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报国志

20世纪40年代,中国处于日寇侵略、“国共内战”时期,民不聊生,社会动荡。彭瑞骢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男附中的中学时代就开始关注社会,关注政局,对国家前途十分忧虑。高中起,彭瑞骢就开始接触进步读物,阅读了大量的苏联小说,如屠格涅夫的《前夜》《父与子》等,书中反映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他的思考。

1940年彭瑞骢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42年班上的金英爱同学从晋察冀解放区回来后告诉大家许多解放区的见闻,同时又介绍《新哲学大纲》《资本论浅说》等进步书籍给彭瑞骢读,通过长期接触进步读物和受进步同学的影响,他希望参加抗日斗争、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

1944年彭瑞骢跟几位同学在春节过后历经艰难到达了阜平解放区根据地。他目睹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蓬勃生机,被深深震撼。从阜平回来后,由金英爱介绍,彭瑞骢于1944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日战争也出现一定转机。1943年年初,中央同意在晋察冀边区成立城市工作部,由刘仁任部长。在刘仁的领导下,晋察冀分局城工部在城市的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参加革命,成为党的秘密工作者,彭瑞骢就是其中的一员。1944年7月,彭瑞骢由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考入北京中和医院(现在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内科实习医生。以医生为职业,从事地下工作是当时城工部的需要,1945年他转移到开滦矿务局医院做住院医师。做医生期间,彭瑞骢先后得到钟惠澜、朱宪彝等名家的直接教导和严格训练,培养了他治学严谨、严肃、严格的学风,以及不知疲倦的工作作风。

1945年5月彭瑞骢被刘仁召回晋察冀解放区担任交通员,主要任务是往返于解放区和国统区之间,传递信息和执行相关任务。彭瑞骢面对国民党士兵的机枪、大棒,凭着机智和冷静,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并经常为解放区运送花生、白面等稀缺物资。

1946年6月,上级决定让彭瑞骢回到北京大学医学院担任公共卫生科教员。同年12月,医学院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教师支部,彭瑞骢任书记。他在林宗扬、严镜清教授的领导下,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展了部分北医宿舍学生斑疹伤寒的流行病学研究(鼠源型),还研读了一些关于中国乡村卫生建设的专著,以及定县、璧山县卫生实验区的报告。1947年6月2日,他与方亮教授、王光超教授、王锦江同学等人商议,先从每人月工资中提出5%作为开始活动的经费,在京西公主坟附近什坊院村的一个农场的大厅里,办起了什坊院保健院。每周四下午及星期日全天,由北医师生轮流来为附近农民义诊。1947年暑期、1948年寒假,方亮与彭瑞骢等先后带领三批同学在此防病治病和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农村卫生情况。据近20个村庄、2000余户约1万余农民的调查结果提示:这里是甲状腺肿的高发区,患疥疮等皮肤病的也不少,婴儿死亡率高得惊人。除了病痛的烦扰,农民的生活也十分贫苦,几口人过冬只有一床破棉被。教学相长,在这革命与公共卫生专业结合的实践中,彭瑞骢更坚定了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理念。什坊院保健院的活动,使北医的进步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转变了思想,毅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对学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献身的服务精神”校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奠基作用。

北平临近解放前夕,彭瑞骢从参与建筑施工工作的大哥彭瑞民处获得了北平城墙的防守工事构造图等重要情报,将其传送上级,为北平解放积极做着准备。1949年1月,彭瑞骢站在北医的队伍里欢欣鼓舞地迎来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同年2月,统一的中共北京大学医学院党支部建立,彭瑞骢被选为解放后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后改任北京大学党总支组织部部长。1949年2月28日,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正式接管北京大学。5月4日,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成立。由军管会任命胡传揆、严镜清两位教授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胡传揆为医学院院长,彭瑞骢为医学院秘书。从此,“彭秘书”成了北医方方面面的小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