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

商朝从商王武丁继位以后,对西北地区如土方、鬼方、羌方等部落进行了一系列征伐,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此外,商朝还使东方的夷方,南方的荆楚、巴方、虎方等部落臣服于他。武丁一朝对四周部落的征战从未停止,使商朝的疆域扩大到四周边远之地,史称“武丁中兴”,但连年的征伐同时也埋下了商王朝的隐患。到了商王帝乙时期,因多次讨伐东夷,虽然最终获得胜利,却大大地损耗了国力,到商纣王帝辛即位时,商王朝已呈风雨飘摇之势。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首都北边之地养着各部落送来的珍禽异兽,在首都的南边之地修建了豪华的鹿台,用来存放无数的珍奇异宝。他还建造酒池肉林,每天和妃子、大臣们在酒池肉林中奢侈享乐。他还发明了许多令人发指的严酷刑罚,其中有一种叫“炮烙之刑”,就是把涂满膏脂的铜柱放在大火上焚烧,然后强迫犯人在火热的铜柱上面行走,犯人站不住,就掉在大火中活活烧死。商纣王罄竹难书的暴虐之行无疑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

当时,渭水流域的周族在文王的治理下得到空前发展,并很快吸引了其他小国的归附。最初附属周人的为虞、芮二国。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境内,芮国在今山西芮城境内。《史记·周本纪》记载:“西伯(文王)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周人在文王的统治下深怀慈悯宽厚之心,所以,虞、芮之人入境后,周人并没有持器立马而待,而是助其生活,分让土地与其耕种,使得此二国之人附属周人。当时的各部落闻之此事后,都认为文王为受命之君,于是归附文王的部落便更多了。

文王的文治武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与他任用雄才大略的姜尚为军师密不可分的。姜尚,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生于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后世习惯称之为姜太公。姜太公本是世间奇人,但大半生无明君所识,终日在江边钓鱼。姜太公钓鱼是假,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等待明君的赏识,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故其钓鱼用直钩且不放鱼饵,别人问其缘由,他说“愿者上钩”。“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后世妇孺皆知的故事。文王打猎时,路经渭水之滨,见一老者垂钓却不用鱼钩,心下罕异,上前对话。两人一见如故,倾心交谈后文王大悦说:“自从我的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果真是你啊!我的太公望之久矣。”于是二人一同坐车回城,周文王立姜太公为师。文王果然明心慧眼,在姜太公的出谋划策之下,文王开始了讨伐诸多小国的征战,为日后征伐殷商扫平道路。

文王的首战就是讨伐密国。密国地处今陕、甘二省边界灵台县西,离泾水不远。文王为了巩固西北面的疆土,使国治民安,大军几乎在弹指之间就将密国征服了。当西北部安定之后,文王为了东部的长治久安,接着又讨伐了耆国与邘国,耆国即黎国,地处今山西长治。伐耆是一件大事,因为耆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耆被攻克,对殷商之族就会造成重大威胁。所以,殷商之臣见文王大军即将压境,急忙奔告于商王,以求对策,然而文王兵强马壮,士气旺盛,平定耆国已在反掌之间,未等殷商寻出对策来,就已经国土尽失。攻克耆国之后,位于今河南沁阳的邘国也被文王一鼓而下。文王最后讨伐的是崇国,崇国即今陕西户县东部区域。据《说苑》讲,文王伐崇前,先发了檄文一篇,罗列了崇君污蔑父兄、听狱不申、分财不均、百姓困苦等罪行,声明此次征伐只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因此大军入境后,军纪十分严明,将士未有杀人放火者,也无入室掠财者。崇人由于未受涂炭,便内心喜悦,纷纷跑到文王军中请降,认为文王为举世之明君,慈怀之父母,最后,整个崇国都愉快地投降了。

灭崇之后,文王对殷商王朝已形成进逼之势。文王见都城岐不利于未来的灭商之战,便将古公亶父时代建立在岐的都城迁至崇国故地,称其为丰邑。然而,人生在世,不过弹指之间,文王迁丰的次年,还没有举兵灭商就抱愿而死,但文王在九泉之下也应该无憾恨而言,因为其子武王继承其志完成了讨伐殷商的大业。

周武王即位之后,积极进行灭商准备。武王以姜太公为其“师”,负责全国军事,弟周公旦为其“辅”,处理国家政务,召公、毕公为其左右,贤良之臣委以重任。周武王准备向东伐纣之前,为验证自己召集诸侯的能力及各诸侯是否团结一心。他于文王墓前祭祀,下令将文王的牌位载车于军中,宣称奉文王之命,率六师军队东进至盟津(今河南孟津)黄河渡口,会盟各诸侯军。姜太公左手杖黄钺,右手把白旄,对天盟誓道:“苍兕苍兕,总尔众蕊,与尔舟楫,后至者斩!”结果不期而会者达八百诸侯之多。众诸侯拥武王为盟主,诸侯皆日:“约可伐也。”武王见众诸侯众志成城,便说:“今日盟约,众诸侯同心,现时机未可。” 会盟完毕后,武王即率军西归,后世上将武王这次会盟称作“盟津观兵”。

武王静待灭商时机,派人到商都朝歌探听虚实,并收买纣王重臣微子启等人,促其反叛。当武王得知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囚禁其弟箕子、微子出走、商军主力远攻东夷、朝歌空虚之时,遂决定伐纣灭商。

武王率兵车300乘,近卫军3000人,甲士45000人,东出伐商。大军行至盟津时,与津、庸、卢、彭、濮、蜀、羌、微、髻等诸侯之军会合。武王作“泰誓”,历数纣王暴虐之为,宣布“维共行天罚”的决定。其后,武王指挥浩浩荡荡的大军,连夜冒雨行进,最后进抵到商郊牧野。武王占卜天象为吉后,随即召开誓师大会,誓师之后的联军士气高昂,列成左、中、右三个威武方阵,准备与商军在牧野决战。

当纣王得知周军已进抵牧野之时,方才调集军队准备抵抗,因能够调动的军队实在少得可怜,纣王又临时武装了大批奴隶,组织了数十万人开赴牧野迎战。临时武装起来的商军士气十分低落,多不愿战。两军开战之时,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罪行,激励将士斗志,并声明不杀俘虏,以瓦解商军士气。武王先派姜太公率一部精兵做试探性进攻。不想商军中的奴隶纷纷倒戈,并为周军开路。武王见此情景,立即率大军全力冲杀,商军顿时土崩瓦解。纣王见自己的军队溃不成势,知道大势已去,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回朝歌后,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武王率军进入朝歌,安抚黎民百姓。然后发兵攻打卫、磨、宣方、蜀、厉等地,扫除商之残余势力。当四方都平定之后,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了大周王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仍在商原来的地方统治,并派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围之地监视其活动。武王死后,年少的成王登基继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代管国事。管叔、蔡叔对此很不满,四处散布流言说周公旦要篡权,并勾结早有叛心的武庚,联合徐、奄、蒲姑等诸侯国部队起兵反周。集结于管城(今郑州)的管、蔡叛军计划夺取成周(今河南洛阳)之地,武庚叛军在河水(黄河)以北配合行动。刚刚创建的周王朝面临的形势十分严重。

周公率大军从镐京(今陕西西安)出发,直驱成周迎敌,两军战于郊野,周军将叛军杀得大败,杀管叔、蔡叔,废霍叔为民。周军乘胜渡过黄河向武庚叛军进攻,武庚节节败退至朝歌,在周军的不断攻击下又弃城北逃,最后被抓获处死。周公平定武庚叛乱之后,东夷诸国仍与周为敌,周公于是率军东征。周公本计划第一个进攻最强的奄国,但他听取了臣属的建议,采用先弱后强,各个歼灭的战术。周公指挥大军先灭了以徐为首的淮夷诸国,其后又灭了绍、丰等国,最后才进攻奄国。周公大军长驱直入,一举消灭了奄国。周公再挥师直取蒲姑,向东一直打到大海之滨。周公东征共历经三年之久,共灭五十余国,彻底摧毁了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至此,四海之内皆以周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