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八、专注于“戏曲折子戏”的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

学科建设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随着基训教材的建设和教学的开展,也迅速把剧目创作提上了议事日程。1955年由文化部开办的第一届编导训练班,由苏联专家査普林执教,开班一年多就创作了许多古典舞剧目。需要点明的是,那时的中国古典舞剧目就不乏与现代生活相关的作品,比如白水的《炸碉堡》、王世琦的《风暴》(《白毛女》片断)、黄伯寿的《为了祖国》、王恭的《刘胡兰》等。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先攻武旦、后改武生的栗承廉,他不仅为陈爱莲编创了独舞《春江花月夜》这种多次荣获国际舞赛大奖的作品,而且创作了反映现代生活的双人舞《牧笛》和舞蹈小品《少年爱国者》。几乎与此同时,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前身)推出了中国古典舞小型舞剧创作的“头三脚”,即郑宝云编导的《盗仙草》、游惠海编导的《碧莲池畔》和王萍编导的《刘海戏蟾》,基本上都取材于传统戏曲的折子戏。李百成《忆“头三脚”,并由此想到的》(载《舞蹈艺术》第25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11月版)一文回忆道:“虽然在我国古代的乐舞、歌舞与戏曲中蕴含着大量的舞剧成分,但作为我们探索未来中国民族舞剧样式的‘头三脚’中,从形式结构上看,更像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当时,在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上,几乎是一面倒的,因此,外来影响更多来自俄罗斯芭蕾舞剧的学派。特别是1954年苏联丹钦科音乐剧院来华演出、介绍了一系列前苏联优秀舞剧后,就成了‘头三脚’这三部小舞剧的催生剂。其中对于舞剧艺术基本概念的认识、舞剧的结构方法、舞剧语言的选择与运用、舞剧中舞段的分类与布局、舞剧音乐的戏剧性……都给我们很深的印象。比如在《盗仙草》与《碧莲池畔》中,结构时就注意它的完整性和对比性,并为舞蹈的表现提供天地;在这些作品中也开始出现独舞、双人舞、群舞、表演舞、叙述性哑剧等不同性能、不同层次的布局。”事实上,当我们要在整理“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形成所谓真正的“舞蹈艺术”,即便在对外交流并非“一面倒”的时期,芭蕾艺术应该也是最好的选择。

前述由文化部开办的第一届编导训练班,在1957年的结业时由李仲林、黄伯寿联袂创作了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编导自言“整个创作过程是在前苏联专家查普林、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的关心指教下进行的”。对于由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出的该剧,隆荫培曾著文《试论舞剧〈宝莲灯〉的演出》(载《舞蹈》杂志丛刊第4辑,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1958年内部刊印)给予了全面的评说,其中这样一段话与我们的论题密切相关。文章说:“《宝莲灯》既然是民族舞剧,其舞蹈动作和表现形式必然是我们自己民族的,但编导者并没有局限在狭义的‘民族舞剧’的概念之下。为了扩大舞蹈的表现力和内容的需要,在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参考吸收了一些外来的东西;虽然在个别地方显得有些生硬,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协调地贯穿在整个舞蹈中的。这不能不说是编导者的成功创造。过去,曾有一些舞者对舞蹈的民族形式抱定着狭隘的、固定的保守态度,每谈及中国古典舞就必须是京剧或昆曲的某些舞蹈动作……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古典舞不是永远不变的,它们都是根据内容的要求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舞剧《宝莲灯》也是取材于传统戏曲,从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来看,似乎也更贴近戏曲角色的行当,我们中国古典舞教材整理的理念似乎对其并无影响。其实由此而起,“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设”(学校)和“剧目建设”(剧院)已开始“各行其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