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环境与作业模式理论应用

一、作业模式
人、环境与作业模式(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 model,PEO模式)由加拿大的Law博士等人于1994年提出,对1991年加拿大作业治疗学会提出的作业表现模式予以了较大幅度的修订,重新提出了作业表现模式,最新的版本名称是加拿大作业能力模式修订版(Canadian model of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and engagement,CMOP-E),但用 PEO 简称较易理解明白。这个模式阐明作业表现就是人、环境及作业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有一种探索、控制及改变自己与环境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被视为是人与环境的互动,这个互动过程通过日常作业而进行。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并不断因情况而改变,而且三者又相互影响。按照这个作业模式,作业治疗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实践(client centered practice)。
以不同的圆形代表人、环境与作业,而3个圆形相交之处就是作业表现。人的定义包括心灵、情感、身体结构和认知能力4方面。心灵方面(spirituality)包括人找寻生存的意义及对生命的了解;情感包括人对人际交往及人与人个别关系的渴求;身体结构包括人的肢体功能及精神健康;认知包括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操控能力,例如沟通、情绪发展、动机的形成,找寻个人及工作目标等。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个体,拥有很多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会随时间流逝和情景变化而改变其重要性、意义及时期。环境包括文化、社会性、物理性和机构环境。环境不仅包括非人类环境、文化、机构、个人的环境,还包括人在不同时代、年纪、发展阶段所处的情景。环境可以有利于作业表现的发生,也可以构成障碍。作业的定义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包括自我照顾、生产力(除了经济外还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和休闲活动。有意义的活动是组成任务的单位,而作业就是个人一生中要处理的不同任务。使人能够完成作业的目的在于使服务对象在其所处环境中选择自认为有意义、有作用的作业。即通过促进、引导、教育、激励、倾听、鼓励服务对象,去掌握生活的手段和机会,并能与人们协同作业活动。
作业表现会随人生不同阶段而变化,而这种改变是人、环境与作业相交的互动结果,三者关系密切,因而三者相交的作业表现则相当明显。这种模式对分析环境障碍及对其的改造、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的支持和残疾人士的参与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例如儿童从小就从游戏中学习,游戏是一种作业活动,通过游戏促进身心和性格的发展。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了解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培养各种信念和价值观,渐渐形成个人的成长目标。
人、环境、作业模式在人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改变。对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环境因素在这个PEO模式中占有最大空间。他们正处于学习和求学阶段,会塑造新的环境和自己身处的空间,从而找寻自己在这环境下的作业模式。相反,环境因素对成年人的影响较少,但人的因素(包括心灵、情感、身体和认知)渐趋扩大,作业能力因个人能力增加而增强。人会寻找自己的事业、工作、兴趣、娱乐、伴侣、培养和心灵的需要,从而进一步肯定自我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角色,或更认识和了解自己的需要。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日增和个人能力下降,人这个因素的作用会渐渐减少,作业的角色的作用也会减少,其重要性会下降。环境再次成为主导作业能力的因素。他们已退休,没有工作和经济收入,老年人需要在一个安全、认知、肢体能力等各方面没有太大要求的环境下生活。他们需要家人或照顾者照顾。在文化环境下寻找自我的根、童年回忆和国家的认同感(图2-1)。
图2-1 人生不同阶段变化的PEO人-环境-作业模式
二、人、环境与作业模式的应用
人类一生在不同环境中,人、环境、作业这三个重要因素持续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作业表现若增加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契合度,则会有比较好的作业表现;若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契合度减弱,则作业表现比较差(图2-2)。可将PEO模式作为分析工具,来鉴别出人、环境和作业之间促进和妨碍作业表现的因素。作业治疗的重点为帮助个人在三个方面任一部分进行改变,来提升作业表现。
图2-2 人-环境-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