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复城池、修建衙署、重修坛庙

宋国用康熙《遂溪县志·建置序》云:“城池以固国本,公署以出政治,坊表以旌善良,亭馆、驿铺、桥渡、堤岸诸事以利民生,皆守土者之急务也。”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雷州府部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30页。既是“守土者之急务”,宋国用知遂溪县事的数年里,无不悉心经理,在历任遂溪地方主事官员中,事功是最为突出的。

(一)修复城池与衙署

遂溪县治原在二十二都旧县村,宋绍兴二十年(1150)迁于今治,至此仍未有城池之建。明洪武七年(1374),知县元太初始筑土城。正统四年(1439),知县苏观以土墙易崩改筑石城,周围四百七十丈,高一丈五尺,城墩四十,窝铺十六,开东、南、北三门,建楼其上,浚以壕堑。成化初,因贼乱而塞城之东门,仅存南、北二门。嘉靖十年(1531),知县张惠兴工筑浚城池,复开东门,设立东门墟,招商建铺。嘉靖十九年(1540),石城因飓风倾圮,知县班佩修复如初。隆庆六年(1572),推官郑国宾署县临视,认为城墙卑矮,乃伐石陶砖,城墙增高三尺、增宽五尺。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陈廷诗创建月城,为城新创东、南、北三道重门,并于门上建“崇阳”“仁济”“朝天”三门楼,重门楼月城、门楼。万历二十五年(1597),知县罗继宗以北门风水不利而塞北门,开西门曰“金德”,致使城内文教渐兴。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慎思永又加重修。清康熙三年(1664),署县同知王宏志修筑,改南门“仁济”为“午安”。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县朱光炳修城池,复开北门,并立北门墟。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宋国用复修。

据康熙《遂溪县志》卷二《公署》,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遂溪县治迁于登云坊。道光《遂溪县志》卷三《衙署》则称“绍兴二十五年复置县,建县署于登云坊”喻炳荣、朱德华修,蔡平点校:《遂溪县志》(清道光二十八年续修),北京:方志出版社,2017年,第64页。。县治迁于登云坊,当为宋绍兴年间遂溪复县后之事,然究竟何年复县,诸史志文献多未载录,唯道光《遂溪县志》明确为“绍兴二十五年复置县”,遂溪复置县,当至迟在绍兴二十五年。至宋乾道四年(1168),县治由登云坊迁至惠民坊,惠民坊即宋国用修志时县治之地。遂溪县署的位置,康熙《遂溪县志》和道光《遂溪县志》所载不同,前者称“在城内东北边正坐”,后者则曰“在城内东街,坐北朝南”。自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王渊开创厅堂、幕厅、架阁库、宅舍、仪门、鼓楼、监房起,历经重修、增建。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宋国用修建头门屋一座及吏书房舍;康熙二十五年,宋国用又重修堂厅、仓库房。至此,遂溪县署初具规模。

(二)新建墟市、造复港渡

康熙二十五年,宋国用于遂溪县东北三十里遂、石之界新建林东墟。康熙《遂溪县志》卷一《墟市》:“两家滩墟,遂、石接境地也。”两家滩在今廉江新华镇。《湛江市地名志》:“明末皇竹肖姓在其村南成墟,陈村陈姓也在其村东成墟,同以一、七日为墟期,因两墟相隔不远,利益冲突,诉之官府,判决陈姓以四、九日为墟期,名四九墟;肖姓仍以一、七日为墟期,名两家滩墟,取利益两家分摊之意,后写作两家滩。”广东省湛江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湛江市地名志》,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明清之际,因朝廷迁海、开海之交替,此处石城居民与遂溪居民各设墟市也因之而盛衰有变。至康熙前期展界开海,石城所设新墟因道通海舶而渐聚人气,遂溪一方墟市则渐为萧条。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宋国用为振起本县一侧之墟市,毅然创立林东墟。宋国用又考虑到石、遂两县睦邻关系,与石城县令达成协议,石城新墟以一、七为墟期,遂溪林东墟一逢四为墟期。民国《石城县志》卷三《墟市》:“两家滩墟,在城南五十里,以一、七日为墟期。”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高州府部十四》,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626页。

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宋国用因展界招垦、舟楫往来之需,在东海岛复建麻参、禄遐二渡,至此,县之津渡增至十处。麻参渡位于遂溪县南七十里二十都,在今东海岛东山镇文参村,文参村初名即为麻参,北、西、南三面临海,为今东海岛跨海大桥之东端,是往来陆、岛之间的必经之处。康熙《遂溪县志》卷二《桥渡》:“禄遐渡,县东南一百里二十都,官舟岁编夫□名,前废。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宋国用详捐造复。”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雷州府部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36页。又《乡都》:“禄遐村,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在东海。”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雷州府部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26页。道光《遂溪县志》卷四《乡都》:“村,原志禄遐村,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何姓世居。”喻炳荣、朱德华修,蔡平点校:《遂溪县志》(清道光二十八年续修),北京:方志出版社,2017年,第99页。禄遐渡在今东海岛西南角,地处民安镇那何村。《湛江市地名志》“那何村”条称:“村西150米处有古渡码头,码头东24米处有一古井,古井之南有约5000平方米的古村落遗址。”广东省湛江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湛江市地名志》,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年,第50页。由东海赴雷州,经由禄遐渡;由东海赴遂溪,经由麻参渡。二渡前代已有,因前界而废弃,今宋国用实为在原址上重造新渡。洪泮洙对宋国用此举的意义大加赞赏,其曰:“康熙二十三年,展界,流离之民,始有室家。一水所隔,宽阔计有□里,小舟往还,万一风波陡发,巨浪冲舟,民其鱼矣。宋邑侯详请捐复渡船,以利济涉,则畏途无非乐土矣,岂但曰乘舆济人已乎。”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雷州府部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三)修建坛庙

城隍,又称城隍爷,是古代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故中国古代城市之建置,城隍庙都是必不可少的设施。遂溪县城隍庙,在县治西北。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王渊创建。正德二年(1507),县丞陈澄修葺。万历三十七年(1609),知县罗继宗重建。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宋国用重修,并作有《重修城隍庙序》。文曰:“乃登其堂,茂草郁然,马渤牛溲累累然,断垣破牖,穴豕鼠而藏蛇蚁,不可胜述。迺冀神为式凭,其谁信之?且遂俗亦善事鬼神矣,鸣金吹角,不惜倾资以媚鬼,独于正神之庙,片瓦寸椽若或吝之,恐非都人士之本愿也。诚能不靳巨细,努力擎襄,行见栋隆宇奂,增一邑之赫濯。予虽贫吏也,敢不捐俸以从?”此为宋国用所见城隍庙的破败景象,作为一处正神之庙,不容任其长久荒废,捐俸重修亦是不可推脱之责任。

“康熙二十五年,宋国用重修关帝庙”,见载于道光《遂溪县志》卷四《坛庙》。康熙《遂溪县志》卷二《秩祀》称其为“汉寿亭侯庙”,《艺文志》有《知县宋国用重修关帝庙序》。遂溪县关帝庙有三处,一在县城南门内,原名南山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县欧阳豪所建。崇祯四年(1631),建后殿,祀三宝,改名护国寺。宋国用于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即此。另外两处,一在通明港,一在城月墟。宋国用眼中的南门内关帝庙是“颓焉自废,豕游秽积,荆榛瓦砾之茫茫然,俎豆无光”,足令当事者为之蒙羞。《序》文有号召募集重修资财之意,其曰:“自缙绅青衿以至胄士牧童,莫不景仰畏服,乃锱金黍米慷慨无闻,片瓦只椽构求不易,岂止当事者之羞哉!顾基址湫隘艰于扩大,予望同志者随愿具足,踵事而增华之。”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雷州府部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康熙《遂溪县志》卷二《秩祀》:“名宦乡贤祠,在圣殿西启圣祠前,久废,康熙二十四年,知县宋国用建。启圣祠,在明伦堂西侧,久废,知县宋国用于康熙二十四年建。”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雷州府部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60页。旧志中通常以“启圣名宦乡贤祠”并列称之,实际上应该是“启圣祠”“名宦祠”“乡贤祠”三者。三祠均建在学宫,启圣祠在启圣殿后,名宦祠在戟门左,乡贤祠在戟门右。宋国用康熙《遂溪县志》卷三《名宦志序》曰:“遂邑旧有名宦祠,兵燹之后,鞠为茂草,今复建置以妥神灵。”遂溪知县前任王渊、张天叙、陈廷诗等均祀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