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体验论向存在论转换
笔者从有限的休闲文献阅读经验中得到的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是,大多数研究者特别重视体验与休闲的关系,认为二者具有最普遍的联系,或者将休闲与个体的感知、体验等同起来,认为休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有益于个人健康发展的体验;或者认为体验既是构成休闲的主要部分,也是休闲实现的基本特征和标志;或者将和休闲活动、事件相关的体验、满意度或意义,作为界定休闲或非休闲的标准与尺度;或者认为休闲像宗教默观那样,是一种自然平静与放松的状态,忘情与沉醉的状态。上节所述休闲界定角度的第2点和第7点,亦是将休闲与体验密切联系甚至等同起来。
将休闲与体验密切联系乃至等同起来,这也是休闲研究者通常接受和运用的一种思维范式。这种思维范式所带来的问题是,以休闲具有的体验特征将休闲生活局限在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内。结果,造成对休闲本质的误解和休闲价值的贬抑。休闲不仅贯穿着知觉、感受,会给人带来兴奋、快乐和畅的体验,是一种具有积极的心理学价值的活动,更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活动,会给个人和他人、他物带来各方面的改变,具有存在论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为了重新认识休闲的意义,回归休闲的本质,有必要在思维范式上实现从体验论向存在论的转换。
所谓存在论,顾名思义,即关于“存在”的理论,是关于存在是什么以及存在如何存在的理论。那么,怎样从存在论上理解休闲?通俗地说,包括两个内涵:一是指休闲不是人们想不想、要不要的东西,而是谁都无权选择也不能逃避,休闲是人生存、生活的构成部分,人要生存,就得休闲;二是如何看待休闲以及如何休闲,与人是否和能否良好地生存、生活具有内在的直接的影响。
1.休闲是人类现实生活结构的重要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有五个基本前提和条件: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即生产性生活;由第一个需要的满足而引起的各种新的需要;满足吃、喝、穿、住、睡等基本生理性需要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即生理性生活;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即生产力;与语言相联系的意识。由物质资料的满足引起的“新的需要”,内容极其丰富,诸如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生活和活动。这些生活和活动中所包含的各种休闲,以及旅游休闲、度假休闲、娱乐休闲、学习休闲和购物休闲等相对纯粹的休闲,共同构成了休闲生活。因此,休闲生活和生产性生活、生理性生活一样,是人类现实生活结构的三大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人的生命、生存与人的生产性生活、生理性生活不可分离,也与人的休闲生活密不可分。
诚然,休闲生活与生产性生活、生理性生活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存在着部分交叉与重合,诸如休闲式的工作,工作中的休闲。但一般而论,休闲既是人类生理心理的客观需要,更是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以后产生的新的需要,从终极意义上说,又是展示和发展个性与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与活动,是比生产性生活和生理性生活更高层次的生活。
2.休闲是一种社会现实
作为存在论的休闲,是一种社会现实,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
(1)休闲是在主体与对象(他人和他物)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实现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休闲的主体、对象、资源、条件、器具和技能等,都是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休闲主体作为在世存在,必须与这些客观对象照面,与它们打交道,形成某种社会联系,从而成为社会现实的重要构成部分。
(2)休闲在一定的自然空间中,通过主体与他人他物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社会空间。在这一社会空间中,人们打破和改变了原有那种由贫富、地位、工作性质、年龄和性别等所形成的阶层与群体区分,而按不同的休闲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技能、能力等组合和形成新的群体,可称之为休闲群体,这是在休闲生活中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同样是现实的存在,表现了人的社会属性。
(3)休闲必须对时间、对象、资源、条件、器具和技能以及社会环境等进行选择与保留。选择与保留是一种自由,实际上是既选择与保留满足休闲需求的可能性,也选择与保留面对可能的制约,是试图挑战和突破制约,因而休闲过程中自由与制约是共存互动的。选择与保留具有多种可能性,实现了其中的某种或某些可能性,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休闲活动,实现了休闲生活。显而易见,休闲活动、休闲生活具有现实的存在的特征。在现代化城市中,休闲的时间、对象、资源、条件、器具和技能以及休闲内容与方式等,还受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的直接影响和制约,又使休闲包含和体现着广泛的现实的社会关系。
(4)休闲主体在处理与他人、他物的关系中,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习俗和要求,它们或者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集体无意识的约定,或者是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和道德规则,或者是打破这些传统制约后形成的新规则、新习俗和新要求。它们存在于休闲的全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休闲需求、休闲动机的实现和休闲体验的获得,影响着休闲的品质和质量。
3.休闲贯穿于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笔者认为,吸取和借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人的生存论观点,应该有助于讨论和说明这个问题。
何谓人的生存或生存状态?要了解这个问题,得先明白人的本质是什么。按照西方近代哲学的传统观点,事物是先有本质后有存在的,比如,一张桌子,总是先有它的样式、形式、理念,也即本质,然后才能做出符合这个本质的桌子实物,这叫作本质先于存在;人也是类似,本质先于存在。海德格尔则认为,人不是一种现成的事物,人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抽象的本质,人的本质不能通过综合和总结“人”这种生物获得,而是和他自己生成变化的可能性相联系的,只有待他成为他能够所是的那样时,才能确定其本质。所以,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个生成变化的过程是通过人自身的筹划、选择实现的。筹划、选择就是对人自己的出离、超越,也即趋向可能性,实现某种可能的存在。从筹划、选择到实现某种可能性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过程,其本质是自由,自由“本身是展开着的(aus-setzend),是绽出的(ek-sistent)”。植根于这样的自由,“人乃以绽出之实存的方式存在”(3)。这就是人的生存或生存状态。
按海德格尔的看法,人有两种生存状态: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休闲始终贯穿于这两种生存状态中。
所谓本真状态是指人作为具有筹划、选择的自由与能力的人而存在。休闲的核心观念和追求目标是人的自由,使人成为人,这无疑属于人的本真性生存状态。显而易见,休闲与人的本真性状态密切相关。
非本真状态是指人生在世的生存状态。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人生在世,就得“操心”。这里说的“操心”,不是某种心理意义上的人的活动或认识,说为何操心、操什么心,也不是人生在世过程中具体为某个事某个人操劳的活动,而是为人生在世本身操心。这样的操心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什么具体内容,是无所操心,但它所操心的是人生在世的整体,是全部在世人生。人生来就处于这样的操心状态,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所以,操心是人生在世的原始状态、最现实的存在状态,人无权选择要不要它,也不能以任何方式逃避它。这样的操心便具有存在论的意义。
操心在人生在世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与万事万物打交道,或者把某物当作具有固定特质的现成的东西,比如一个喝水的茶杯,它就是一个茶杯而不是别的,是个“死”东西。或者把某物看作“用具”,看谁用它,可以显现和了解主体世界;看怎么用它,用它喝茶,它就是一个茶杯,用它盛水,它就是一个(盛水的)容器,由此可以构建和展开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样,在与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构成了人与物的共在世界。另一方面,是人在与万事万物打交道的同时还必须与其他人打交道,打交道的态度、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在此过程中,与他人一起构成人与人的共在世界。这两方面的各自展开和交叉结合实现了人与世界(他人他物)的共在,这个是主体与客体彼此交互共在而不是相互对立分离的世界。休闲存在和贯穿于上述两方面的过程,休闲活动正是在与他物和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实现的。就是说,休闲属于操心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存在和贯穿于人的非本真状态中,休闲与操心在人的其他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一起构成和实现了人与他物他人的共在世界。
由上可见,休闲既属于人的本真生存状态,又贯穿于非本真状态的全部过程。因此,休闲不只是人的一种体验,更属于人的存在、生存状态。人生在世,不是你要不要、想不想或能不能休闲的问题,这是个你无权选择也无可逃避的问题。人只要存在和生存,就必须休闲,不能不休闲。休闲是人生在世的一部分,是人的生存和生命的一部分。
4.休闲促使人向自身的回归
向人自身的回归也即所谓“使人成为人”。何谓“成为人”?大体说来,一是必须尊重他人。黑格尔曾说,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在他看来,人格内在地包含着“权利能力”,要成为一个人,就必须尊重他人成为人,也即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他人。按康德的说法,这是因为人都是目的,都追求自由。同时,人又是一种社会存在,一个人要作为自由的存在,要自由地生活,也只有使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拥有自由权利,都成为人,才可能做到。二是要过人的生活,也就是上面说的达到人存在的本真状态。三是真正达到自由。前两点都内含自由。这里说的自由,更强调人具有主动筹划、选择的能力和自由,通过筹划、选择使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实现从“无”到“有”,这个过程的本质是自由的。你的筹划和选择,你的所作所为,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休闲的过程也充满着自由,包括筹划、选择的自由,对休闲过程的自由体验等。在一定程度上说,喜欢和选择什么样的休闲,也就表明和认同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当然,自由都是相对的,人总是生活在当前的现实里,筹划和选择的自由也都要面对现实,受到现实的制约。人要关心和考虑的是在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中实际能够做些什么。所以,人实际上是在这种自由与制约的对立协调过程中成为具体的那个人的。休闲促使人向自身的回归,使人成为人,同样如此。
5.休闲是生存活动与创造新生活世界的统一
前面说过,休闲是人生在世的一部分,属于人的生存活动。休闲又会发现和创造新的生活世界,是生存活动和创造新的生活世界的统一。主要表现如:休闲不断发现和揭示对象世界。休闲活动是一种筹划,所筹划的实际上是未知的可能性领域和内容;休闲活动完成和实现的过程,就是这些可能性领域和内容的不断被发现被揭示被变成现实的过程。因此,休闲在实现主体的自我规定和价值的同时,也发现和揭示了周围世界的新领域新内容。休闲创造新的生存、生活条件与风情。以城市为例:休闲需要的不断增长,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休闲空间的增加和维护;休闲消费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经济转型、休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市民跨出家门休闲,不只是为了健身,也为了满足扩大交往、了解社会、结识朋友等心理与情感的需求,因而形成了广场舞等休闲活动的群体类型,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城市风情,赋予城市以新的活力。休闲改变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绝对分割,催生了新社会关系,丰富了城市的社会性和公共性的内容。城市休闲活动看似只是关心私人生活和健康,但作为新型交往模式,又是具有充分参与感的社会活动,从而催生了新型的社会关系。目前的城市休闲活动没有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在各个休闲空间,也找不到单位强制的健身锻炼和刻意编排的文艺活动,人们完全是随心所欲地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的活动,这实际上也改变了传统的熟人、家族模式,形成了陌生人之间的开放式社交模式,这正是一种健康的城市生活,也成为一种新的城市传统习俗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