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仁宗反正
64岁的成祖不知老之将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他让46岁的太子朱高炽监国,自己则率师离开北京,亲征蒙古。至迟在三个月后,他已经知道,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北征了。
成祖即位后,北伐亲征共计五次。前三次分别在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十二年(1414年)以及永乐二十年(1422年)。第四次发生在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八月,成祖率师离京;九月,宿敌阿鲁台败于瓦剌,部落溃散;十一月,北征军回京。次年正月,阿鲁台再犯大同等地,成祖决定再次北征。
但是,对于一支连年远征的军队来说,五个月的修整时间不足以养精蓄锐。随同成祖出征的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在《后北征录》一文中用“中道兵疲”四字来形容这支军队的状态。但疲劳的何止北征将士?
根据金幼孜的记载,北征军抵达开平的那一日,成祖对金幼孜和杨荣二人说,他一再梦到有神仙告诫自己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知有什么寓意。杨、金二人深知成祖心意,回答说,陛下北征之举,固然意在除暴安民,但也存在玉石俱毁的可能,还请陛下明察。这正是成祖想要的回答,于是当即命人草诏,招谕诸部,班师回朝。
七月十四日,回朝大军在翠微冈扎营。成祖在行军帐篷里凭几而坐,神色萎靡。他问随行的御马监少监(从四品)海寿何日可以回京,海寿回答,大概八月中旬。成祖点了点头,又对身旁的杨荣、金幼孜等人说,东宫太子历涉年久,政务已熟,回京后,要把军国大事都交给他,自己也该享享清福了!
但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三日后,班师扎营榆木川(位于翠微冈东南,今内蒙古海拉尔某处)。成祖深知大限将至,遗诏传位太子朱高炽,并叮嘱礼部官员,一切丧葬礼仪,都要遵照太祖的遗训。当晚“大星赤光”,“众星摇动”。
次日,成祖驾崩。杨荣、金幼孜及太监马云等人鉴于六师在外,秘不发丧。他们命人熔锡为椑(即棺材),待成祖遗体入殓后,将锡工全部灭口。棺材置于龙辇中。大军回京路上,仪制、朝夕起居,乃至于饮食等事项,都维持正常程序。
杨荣与海寿又遵照成祖的遗命,骑快马先行一步,于八月初二抵达京师,将成祖驾崩的消息及遗诏告知太子朱高炽。太子“苦恸几绝”,派26岁的皇太孙(即未来的宣宗)去开平迎丧。八月十五日,太子顺利登基,史称“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