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湖广音与京音——懂得一点京剧的音韵知识

京剧乃至我国的戏曲声腔,大多数是运用韵文的,也就是说唱词都是押韵的。押韵,看来是很机巧的,但是它又是极早被人们所发现了的。早在远古时我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被广泛运用了。我们知道,我国的汉语在世界语言分类上属于汉藏语系,它和现在通行的英语等印欧语系有着很大的不同。汉语最大的特点有二:一是以单音节词根(字)结构占绝大多数,一个字可有一个或几个音素所组成,也就是现在汉语拼音中的各个字母,通常是一个动作构成一个音素。字与字的结合则构成词汇及句子。但像英语等印欧语言,它们只具有音素和句子这两个层次,缺乏像汉语中“字”这一层次。在现今电脑上最易发现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例如,打英文只要把字母输入就行了,而打中文(拼音打法)就必须先输入拼音字母后,再变为中文字。因此,这种区别对两者歌唱的咬字发声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各自显著的特点。二是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并常以声调来辨义。问题就在于这个字的声调的存在,不仅使汉语与英语等印欧语言形成很大的不同,而且,在使用汉语的内部,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这就是众多方言的存在。汉语的这种特点,很早被我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运用,形成了很多格律,产生了很多文学与音乐的形式。尤其是汉语的这两大特点,致使我国文学与音乐的结合特别的密切。因为歌唱形式的本身就是文学(唱词)和音乐(唱腔)合二为一的形式,也是两者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形式。因此,历史上文学的诗、词、曲的发展道路,无不与音乐发生关系,故称为“歌诗、唱词、度曲”。这三组词直到后来才由动词变为名词的。诗发展到唐代是整齐句型,平仄格律,被称为“近体诗”。到了宋词的时代是长短句型,平仄运用趋于灵活而不规则,同时开始注意字的声调的分类与运用,在用韵上也比诗要放宽些。这样,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格律形式,就是所谓的“词谱”。到了元曲的时代,不仅音乐上“曲”的名称被文学上所借用,而且更讲究字的声调类别,即字的四声运用比词更为严格,与腔调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但是,在用韵的方面则比词又进一步放宽,这与“曲”开始时发轫于北方不无关系。这样,大约到了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由于地方戏曲声腔的蓬勃发展,又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摒弃了“雅部”昆曲越来越严格的腔词(字)关系,另起炉灶,在“花部”各地方戏曲剧种腔调上,寻求更灵活的腔词关系发展道路。二是在用韵上改变了明以来南曲用韵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再一次在《曲韵》二十一部的基础上放宽用韵,最后简化到戏曲中广泛运用的所谓“十三辙”。“辙”就是指用韵的轨道,即韵母的分类。其涵义要比曲韵为宽,它可以只包括以前曲韵上的某个韵,也可以包括相近的几个韵。以13对21,必然有些韵要归并在一起。十三辙的运用显然是北方语言及声腔带来的革新成果,而京剧形成于北京,也就自然地首先接受了这种用韵的新方法。十三辙中每一辙,一般是以某辙中的常用的、代表性的两个字来作为辙的名称。京剧十三辙为:中东(ong,iong)、江阳(ɑng, iɑng,uɑng)、衣齐(er,i ,ü)、灰堆(uei,ei)、姑苏(u)、怀来(ɑi,iɑi,uɑi)、人辰(en,une,in,üen)、言前(ɑn,iɑn,uɑn,üen)、苗条(ɑo,iɑo)、梭波(o,uo,io)、发花(a,iɑ,uɑ)、乜斜(ie,üe,ɑo)、由求(ou, iou)。那么,讲到韵,京剧中经常碰到的“中州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所谓中州韵其实是来源于我国元代周德清所编的一部韵书《中原音韵》。此书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戏曲用语加以规范而写作的,但实际上其作用远远超出了规范戏曲用语的范畴,而成为总结当时我国语言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的“平分二义,入派三声”,变平、上、去、入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新四声,从而奠定了今天普通话的基础,开创了现代国语的新局面。我国的用韵,从梁沈约的《四声韵谱》起,经过隋陆法言的《切韵》,唐改为《唐韵》,宋为《广韵》《集韵》,由于分韵繁复,到元时已不适应当时语音的变化。而《中原音韵》则以当时的大都(即今北京)为基础,适当吸收了一些南方语音,因而非常恰切地反映了当时语音变化的实际情况。但是,以后明代建都于南京,由于南曲的盛行,又有很多韵书出来纠正《中原音韵》,一时情况又变得复杂起来。然而,从总体上讲,《中原音韵》的分类还是适应南北语言的实际,只是有一小部分,如南方言有入声等,和北方语音有所出入,所以昆曲的用韵大部分承袭了这部韵书。另一方面,从《中原音韵》所处的元代,到京剧形成时的清代中、后期,实际使用的语言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京剧等承袭了《中原音韵》的语音(也是由昆曲继承过来的),因而与现代的语音也有些不合,显得有些特殊。例如某些尖、团音的由来就是这样,可见,“中州韵”实际上是奉《中原音韵》为圭臬。

除了“中州韵”之外,京剧还讲究所谓的“湖广音”。湖广两字是来源于清代以来建制的湖广省,大致是指的今我国湖北等中南地区。为什么京剧要用湖广音?这和京剧形成的复杂背景有直接的关联。京剧形成于京城,又是以徽调为基础,加上徽秦、徽汉的两次合流,尤其是余三胜以湖北口音,对规范京皮黄的念白与演唱有极大的影响。于是,首先从老生开始运用这种被称为“湖广音”的戏剧用语,后来在青衣等行当上也加以运用。那么,京剧中的这种“湖广音”是不是就是湖北的口音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京剧中有完全运用湖北字音的现象,这种字通常称为“上口字”,但运用极少,大多数的情况是仅取某些湖北字的调值及其走向。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说是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湖北方言的阴、阳平的调值差大于京音同类,因此,听起来对比大更适合戏剧的用语。二是对于某一种方言来说,它本身字调结合上的某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普通话分为阴、阳、上、去四声,在讲话时如果两个去声或两个上声相连,都会产生变调的现象。在唱腔中字调更是受到音乐旋律高低走向的制约,是极容易变化的。但是,为了表情达意,尽可能在相对的字与字关系中,保持字音的准确。问题是能否可以用两种方言来互补呢?应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的,这就为适当运用湖北字音提供了基础。三是字调表现在腔调上,不同字调的走向对旋律的进行而言,是有顺逆之分的。例如,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声,阴平调值为平行,对旋律不起阻碍的作用;阳平和上声是一种顺向的进行方式;唯独去声是一种逆向进行的方式,对旋律的进行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词的时代,领字多用去声,就是根据去声字的反向(由高入低),以及较为拗折的字调内部节奏特点而加以强调的。但是在唱腔中去声的字调特点,虽然在像慢板唱句的首字,如用去声字可起到词中领字的相似功用,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对去声字调的处理则是颇为棘手的,往往不得不采取各种不同程度的反字调方向处理。如果是完全的反向处理,就是一般称为的“倒字”。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不太能避免的,而只能在唱腔中尽量不要在明显的地方给暴露出来。所以传统中就有“逢去必挑”和“去声不宜高摆”(常在句中的去声字)的说法。而有趣的是,当京音的去声作反向处理时,往往又借用阳平的字调调值,而这种京音阳平调值和湖北的去声调值又正好相同。这样,就为两种字调运用结合上的互为补充提供了基础。想当初余三胜在进行京皮黄戏剧用语的改革实验时,可能并不是有意识地看到这两种语言的某种互补功能,而是正所谓歪打正着不谋而合。但是,正如任何偶然中之必然的因果关系那样,这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如果他完全用湖北字音唱念,北京人就听不懂了。而作为来自湖北的汉调演员,他开始时又不可能用京音来唱汉调。于是,为了在京城站稳脚跟,也就不得不随乡入俗,在湖北音中夹杂京音。由于达不到完全变用京音的程度,客观上正好形成了两种语言的掺杂与互补,从而为一种新颖戏剧用语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以后经过谭鑫培的继续努力,终于规范了京剧的中州韵与湖广音的戏剧用语。当然,后来京剧在人物行当的戏剧用语上,也有了一定的区分。例如,老生、花脸、青衣等的唱念多用湖广音,花旦、丑角等就常用京音,这样就使京剧的戏剧用语更富于层次,更能适应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

那么,除了字调以外,上面讲到的“十三辙”在京剧用语中,还有一些声母与韵母运用上的特点。这些特点分布的面较广,也比较庞杂,这里只能就主要的谈一谈。例如,关于尖团字,由于《中原音韵》中的声母z、c、s,在现代语中已分为z、c、s和j、q、x两类。京剧字韵和昆曲仍从《中原音韵》,故而和现代语不同,这就是尖团字的来历。现代语中的z、c、s,称为自然尖音,仍保留在现代语中,而j、q、x中的一部分,被念作z、c、s,称为变声尖音,这在现代语中没有,但京剧唱念仍在运用。又如,京剧字韵中最复杂的莫过于梭波辙,集中了最多的湖北方言,这大概就是前辈余三胜等湖北艺人带来的,成为京剧字韵较显著的声韵特点之一。还有像怀来辙的“皆、鞋”的读法,京剧字韵基本上声母从现代语言,韵母从《中原音韵》或湖北方言;衣齐辙的“资、雌、斯、支、齿、诗”的读法,就有所谓的上口和不上口之分;人辰辙的“陈、程”与“金、京”的读法,现代语中加以区分,但西南方言中不分,京剧字韵也就不分,等等。可见,京剧字韵有的从京音(现代语),有的从古音(《中原音韵》),有的则从湖北方言,虽然有些规律然而又极不严格。正如我们现在学习英语的语法那样,有些就讲不出什么规律来,只能死记硬背。说明语言这种东西是最生动活泼而现实的,又是经常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京剧形成于这样一种庞杂的地方语言和京城观众语言的交汇之中,也就形成了一种语言的混血儿。但是处理得好它的优势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不仅照顾到南北的观众,而且形成了一种出色的戏剧用语。实际上京剧日后成为我国最大最杰出的戏曲剧种,正是说明了这种变革是成功的。一旦确立了舞台上的戏剧用语,就具有相对的凝固性。当然,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像近几十年来由于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的大量排演,京剧字韵已明显地向京音方向靠拢了。

总之,要达到真正地欣赏出京剧唱念的韵味来,懂得一点京剧的音韵知识是颇为重要的。如果再加上能知晓一些它们的来龙去脉,其理解也就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