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金融企业会计及其特点

一、金融企业会计的概念

金融企业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采用独特的会计方法(如科目设置、凭证设置、复式记账、账簿登记、财产清查、报表编制等),对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控制,为金融企业的利害关系人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和相关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金融企业要按天提供会计报表,称为日计表。

金融企业会计是金融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结果、各种金融产品的推出、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等,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反映;通过会计核算资料,可以考核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的结构与规模、资产的质量、经营的效益、资金的流转等状况。金融企业的核算方法既要符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各项业务的核算又要符合金融管理与经营的要求。

二、金融企业会计的特点

金融企业会计的特点从微观角度上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利息收支的核算。利息收支是金融企业业务的重要内容,在会计核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企业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核算存款、货款,按期计算的利息收支。

(2)手续费收支的核算。手续费收支是金融企业为办理金融业务发生的,企业应按照收支两条线的核算原则分别进行核算,不得将手续费收入直接抵作支出。有特殊规定的也应先入账,再分别按有关规定提取使用。

(3)备抵性准备的核算。备抵性包括坏账准备、贷款呆账准备和投资风险准备。坏账准备指按应收利息、应收保费和应收分保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贷款呆账准备是指金融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投资风险准备是指金融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按长期投资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风险准备。

从宏观角度上来看,金融企业会计不同于其他行业会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下面6点。

(1)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社会性。

(2)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的统一性。

(3)监督和服务的双重性。金融企业是全国的信贷中心、转账结算中心、现金出纳中心和外汇收支中心。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监督经济运行,如冻结存款账户、反洗钱等。

(4)金融企业会计的政策性很强。金融企业执行央行货币政策,充当经济调控工具。

(5)具有严密的内部监控机制,如收付款复核制度、双人临柜制度、贷款的审贷分离制度和贷款三查制度、内外对账制度、当日轧平制度等。

(6)提供会计数据资料的及时性。以银行为例,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经济机构,其主要经济活动是运用货币这一特殊形式,筹集、融通和分配资金。银行经营的基本业务活动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储蓄、转账结算、现金收付、经理国库、票据贴现、金银行、外汇买卖、信托租赁等。银行经营的业务,绝大部分是货币资金的收、付或返回,即货币资金运动。它既没有工、农、商等企业的经营资金循环周期的内容,也不同于预算单位资金收、支、领、报的单一货币收付核算过程。在工、农、商等产业部门,各企业从事的经营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往往是分离的,如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由生产部门负责,财务活动则由财会部门负责。而银行不同,由于它的经营对象本身就是货币,各项业务活动的直接结果大部分是引起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因而银行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财务活动。

三、金融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

金融会计部门是金融企业内部领导、组织和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是金融企业职能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应当与金融企业的管理体制、业务工作需要相适应。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县级、城市区级以上的金融企业,均应设置会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会计部管理全国金融企业的会计工作。

金融企业会计机构分为独立会计核算单位和附属会计核算单位。凡是单独编制会计报表和办理年度决算的单位,为独立会计核算单位;其业务收付由管辖行采用并账或并表进行汇总反映的单位,为附属会计核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