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林家铺子

一、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1年,与郑振铎、叶绍钧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并改革了《小说月报》;与欧阳予倩、陈大悲等发起成立民众戏剧社。1930年,参加“左联”。1938年3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著作主要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多角关系》等,短篇小说集《野蔷薇》,散文集《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二、解析

(一)《林家铺子》写于1932年6月,原刊于1932年7月出版的《申报月刊》第1卷第1期上,最初收入由上海天马书店于1933年4月出版的小说集《茅盾自选集》中。

(二)内容梗概

在1932年春节之前,小商人林先生交了罚款,便削价出售开禁的日货。但由于作为主要顾客的农民因收成已被地主夺去而丧失了购买能力,因此,其铺中全天收入甚少。临近除夕时,生意稍见起色,但忽传日军轰炸上海的噩讯,接着,上海的收账人又将其所有资金收走。春节之后,为还清本地欠账,他接受店员寿生的建议,向从上海来的难民甩售存货,于是,生意又稍有起色。但同业一方面造谣中伤,使其背上了“捞钱准备逃走”的罪名而被党部的黑麻子抓去;另一方面又利用其无钱赎人的时机,用低价将其存货全部挖走。最后,不仅被党部官员敲诈了钱财,而且还有政府官吏卜局长来讨其女儿做妾。他实在忍无可忍,便先把女儿嫁给寿生,然后接受其建议,带上妻子的私房钱和女儿离家出走。他出走后,大小债主闻风而至,大债主争得了全部底货,小债主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张寡妇等则分文未得;张寡妇还在随同其他各户跑到党部告状时,不仅未能申冤,反而吃了棍棒,并在一片混乱中失掉了幼儿,自己也疯了。

(三)人物分析:林先生

林先生是一个小商人。一方面,他老实厚道、谨小慎微、兢兢业业、经营手段较为精明。为了信誉,他只求在一桩桩买卖中获取蝇头微利,甚至宁愿少赚钱或不赚钱,还让女儿叫顾客“伯伯”,从而使买卖蒙上了一层人情的面纱;他与店员寿生也保持着封建师徒的“父子式”关系。另一方面,他受到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影响,如他学会了做广告,采用了卖“一元货”的方法等。但在那“乱世年代”,他还是难以摆脱悲剧的命运。他虽打起精神,满脸赔笑地做生意,但由于钱庄不但不再借贷,反而上门逼债;而且他的主要顾客——农民,因生活日趋贫困,购买力下降;同时还由于同业中伤、反动军队的勒索、地方官吏的讹诈迫害等,他的小店最终倒闭了,他自己也被迫出逃。小说通过对其悲剧的描写,揭示出城乡人民无法摆脱的厄运,反映了军阀和黑暗的社会给下层人民所带来的痛苦遭遇。

(四)主题

小说通过林家铺子这一小市镇杂货铺的倒闭,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民族商业凋敝衰萎、农村经济走向破产的社会现实以及黑暗的社会给下层人民所带来的痛苦遭遇。

(五)艺术特色

1.题材典型,内蕴丰富

小说所描写的林家铺子不仅具有典型意义,而且折射了上海的战火、江南农村的破产、市镇平民的厄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凶残腐败以及整个社会的尔虞我诈、动荡不安;因此,小说获得了巨大的容量,具有深广的内容。

2.矛盾繁复而又集中

以林家铺子的倒闭为中心,穿插众多的矛盾线索,且每一条线索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如通过林小姐及其婚姻问题这一线索,小说不仅写出了林先生与党老爷的矛盾,而且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内部的黑暗腐败。小说虽线索众多,但多而不乱,每一条线索都紧绕着总的主题,补充、推动着它的发展。又如朱三阿太、张寡妇等三户债主与林先生的矛盾,如果仅写前者的催收利息加剧了后者的困境,则与主题的联系不紧,因为他们对林家铺子的倒闭不起主要作用。到了小说后半部,先是林先生被扣,其理由是“林先生除有庄款和客账未清外,还有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张寡妇三位孤苦人儿的存款共计六百五十元没有保障,党部里是专替这些孤苦人儿谋利益的。”而当林家铺子倒闭,三个可怜的债户哭闹着向党部告状时,那专替“孤苦人儿谋利益的”党老爷回敬他们的却是呵斥与棍棒,而且,张寡妇的孩子竟死在这场混乱中,她自己也疯了。小说通过这条线索,形象地展现了旧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本质,深刻地揭示了真正置劳苦大众于死地的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情节曲折

小说起始写林小姐学校的抗日活动,似乎与铺子无关,但由此引出了东洋货问题,党部就势敲诈——林先生受到了第一个打击。接下来是销路不畅、亏本甩卖,但还勉强有买卖做。战乱、盗匪蜂起让林先生无处融资,因而,资金短缺,但寿生的归来又暂时缓解了矛盾,“一元货”的生意非常红火则似乎使矛盾可望解决;然而,灾难接着就到了——红火的生意引来了同业的嫉妒,卜局长要娶他的女儿作小。最后,当所有矛盾爆发时,林先生的悲剧也就演到了头。小说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迭起,引人入胜。

4.结尾深沉

小说的尾声写到林家铺子的倒闭使不少债主陷入无可讨还的窘境,而受害最大的是三家孤寡小户,尤其是张寡妇,不仅讨债未得分文,而且告状丢了孤儿,自己也终于发疯;这些描绘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子夜

一、作者简介(略)

二、解析

(一)《子夜》写于1932年12月,最初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33年出1月出版。

(二)作者原将之拟题为《夕阳》,或《燎原》,或《野火》等;它的第1章以《夕阳》为名印行在1932年1月《小说月报》第23卷第1号上,第2章、第4章又分别以《火山上》《骚动》为名分别发表于1932年6至7月间的《文学月报》创刊号上和第2期上。作者曾说:子夜,即半夜,既已半夜,快天亮了;这是从当时革命发展的形势而言的。也就是说,“子夜”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

(三)创作动机

1930年夏秋,中国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论战者提出了三种论点:

其一,中国社会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蒋介石政权,是当时革命的任务,领导这一革命的是无产阶级。这是革命派的观点。

其二,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承担。这是托派的观点。

其三,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在既反对共产党,又反对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政权。这是一些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

茅盾将自己看到的社会现象同论战中的这些观点对照后,形成了“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观点,但他又不愿以论战的方式提出这一观点,便决定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提出来——这便是《子夜》的创作动机。

(四)内容梗概

1930年5月的一个傍晚,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上海裕华丝厂的老板吴荪甫偕妻子林佩瑶、姐姐吴芙芳及姐夫杜竹斋到码头去接父亲吴老太爷。吴老太爷是因为乡下农民抗租暴动、吴家首当其冲而匆匆逃到上海的;但一到上海就因不能适应其灯红酒绿而突发脑溢血,并在子夜时分死去。吴老太爷开丧的那天,吴公馆宾朋满座,其中,既有金融界的巨头,又有实业界的老板,还有军人、政客以及帮闲文人学者等,吴公馆由此而一下子变成了酒吧和交易所。同时,吴荪甫也并未能把心思全放在料理吴老太爷的丧事上——家乡双桥镇农民抗租暴动,其家业受到威胁;裕华丝厂工人消极怠工、出现骚乱……这些使他不得不一心多用。不过,他不但没有因此灰心丧气或心浮气躁,相反还雄心勃勃——决定与太平洋轮船公司经理孙吉人、大兴煤矿公司经理王和甫、金融资本家杜竹斋等组建“益中信托公司”,憧憬着自己的工厂高大的烟囱如林、轮船乘风破浪、汽车驶过原野……益中公司成立时,背后有美国金融资本家撑腰的公债场上的魔王赵伯韬欲染指,但遭到了吴荪甫的拒绝;赵伯韬由此怀恨在心。益中公司成立后便旗开得胜——只花五六万就收购了灯泡厂、热水瓶厂、玻璃厂、橡胶厂、阳伞厂、肥皂厂等估价三十万的七八个小厂,但也因此而使工厂运转所需的资金短缺;于是,转向公债市场以“套利”。赵伯韬设圈套,先故意让益中公司赚了点钱,然后让其大受损失。为了转嫁损失,吴荪甫加大了对自己所属工厂工人的剥削,工厂里便燃起了工人反抗的怒火。同时,杜竹斋因吴荪甫不与赵伯韬合作等原因而退出了益中公司,吴荪甫及益中公司便由此雪上加霜。赵伯韬得知此情后,介绍一个银团放款给益中公司,但又提出了要益中公司全部财产做担保的条件——这实际上是给益中公司设陷阱,即以此来达到吞并益中公司的目的。吴荪甫不愿在赵伯韬面前束手就擒,便和孙吉人、王和甫一起商定孤注一掷——把益中公司所汇集的数十万资金全部投入公债市场以图捞进一笔资金,吴荪甫甚至为此把自己的房屋都押出去了。但由于赵伯韬操纵着公债市场,加上杜竹斋也倒向赵伯韬,吴荪甫等便一败涂地。吴荪甫因此灰心丧气,甚至想自杀。最后,在自杀未遂的当天晚上,吴荪甫决定带着妻子坐船离开上海到岵岭去避暑。

(五)人物分析

1.吴荪甫

吴荪甫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个民族资本家——他是上海工业界的巨头,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他开办裕华丝厂,联合孙吉人、王和甫、杜竹斋等资本家成立了兼办金融和实业的益中公司,梦想有朝一日能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吴记资本主义王国,以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的控制。但他生不逢时,他的理想、事业仅几个月就化为乌有,他本人最后差点自杀。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资本主义列强为转嫁世界性经济危机而向中国大肆倾销廉价产品;二是买办资本家采取各种手段破坏民族工业的发展,如采取分化、经济封锁、制造谣言等手段逼垮益中公司;三是当时的反动政府不仅屈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而且压制、排挤民族工业,使民族工业产品生产成本高,无法与外货竞争;四是当时的军阀混战和农村经济破产,使其工厂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造成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

吴荪甫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精明强干、雄心勃勃、有魄力、有手腕、有实力、有发展民族工业的理想。如他想振兴中国民族工业,希望在中国实现发展资本主义的理想,因而创办益中公司,一口气兼并八个小厂,并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颇有一点“法兰西资产阶级”的性格特征和冒险精神;在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斗法中,开始也还刚强自信、沉着干练。另一方面,他软弱、空虚。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他不仅同官僚买办资本家矛盾重重,而且同中小民族资本家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在对待工人运动和双桥镇农民暴动上,残酷、反动、色厉内荏;在家庭生活中,封建家长制作风、暴躁易怒、和妻子貌合神离;奸污女仆、玩弄交际花……

吴荪甫的两重性充分反映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以及企图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幻想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最终失败的历史悲剧。他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封建主义不满,另一方面又和它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和赵伯韬合作做公债投机生意,在双桥镇开典当铺、放高利贷,完全站在与工人对立的立场上,仇视工农,仇视共产党;一方面不满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和军阀大战,另一方面又依靠国民党反动军警来镇压工农运动等。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并最终彻底失败。其性格的两重性及悲剧结局实际上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及悲剧结局的体现——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反革命性;正因为如此,它们幻想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两方面的典型意义:一是社会意义。吴荪甫是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国民党政府的联合压迫下失败的,他的失败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由性格原因而是由社会原因所致。因此,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实际上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性处境和命运,宣告了“实业救国”的设想在当时的中国是无法实现的,说明了中国不仅没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且还更加殖民地化了,从而驳斥了托派的中国社会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论。二是在艺术上的意义。吴荪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民族资本家形象。他是全书一切事件和人物的连接点和矛盾冲突的中心。全书展现的种种矛盾,如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同农民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之间,各军阀、各派系之间的矛盾等,都与他有关——小说正是把他放在各种矛盾中,从各种阶级关系、社会关系、各种境遇来刻画他,因而,其形象血肉丰满,呈现立体型,既有鲜明的个性,又表现了阶级的特征。

2.赵伯韬

赵伯韬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个买办金融资本家,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在华代理人。他有恃无恐、飞扬跋扈——由于和国民党政府有着很深的关系,凭着政治、财力的优势,在十里洋场操纵着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成为公债市场的魔王。他诡计多端、心狠手辣——为了搞垮吴荪甫的益中公司,他先是迫使杜竹斋退出益中公司,从而使益中公司丧失了四分之一资金和力量;接着,造谣惑众,使益中公司的存户纷纷来提款;同时还利用其势力对益中进行经济封锁,使益中公司借贷无门。在夜总会赵吴谈判的过程中,他更是以势压人,要挟吴荪甫,想逼其就范。为达到吞并益中公司的目的,他先千方百计地引诱吴荪甫陷入他“多头”的圈套里,然后是明里“让步”暗里捣鬼,并买通西北军佯退三十华里,使他在公债市场占有绝对优势,最后在公债市场上打败了对手。他生活腐化——他“扒进各式各样的公债,也扒进各式各样的女人”,还恬不知耻地以此为荣。这是个带有流氓气的洋奴、民族的败类,在这个人物身上,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性和腐朽性得到了较充分的表现。总的来说,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但由于小说过多地描写了其奸险狡诈、精神堕落的一面,而且描写不够具体;对其在帝国主义面前的奴才本性的揭示也不够,因而,这一人物形象存在着明显的概念化倾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思想深度。

3.冯云卿

冯云卿是一个地主兼投机资本家。他在农村老家时,是一个“笑面虎”,一个精通“长线放远鹞”的高利贷盘剥者。他拥有二三千亩土地,利用放高利贷,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农民;同时,又利用孙传芳过境的机会,挤上了家乡的“政治舞台”。在上海做了“寓公”后,不仅姨太太成了保证他在生活上“太平无事”的“特殊人物”,而且女儿也成了他在公债市场上捞本的工具:他虽在金融市场上自称“公债通”,但他在公债魔王面前却一败涂地;为了挽回败局,他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赵伯韬,以图探听赵在公债市场上的行情;但结果弄巧成拙——女儿因沉湎于享乐而把他交待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后为了应付他的追问,她想当然地说了个“多头”(而赵实际上做的是“空头”),他信以为真,结果是人财两空。他的悲剧,一方面揭示了中国的民族资本家与封建地主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说明了资本主义势力对封建伦理观念赤裸裸的吞噬。

(六)主题

小说通过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反映了民族工业的艰难处境和悲剧性命运及其为自保而拼命从加强剥削工人中找出路,从而引起工人的反抗斗争;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在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不仅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反而越来越殖民地化了;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从而驳斥了托派鼓吹的中国已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七)艺术特色

1.结构宏大严谨

小说人物、事件多,矛盾错综复杂,线索纷繁,场面广阔多样。它以吴荪甫为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展开了几条线索的描写——它所描写的“三条火线”,即公债市场上的斗争、以裕华丝厂为中心的上海纺织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双桥镇为代表的农民反抗封建恶霸地主的斗争。其中以吴荪甫和赵伯韬围绕益中公司和公债市场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各条线索都围绕主线交错向前推进,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在各条线索的展开中穿插描写了民族资本家、各种公债投机者、资方代理人、政客、军人、地主、教授、交际花、律师、黄色工会头目、工人、革命者、资产阶级公子小姐等各类人物,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状结构”的有机整体。二、三两章借吴老太爷的丧事,把全书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线(组织益中公司、公债投机、工潮、农运)作了初步描写和交代,以后的各章各条线索交错发展;结尾处虚写工农红军的日益壮大,同吴荪甫的失败相对照,预示出中国的前途与希望所在。

2.人物形象典型化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按各自阶级的个性,以其特有的方式活动着。如吴荪甫的奋斗、挣扎、失败;冯云卿的投机、取巧、破产;赵伯韬的勾引、预谋、取胜等,不论是失败、破产还是取胜,既是他们个人的,又是他们阶级的必然命运。因此,这些人物都是典型的。对其他人物的塑造也是如此,就连吴老太爷进城“风化”也带有很大的典型性;它象征着旧中国封建的“古老的僵尸”,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风化”了。

3.多方面地刻画人物

其一,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性格。如吴荪甫,在对他和中小资本家朱吟秋、陈君宜等关系的描写中表现其心狠手辣、无情吞并的性格特点;在对他和买办资产阶级赵伯韬之关系的描写中表现其敢斗敢拼、刚愎自用、富于冒险精神而又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在对他和工人之关系的描写中,表现其仇视工人,又十分恐惧害怕的反动性、虚弱性;在对他和妻子及弟妹之关系的描写中,表现其封建专制的一面……

其二,将人物放在各种境遇中进行描写。如吴荪甫,他在顺境中时刚毅果断——把屠维岳从小职员一下子提为全厂总管,让其全权委管理近万人的大工厂。但在逆境时或优柔寡断、疑心忡忡,如对屠维岳,虽重用他但又不放心,并派本家亲戚监视他;或意志消沉,如对赵伯韬,在夜总会里与他谈判时像患了软骨症,总是硬不起来,甚至想有条件地投降;或焦躁不安,如对家里人,动辄发怒,像一个常令人胆战心惊的专制君主;或寻求感官刺激,如替交际花过生日夜游黄浦江胡闹,在家里奸污女佣人以寻求刺激排解苦闷……

其三,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小说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但又较少使用静止的心理分析或内心独白,而是往往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复杂的场面描写中,结合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一刹那的内心活动,常常达到细致入微、生动可感的境地。如小说对吴荪甫等人黄浦江夜游的描写,言简意赅地把他们的苦闷及其原因写了出来。小说有时还描写了人物的潜意识、幻觉、变态心理等,如小说对冯云卿认为赵伯韬会中其美人计时心理的描写,对吴荪甫在奸污女仆前一刹那心理的描写等。

这些描写对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人的性格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运用了象征手法

如小说的题目“子夜”,吴老太爷到达十里洋场上海后的恐惧心理及其猝然死亡,吴少奶奶的那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那朵枯萎的玫瑰花,吴荪甫等待各条战线消息时周围自然景象中的色彩、声浪等均具有很强的象征性。

5.语言丰富多彩

小说叙述语言客观、准确、冷静,人物语言鲜活,符合其身份和地位,富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赵伯韬有恃无恐、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说话总是满口江湖流氓语,一幅狂妄粗鄙的调子;吴荪甫开始信心十足、刚愎自用,总爱用咄咄逼人的口吻说话,“立刻”、“一定”、“要”等词语往往脱口而出;在打了几次败仗后,便越来越感到惶恐,说话不再灵便利索,往往迟疑不决,最后在夜总会与赵谈判时,竟软弱无力。

《子夜》艺术上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工人与革命者的描写显得单薄、概念化;二是第四章双桥镇农民暴动,在全书结构上有游离之感——这是小说原计划中的农村线索未能开展之故。

(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地、全方位地描写上海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中,小说多描写小资产阶级生活和农村生活,而描写现代化都市生活的小说则几乎没有。在《子夜》的同时代,虽有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人创作的都市小说,但它们大都只反映了都市生活的一角,且主要是都市畸形生活的一面。而《子夜》则描写了工厂生活和工人运动,描写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买办资产阶级的活动,金融、公债市场的风波,都市各阶层人物的面貌。它的出现,大胆地拓展了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天地。

第二,它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瞿秋白语),是左翼文学的杰出代表,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第三,它所塑造的吴荪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