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负面报道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
- 李明
- 1853字
- 2021-01-28 10:42:22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顽疾”之一,监管机构为减少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证监会(CSRC)在2003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3修订)》(以下简称《年报准则》)中对大股东占款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证监会和国资委在2003年8月联合发布了相关通知对关联方资金往来进行了规范,2006年6月2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从刑法惩罚的角度加强了对控股股东侵占公司利益的处罚程度。然而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事件仍然层出不穷。
2010年10月—2011年8月,新亚制程大股东深圳市新力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占用公司资金5426.17万元。2011年1月—9月,亚星化学大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超亿元,使上市公司沦为大股东的提款机。2011—2012年,泸天化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通过预收泸天化账款的方式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12.92亿元。2012年4月—12月,宏磊股份控股股东累计从公司领取使用了4.63亿元的应收票据,构成了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并受到了深交所的公开谴责。2013年5月—12月,步森股份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8600万元,受到了深交所的通报批评。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有211家公司存在着大股东欠款,累计欠款金额为95亿元;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欠款同比增长了30%左右,欠款额超过了百亿元。2013年,仅上半年控股股东占用款同比2012年增长了28.02%,而且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占款超过1亿元的比2012年同期提升了33.33%。
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会给公司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公司的利润率降低,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降低公司的运营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可能会导致公司被ST(特别处理)进而面临退市甚至破产的风险。同时还会阻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整个经济的透明度以及歪曲会计收益数据、降低资本市场配置效率(Johnson et al., 2000; Bertrand et al., 2002; Morck et al., 2000)。因此,如何减少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成为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从现有的公司治理实务来看,媒体已经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理作用,如2011年大江股份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资金的占用为15695419.7元,《中国证券报》通过调查发现其控股股东绿庭(香港)有限公司涉嫌不断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并报道了《绿庭系连续侵占大江股份利益》,在报道之后,2012年大江股份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的资金占用降到了4587368.4元。大连热电2012年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的资金占用为204459200元,《证券日报》报道了《产权不清关联占款不断 大连热电大股东成欠款大户》,在报道之后的2013年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的资金占用变为了92800元。还有一些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媒体报道之后由最初的对公司掏空变成了对公司支持,如《上海证券报》2011年9月6日发布了一篇报道《长源电力今年关联交易已超12亿》,长源电力当年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的资金占用为372369235.5元,在之后的一年,大股东逐渐减少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的资金占用,到2013年年底,大股东反而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支持了资金281628949元。由此可以看出,在媒体报道之后,控股股东基于各方面利益的考虑减少了对公司资金的侵占。
同时媒体会持续地对一家公司的负面信息进行关注,如2012年9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了《董事长之弟巨额欠款纠纷扯出的秘密 海南椰岛的“兄弟联”生意》,通过调查发现海南椰岛与关联公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难以被发现的交易行为,其董事长涉嫌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公司利益。海南椰岛在媒体报道两天之后立即发布了公告,否认了媒体报道的内容,并对其行为解释是正常的交易。《上海证券报》对此公告进行了转载报道。2012年11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了《海南椰岛被诉索赔4800万 董事长之弟再陷关联交易》,再次质疑海南椰岛存在关联交易。接着,其他媒体也对海南椰岛的关联交易表示质疑,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海南椰岛在2013年1月4日发布公告《关于公司关联交易的专项说明及独立意见》,承认了公司虽然不存在恶意的利益输送行为,但是与圣泰贸易、商道船务存在关联关系,并公开向广大投资者致歉。
由此可以看出,媒体负面报道可以约束控股股东的行为,同时可以向投资者传递控股股东掏空公司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决策的信息质量,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且目前在中国,股权结构普遍比较集中,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较高,控股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利用控制权优势侵占公司的利益。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这类典型的“新兴+转轨”经济体中媒体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的相关研究非常少,还非常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亟须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