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干了哪些大事

大禹还疏导了九条大河:疏导弱水,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疏导黑水,使黑水经三危山流入南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再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逆河,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漾水,从嶓冢山开始,向东流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三澨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长江,从汶山开始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汇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济水与黄河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陶丘北,继续向东到达菏泽,后与汶水汇合,再向北流入大海;疏导淮水,从桐柏山开始,向东与泗水、沂水汇合,再向东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汇合,又向东与泾水汇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汇合,又向东与伊水汇合,再向东北最后流入黄河。

大禹经过十三年的治水苦功,终于将华夏九州内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安居乐业。四海之内的诸侯无论是通过陆路还是水路都可以很方便地来国都会盟和朝觐。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舜帝的声威远播四方,舜帝为表彰大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四处物色继承人。因为大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舜要把帝王之位禅让给大禹,大禹却坚辞不受。不久,舜巡视百姓至苍梧(今湖南宁远县),突然病逝。舜帝逝世后,禹为了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就躲到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去。但三年之中,天下诸侯不去朝见商均,却都来阳城朝见大禹。人们心悦诚服地将所有的祝福献祭于大禹。

约公元前2208年,大禹在阳城即天子位,称“夏朝”。大夏王朝“咸有九州”,协和万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大禹则是中国据史可考的第一位帝王。夏王朝建立后,大禹号令全国实行统一的夏时制,俗称“夏历”,也叫“农历”,并且定车制、立贡法、建学校、做音乐,提倡养老,令行薄葬,实行“五音听治”:凡告以治国之道者,请撞钟;凡晓以义者,请擂鼓;凡有事情通报者,请摇铃;凡告以忧患者,请击磬;凡有冤情要申诉者,请击鼓。大禹这些以利万民苍生的措施,使新生的夏王朝迅速富庶起来,成为屹立于东方的一个强大王朝。

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四方部落首领。当时去朝见禹帝的人手里都持玉帛,仪式十分隆重。但有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首领来得最晚。禹认为防风氏此举有轻视他之意,就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当时的大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皇帝了。大禹原来有个得力干将叫皋陶,曾经为大禹治理国家立下盖世功劳。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同样为大夏一朝鞠躬尽瘁。按照禅让制,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禹死以后,夏朝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样一来,夏朝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开中国世袭王朝之先河。

大禹治水乃至建夏几乎是历史中一个永远传奇的故事,远古英雄的光芒穿行于苍茫历史,光耀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