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我宗
引子
我的老家位于陕西省佳县乌镇下高寨乡下高寨村,如果你现在走到那里去,一定不会以为我的祖先当年选择这个地方栖息,是明智之举。那里一眼望过去,黄土满目,偶尔可见的几棵树木,也是有一种黄蔫蔫的感觉。一次父亲告诉我说,在民国初期,父亲十几岁那年的某一天,他正在山上放羊,远远地照见山的尽头黄风裹挟而来,现在称作沙尘暴的,如万马奔腾,他赶紧躲在梯田的土坎下,几分钟过后,沙尘蔽日,对面不见人影,耳朵边只听得到呼呼风沙劫掠的声音,大约一小时过后,黄风席卷过去了,他才敢抬起头来,仿佛世界都换了个模样……
源起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这里也许是草木茂盛的人类理想居住之地,因为这里属于黄河的中上游,正是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摇篮的温床。
我的家乡就处在距离黄河几十公里之遥的地方,在龙山文化时代(大约距今四五千年前),属于黄帝部落管辖区。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今陕西北部,后来向东迁徙,沿北洛水、南下至今陕西大荔、朝邑,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边陲,逐渐向东北走,后来定居在河北的涿鹿附近。我的家乡正处在陕西北部与蒙古草原的黄河水流接合部上,也就是说,它当时正是黄帝部落联盟之一。
根据历史传说,4600年前,居住在湖北的炎帝部落与黄帝的轩辕部落三次大战于阪泉,史称阪泉之战。可以想象战争的残酷,那是血肉的拼杀,甚或是血肉的撕咬。我的祖先部落参战了,参战者大概都是部落中的青壮年吧。经过较量,轩辕部落战胜了对手,炎帝战败。
就像后来的秦人吞并六国一样,炎帝与黄帝的部落联盟,又同居住在现代的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蚩尤部落联盟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境内),据说当时蚩尤被擒杀,应该是先活捉后,蚩尤不愿屈服被杀。中华民族是崇拜英雄的民族,所以当蚩尤死后,他的部落中有许多不愿意投降的人们,为他在冀、晋、鲁等地建起了七座坟堆,一直遗存到现代。
那些归顺了炎黄联盟的蚩尤部落中的一部分,散居在长江以南各地,而那些不愿归顺的部落,就同胜利者顽强作战,有的不屈被杀,有的就向湘、黔一带山区逃亡,以后的历代统治者们继续追杀这些宁死不屈者,一直延续到清代。直到今天,西南深山里的苗、侗、瑶、黎族人仍然尊奉蚩尤为他们的远古先祖。许多古老的民歌,还在他们中间叙述着历代先祖们流离逃亡的苦难经历,咏叹他们先祖不屈的精神。
那打了胜仗的轩辕部落联盟,就在涿鹿之野的一处泉水旁,夯筑起了一座土城,作为国家行政指挥的中枢地。后人在此城基上,找到了当年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夯土层,人们把此城叫作黄帝之丘,也有叫黄帝城的。据传说黄帝死后,就葬于黄帝城附近的桥山上。
过了五千多年,到了宋代,涿鹿之野成了辽、金纵横的天下,而宋人又是最懂得老祖先极为重要的一个朝代。于是,又在陕西中部,新建起了一座黄帝陵,这是根据传说中的神话故事而来的:故事说黄帝死后,化为飞龙,飞经陕西中部,大概是要飞回到他的祖先栖息的大草原去,途中落下一靴,人们就在此埋靴造坟,称为靴冢,也有叫它做衣冠冢的。
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先,自己家族的家谱,以及老祖宗的名讳、官职、履历和一代代繁衍的后人谱系,这就是文化。
家谱还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纽带,是我们寻根问祖的物证。家谱可以使我们贴近祖先的思想,感受祖先的呼吸,使远古与我们更加亲近。
然而,事情有时又是不以人的意志去安排的,由于战乱、由于天灾、由于人祸、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们的认祖归宗又是十分茫然的,好些时候只能靠考古与想象来描述被不肖子孙们涂改的历史真实。
有关高姓的考证
有关高姓的起源,历来就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说,高姓得姓第一人为黄帝的大臣高元。来自我国关于姓氏的最早记载《世本·姓氏考略》:“黄帝臣高元做宫室,当为高姓之始。”
高字在甲骨文中解释为又高又大的房子,在陕西北部直到现在,人们还是以窑洞居住为主。在远古时代,部落间为了防范侵袭,也为了防止野兽的伤害,人们居住在又高又大的洞穴里,组成一个部落,抵御敌人,被称作“高”,久而久之,居住在这里的部落就被称作高部落,后来也就演化成这一部落的姓氏了。你看在甲骨文中,高的写法就像是要经过阶梯才能够到达的处所。
前面说到黄帝族在坂泉和涿鹿之战中,打败了炎帝和蚩尤两部落,声威大震,他的疆域从北部开始扩大到了中原和长江以南等地方,他被公推为四方部落联盟的首领。为了管理这辽阔的疆域,黄帝又把自己的众多儿子、亲信、贵族派到天下四方,去监督管理天下的臣民。久而久之,黄帝与部落联盟各氏族的关系,便由领袖与臣民关系演变为父子亲属关系,各氏族成员都认黄帝为父,成为黄帝的子民,他们的后裔子孙和繁衍的各个姓氏,便也均远溯黄帝为祖先。
高元理当是这一时期的一位贵族大臣,至于他与我的祖先有什么瓜葛,现在已不得而知了。或许他是我们家族中的一位佼佼者,或许他就是黄帝派来管理我们这一地区家族部落的地方行政长官,不管怎样,高元因为他的贵族身份,从此他的子嗣遍布了华夏各地。
其二说,高姓始于古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相传他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见《山海经》《国语·楚语》),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号高阳氏。传说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蚩尤部)到了颛顼时代,仍然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逼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当时,南方苗族又逐渐向北侵扰,因为他们是战败了的蚩尤部落联盟的一部分,北方当然也是他们的祖居地。因此,苗族、黎族与黄帝族在这里不断发生冲突。高姓族人当时就居住于南北的分界线上。至于他与后来周代发源于山东的高氏是什么关系,如今已很难在史料中考证得知了。
又说舜是颛顼的七世孙,距黄帝九世;禹是颛顼的孙子,距黄帝五世。这当然也就不足采信了。
其三说,据《广韵》记载,齐太公姜子牙的后人食采于高(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于是就以高为氏。又据《左传·成公十七年》载:“卫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也就是说,高这个地方在当时的郑国境内。另外,《史记·郑世家第十二》也有有关高姓的记述,高姓源于姜姓。
其四说,据今发现最早的史书《穆天子传》记有:“七萃之士高奔戍。”当为高姓第一人。可惜史料已无考。
有关民族的考证
在中华民族家族文明延续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家族里出几个大官不足为奇,那些只不过是过眼烟云的浮华。如果一个家族中出了那么几代学者,将会影响整个家族文化底蕴的沉淀,这使得家族的文明与中华民族的文明息息相关了。这种集腋成裘式的文化沉淀是我们汉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比如说,山东孔子家族就是一个范例。
根据佳县县志上说:本县的民族,主要是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杂居,不断进行民族融合,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境内是白翟部族活动的区域。东汉时,匈奴人陆续内迁,定居在本境。北魏太延五年(439),鲜卑族拓跋氏统一黄河流域,提倡汉化,境内定居的鲜卑人,逐步融合为汉族。北宋时与党项族杂居。南宋建炎三年(1129),女真人攻克晋宁军,居住90年。金兴定五年(1221),蒙古族赶走了女真族,境内大村都定居蒙古人,称为“鞑爷爷”。
在民族融合中,本县土著居民已十无二三,后来的多数居民,是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来的。
另一个可采信的我的先祖来源是鲜卑族。
鲜卑族起源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西边的鲜卑山而得名,是古老的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期依附于匈奴。西汉末年(公元前后),鲜卑人南下,先后建立了九个地方政权:辽西、代、宇文、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西秦、南凉。据《魏书》上说,后燕皇帝慕荣之自称高阳氏后裔,改姓为高,名高云。但是,后燕的统治范围大概在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辽宁一带。
南北朝时期,代改称北魏,逐渐统一了北方。此后建立的北周也是鲜卑政权。北魏孝文帝时,为了稳固江山,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包括说汉话,穿汉服,改鲜卑复姓为汉族的单姓,同汉人通婚,等等。统计表明,当时的鲜卑复姓改单姓的计有100多个,其中就有楼(娄)氏改高氏的。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家族也是鲜卑人的后裔(李氏家族世居山西)。
一直到今天,在我的家族中依然如作家高建群在他的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中所描述的有马上民族的特征:小拇脚趾头是紧紧地向内扣着和分岔的,而中原人的小拇脚趾头是向上而平展的。这当然也不排除在家族延续的过程中,出现有与外民族通婚的可能性;或许就在某一代上(比如,我的曾祖母或曾曾祖母),我的家族中就融合了匈奴人,或者鲜卑人、羌人、蒙古人的血液。
1982年在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万人以上的大姓有五姓。分别是张、刘、李、高、王。他们占全县人口的49.45%,应该肯定地说,这五大姓当是佳县的老户。
有关考古的考证
佳县,位于黄河中上游,沿黄河北上是神木县,沿黄河南下是吴堡县。考古证实,在沿河这一带都有古人类(原始氏族部落)生存的遗迹。1929年,地质学家杨钟健教授来到神木县考察,在县城东山坡下发现了禽龙(恐龙)的爪印化石。据鉴定,该化石为侏罗纪晚期化石,原化石运往北京,现藏于历史博物馆内。这就是说,在亿万年前,这一带的自然环境是很适宜于生物生存的。
根据《陕西通志》载,陕西新石器时代人种的体质形态均属于蒙古人种,多数与现代华南、南亚的蒙古人种更为接近,与邻近甘肃、河南及全国(不含新疆)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种虽有差别,但均属蒙古人种。
石峁遗址,位于佳县北部与神木县交界的高家堡镇石峁村山坡上,属于距今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这是目前为止考古发现的有关我的家族最早的历史记录了。最早的原始人都是靠河而居,高家堡正好位于神木县城西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这里距佳县的上高寨村仅20公里之遥。龙山文化正处在黄帝时代,我的家族参与了黄帝部落联盟的南下战争,是很有可能的。而战争毕竟是少数人权力的象征,只能给少部分人带来利益,大多数人还是要等战争结束后,回到他们栖息的故土上。当官的毕竟是少数人,如高元之类。
据我的父亲的爷爷,也就是我的曾祖说(因为那时候我的家族是没有文字记载史的,只能像中国远古历史一样,通过神话和口头传说来想象了):上高寨与下高寨原是一个家族的弟兄,后来其中的一个搬迁到了现在的下高寨,也就是说,我的家族原是上高寨族人的一个分支。
从已发现的考古遗迹来看,这样的说法也比较接近实际情况。老榆树圪塔遗址正好位于上高寨乡上高寨村,为商周到秦汉时期(前1600-200,时间跨度约1800年)的村落遗址。而距离上高寨以北20公里的高家堡村文明则更加久远,属于四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高家堡是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划归神木县的。也就可以推想说,上高寨的历史是在夏朝(公元前21世纪)以后,由高家堡高姓族人迁徙而来。如今从这里挖掘出来的保存在地方文物馆里的那些完好的陶碗、陶罐等器皿,或许某一件就是我的直系祖先家中使用过的;如此想来,那些来自远古的器物无形中从空间上就与我有了一种亲近感,这是几千年前我的先祖使用过的啊!它们和我的认同感是这样的贴近,好像它刚刚还被人使用着……
我推测,下高寨的历史不会超过元代,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是较为可信的一个年代,因为那时正赶上明太祖朱元璋大量的移民,朝廷的土地政策较为宽松,我的祖先随即从上高寨移居于此。
建制与家族
佳县最早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当时属于熏育部(荤粥),他们是匈奴的祖先,相传与黄帝族曾发生过冲突。
商朝时称鬼方(鬼戎)。
周文王时称“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诗经·小雅·采薇》,猃狁即鬼方。
春秋时期,当时属于白翟部活动的地方。据《姓氏考略》上说,白翟又作白狄,是春秋时狄之一部。原在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境内,后来东迁于河北省境内。
战国时属于魏国上郡。
西汉惠帝五年(前109)置圜阴县,开始县的建制。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属于匈奴。
东晋时又被前秦苻坚和夏国的赫连勃勃占据。
宋时期,相继为西夏、金、元所有。
在上高寨乡郑家沟发掘的郑家沟和尚群墓,共24代,70座古墓,初建于元代。反映了当时这里的繁荣。
到了明朝崇祯末年(1628-1644),因为明朝廷的“三晌”赋税的苛重,再加之连年的天灾,这一带相继出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下高寨我的家族中出了一个家族英雄——高汝砺。这是一个创造英雄的年代,下高寨我的家族家谱就是从高汝砺开始的。
县志载:“高汝砺,下高寨乡高家寨村人。小时孤独,家境贫寒,生活不能自给,为人放羊谋生。壮年容貌魁梧,胆略过人,英武洒脱,怀有大志。明崇祯末年,因社会动乱失业,又被里人羞辱,怒而离家,奔走江淮一带,当时正遇清军队下江南,汝砺投入军门,在吴地巴蜀征战,多次荣立战功,提升为参将(正三品)。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叛变,高率领部队,听从湖广总督蔡毓荣指挥,去救泯州(注:当为沅州),沅州城陷后,两军遭遇,战胜了吴三桂军队。又听说四川督抚举城投降,汝砺锐意讨伐,挥师北上,受副都统扩尔坤统帅,驻军汉中,防止川军北犯要隘地方。十四年,随靖逆将军张勇讨伐陕西提督王辅臣,因随战有功,特授总兵官(正二品)。二十年(1681)吴三桂、王辅臣等都被扫平,朝廷追论战功,授凤宝等处地方总兵都督同知,后又调往贵州安南驻防将军(从一品)。因勤政王事,劳苦军务,晚年告归休养。归里后,常见放羊牧童,践踏庄稼,滋生口角,争吵不休,故买地数百亩,作为羊路,四通八达,便于行走,农牧两便。不久病逝于家,后人为颂扬其功德,立碑祀之。”
此碑于“文革”时期被族人所毁,如今看来,甚为可惜。据说,我的家族中兴的败落是在高汝砺的孙子辈上,也就是在乾(隆)、嘉(庆)年间。另外,查嘉庆十四年(1809)所编纂的《葭州志》上说:“高汝砺,顺治年间任凤宝等处总兵官。”与后来的县志记载有出入,可惜原墓碑被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所毁,无法考证。
正如当年传说中的高元随黄帝南下一样,高汝砺投入清军,参加了清军的南下作战,像史载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战役,以及后来对南明和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的作战,我想他是参战了的。
老家人们说,高汝砺在贵州安南府(根据清时期地图,安南府在今贵阳市以南百公里处)任上时,曾经有两个后人留在了那里,时间大概是在康熙三十年左右(1691),民国初年和民国中期,都曾经有他们的后人回到老家来认祖归宗,那时家里还有一些薄地,可能族人是怕他们回来分家财,两次都没有相认,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音信。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刊印的《延绥镇志》载,明时葭州就有志书,这里或许有下高寨我的宗族最早的历史记载,可惜已失传。清代五次修州志,最早是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后亦失传。乾隆三十年(1765),有一部《佳州志》手稿,如今流落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
简短的结局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陕西佳县下高寨我这一族人的历史和上高寨族人的历史已无法详细得知,上高寨族人的历史和高家堡族人的历史也只有让我们后人去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