大投资、鼓励消费、刺激出口的措施,使得世界经济维持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石油危机引发的供给冲击,导致世界主要国家陷入通胀陷阱,财政负担明显加重,财政收支及产能严重失衡,劳动生产率急剧下滑,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美国为例,1970—1980年,国民经济年均仅增长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38.8%上升到82.4%,财政状况急速恶化并形成较大赤字,传统工业严重过剩,尤其是钢铁和汽车产能利用率仅为50%和52%。为应对经济危机,世界主要国家转变经济管理方式,陆续实施结构性改革,普遍实行强调市场和自由的供给管理方式,主张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资本与劳动、整体与结构五大关系,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以美国为例,里根政府采取供给学派的政策建议,实施了降低税率或减免企业税收、削减福利开支、取消或放宽企业投资的法令规章、紧缩货币供应等政策。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重新步入较快增长阶段,通胀率得到有效控制,失业率逐步降低,主导产业逐步更替并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企业数量和效率得到快速提升。正是得益于从供给侧的角度实施的系列结构性改革举措,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现了转型发展,奠定了当今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主导地位。
(2)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投资、出口的共同拉动下,经济维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经济发展也逐步进入中高收入阶段。东南亚、南美等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如果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必将陷入经济发展的泥潭,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不同经济体之间增速分化加剧,政治、经济、地缘等各种因素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加深,世界经济处于复杂多变的“新常态期”。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新要求。尤其是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老龄化问题凸现,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加剧,这种“高投入、高增长”的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持续,经济增长进入增速换挡期。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制度变迁和政策转化,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了紧迫性。
(3)旧产能过剩与新供给缺失使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新产能替代旧产能并成为主导产业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就在于其持续不断的产业创新,形成了有序替代的产业体系。反观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过度依靠投资拉动及长期坚持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思路,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短视、盲目行为十分明显,导致新旧动能接续不畅,旧产能严重过剩,而新的产业没有及时形成,导致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不畅,影响经济长期发展后劲。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2015年钢铁产量出现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水泥产量出现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1.9%、73.7%、73.1%和75%,远低于国际一般水平。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由于新产能需要较长的技术积累和大量人才储备,产业的培育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长期以来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尤其是体制机制对调动企业和人才创新创造能力形成明显制约,导致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升级,新产业难以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因此,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基础上,从供给端发力,加快培育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4)需求管理政策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
较长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而对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的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其主要是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收缩组合来调控经济波动,从需求侧来调控经济。尤其是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对需求侧管理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央行频繁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进行预调微调,多次降息降准,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保持总需求的稳定增长。由于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中过多应用需求侧管理,我国尽管短期内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由此导致的产能过剩、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微观经济活力下降、社会不公等问题也愈发突出,潜在增长率也逐步下降,继续通过需求侧管理调控宏观经济的弊端日渐显现。尤其是每一轮的财政和货币扩张使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每一次紧缩,又会造成金融垄断加剧、中小企业倒闭、股市震荡等问题,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颠簸,经济周期也越来越短。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是量的扩张,而是质的提升和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来改善供给侧,增加长期增长潜能。因此,在继续应用需求侧管理应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同时,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将更加注重通过供给侧管理和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