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维吾尔谚语概说

第一节
维吾尔谚语的概念及特点

一、维吾尔谚语的概念

追溯汉文典籍文献,最早对谚语下定义的是东汉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的定义是:“谚,传言也。”新版《辞源》的解释是:“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的常言。”武占坤、马国凡《谚语》认为:“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1]王勤《谚语歇后语概况》界定为:“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中的现成话。”[2]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定义为:“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3]武占坤《中华谚谣研究》定义为:“谚语是民间语用艺术开出的山花,是民族各种实践经验凝聚的智慧结晶;它通常以口语的形式在民间广泛地流传,持久地沿用,以说知识讲道理为主旨;它是风格通俗、结构凝练、语感生动、语貌定型的韵语或短句。”[4]综上所述,谚语至少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为人民群众所创造、所使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二是语句简单凝练,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三是流传在群众的口头上,具有鲜明的口语性。

在维吾尔语中,“谚语”一词由“ﻞﯩﺴﻣﻪﺗ-ﻝﺎﻗﺎﻣ”这一复合词构成,根据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ﻝﺎﻗﺎﻣ,本义为“话语”,表示“直接传授社会知识、总结社会经验、具有劝勉、劝诫意义的哲理韵语”之意,一般采用白描手法,讲述经验知识,阐述人情事理;一类是ﻞﯩﺴﻣﻪﺗ,本义为“比喻”,表示“通过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描述,隐喻地传达社会生活知识的哲理语句”,一般采用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隐喻某种道理。

查阅维吾尔文和汉文文献资料,对维吾尔谚语所下定义较具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如下:

在语义内容上,谚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使用功能上,谚语可独立成句,在任何语境中都可表达完整、明确的意义;在语法结构上,谚语具有稳定性,使用时不可随意改变句中成分;在结构特征上,谚语可分为单句谚、复句谚以及双行谚三种;在语义内容上,谚语可分为同义与反义两种形式。[5]

谚语是人们生活经验和知识的概括总结,是形象、生动、具有警训意义、富有智慧的语句。谚语内容丰富,反映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生活知识。在结构上,谚语一般为一个句子或复句,且大多成对组成。[6]

谚语在人们口语中广泛流传,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具有规范、劝诫、警示意义的固定语句。从结构上看,谚语往往是一个表达完整意思的完全句。[7]

谚语是表达一定的思想、通俗现成的语句。谚语的结构简洁、固定,含义深刻,形象生动。[8]

谚语是民间文学中流传广泛、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体裁之一,它是人民大众宝贵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9]

谚语是劳动人民生产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形象、简练、富有哲理的语言精华。谚语流传广泛,具有教育、传授知识的作用。[10]

谚语是一种定型而习用的现成用语,是人民大众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浅近、富有教育意义且有韵有散的语句。谚语结构简洁,表现完整的思想内容,具有使用功能。[11]

根据维吾尔谚语的结构特征、语义特征和艺术特色,以及维吾尔谚语的流传广度、使用频率等诸多因素,并结合汉语谚语的定义,我们将维吾尔谚语定义为:维吾尔谚语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思想智慧的结晶,是语义完整、结构简洁、语感生动、风格通俗的韵语或短句,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功能的现成话。此一界说,较全面概括了维吾尔谚语来源、结构形式、语义内容、语体风格和语用功能等方面的特点。

二、维吾尔谚语的特点

1. 稳定性

谚语有别于其他熟语的特征是定型化程度更高,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由于谚语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定型而流传下来的语句,作为一种规诫式的固定语句模式被社会成员共同遵守,个人不能根据需要随意变动任何一部分。在使用过程中,谚语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相当于固定词组)运用。

2. 完整性

完整性是说谚语的结构完整和语义完整。结构上谚语都是一个句子,尽管有时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但句子的构架是固定不变的。谚语结构的完整性是由其表达功能决定的,谚语旨在传达完整的思想意图,自然形成完整的句子结构形式。

3. 思想性

谚语是大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生活、生产和人生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丰富的知识性和较高的思想性,从而使其成为教育人民的教科书和行动指南。

4. 音乐性

维吾尔谚语具有音乐性特征,大多语句流畅、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这使得谚语同歌谣一样具有一种声韵美、旋律美和节奏感。

谚语的结构形式类似于歌谣,二者的区别只是谚语一般最长也不超过两句,而歌谣则以两句以上为多见;谚语语义上以说理为主,而歌谣则重在描述与抒情。

从民间文艺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谚语又是取材于人民大众多彩生活的微型文学,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信息,透过谚语这一窗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

根据以上对维吾尔谚语特性的分析,谚语以其复合性特征而成为词汇学、语文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

[1] 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页。

[2] 王勤:《谚语歇后语概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页。

[3]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页。

[4] 武占坤:《中华谚谣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5] 阿不都若夫·甫拉提:《维吾尔语词汇学》(维文版),喀什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7页。

[6] 阿不都若夫·甫拉提:《维吾尔语词汇学》,第151页。

[7] 热孜万·阿吾米斯勒:《论现代维吾尔语熟语》,《语言与翻译》(维文版),1994年(2)。

[8] 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满:《民间文学概论》(维文版),新疆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92页。

[9] 吾斯曼·斯马义:《民间文学概论》(维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59页。

[10] 吾斯曼·斯马义:《民间文学概论》(维文版),第293页。

[11] 张勇:《维吾尔谚语研究》,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