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技术,自出现之始,便被社会各界人士寄予厚望。尤其是在国外,互联网的早期使用者多为业界、高校及科研院所等领域的精英人士,多被用于同行间基于专业知识所进行的超越空间与时间限制的共享、参与和合作。由此,诸多精英们基于自身的使用经历,畅想互联网技术将营造一个平等与自由的交往空间:在此空间内,最重要的是你说了什么,而不是说话人的身份。也就是说,每个人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民族、种族、阶层、性别,在网络空间内均可脱离面对面人际传播中所受的时间、空间、社会与文化等因素的束缚,实现与他人平等民主的交流。更进一步,有些精英甚至断言,在不久的未来,互联网将实现真正的“地球村”。

可以说,作者开始互联网的研究之初,虽未直接读过上述作者的作品,但也或多或少抱有类似想法。更确切地说,在中国情境下,尤其是面临严峻的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形势,作者将互联网使用与城乡发展联结起来,思考当有如此之巨大影响力的互联网技术为城市与农村居民逐步采纳后,能否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供机遇。与此同时,当时作者正着手硕士论文的选题,于是以“数字鸿沟”为切入点,尝试探索互联网在城乡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当时,互联网在全国仅有百分之十几的普及率,其中农村居民中的普及率较之全国与城镇居民要低很多。在研究层面,国内一些以“数字鸿沟”为主题的研究也围绕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比较展开,虽然为了解此问题奠定了基础,但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比较互联网使用率。同时,通过梳理国际上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发现国际上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已逐步发生了转向,从网络使用率的差距转向使用方式的差距,即从“是否用”转为“如何用”的问题。当然,国际层面研究的转向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期网络普及率高有很大关系。这些国家的学者们发现,更为公平的网络接入并不代表相似的网络使用,那些来自较为优越阶层的用户,其网络功能的使用能给他们带来更多信息、互动与参与层面的机遇;而那些弱势群体,他们则更倾向于娱乐化使用,而非通过网络获取有益的信息、实现政治与公共参与等。因此,很多学者担心新媒体的普及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均衡发展。鉴于此,面临着国内的互联网普及度在逐步提高的趋势,作者提出在借鉴国内与国际研究的基础上,从互联网的接入与使用两个层面研究中国的“数字鸿沟”问题,并以此为研究思路指导了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

当年的兴趣逐步演化为学术旨向,在之后的十年间一直行走在学术道路上,探究新媒体的社会影响。虽然新媒体的形式发生了各种演进,作者的研究思路也发生各种转变,但对此主题的研究旨趣一直未变,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到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排斥研究,一直关注新兴技术是否能实现更为公正的社会。然而,多年来从不同切入点的研究,更倾向于证实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似乎于离早期学者所抱有的乌托邦式幻想渐行渐远。

更确切地说,新媒体技术本身并非具备加剧或改变现有社会现状的超级能力,而是现有社会结构影响着新媒体的形态,以及嵌入结构中的人的使用习惯,最终又影响着社会的结构。以青少年网络欺凌为例,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本身并未助长欺凌行为,而是为那些成长于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环境中的青少年提供了更多便利,而那些成长于更为平等的文化、习惯用协商解决问题的青少年,即使在匿名度高的网络空间内,也不见得会诉诸于暴力。研究也表明,近年来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也是日益发现网络空间内的欺凌者与受害者并非随机出现,而是均有一定明显的群体特征。

同样,对于作者一直关注的城乡青少年群体,无论是通过早期基于互联网采用与使用的问卷调查,还是后续基于社会化媒体使用的网络空间社会资本积累的质性研究,均发现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是影响两个群体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以及最终享受的收益差异的最根本原因。那么,如果不从结构上实施干预,仅是寄希望于依靠技术的普及来解决城乡均衡发展问题,则实属本末倒置。

本书汇集了作者学术旅程各个阶段的一些研究与思考,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尤为明显的是,书中内容涉及跨度较大,既包括十几年前结合当时情况的一些思考,也有之后的一些实证研究,无论是思考的成熟程度,还是研究的严谨程度,均有较大差异。其中一些较为成熟且与本书主题相近的研究成果,因涉及版权问题无法在此一并呈现,实属遗憾。鉴于此,本书仅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作用,向关注新媒体的研究者或学术之外领域的读者,呈现一些关于新媒体的社会影响的思考视角,以加深对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新媒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