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的超前学习是毁掉孩子潜能的愚昧之举

大脑非常直白,除了它想要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的内容大脑并不感兴趣。已有研究成果证明了这一点。

专攻发展心理学的内田伸子教授(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调查发现,3~4岁就开始学习文字、书写的儿童与没有进行相关学习的儿童之间的差距会在进入小学后快速缩小。一般在升入小学一年级的9个月里,其差距就会完全消失。

另外,幼儿心理学家黑田实郎先生的研究也表明,接受汉字超前教育的儿童和未接受这类教育的儿童,其差异会在小学二年级时完全消失。不仅如此,他还指出,接受超前教育的儿童在日后的学习中讨厌语文课的概率更高。(引自《AERA》2014年4月26日《早期教育的效果会在小学消失》)

削减孩子的玩耍时间,让他们辛辛苦苦认字、写字,可效果却只能维持数月到两年左右,甚至还可能会让孩子讨厌语文。这样想来,让孩子花那些时间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还不如让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他们也许能收获更加丰富多彩的才能。

而且,这不仅事关孩子的时间。家长也为此花费了金钱与时间,明明想休息一下或花点时间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却不得不占用这些时间指导孩子学习。对于家长来说,这也是沉重的负担。


像认字、写字这类没有临界期的学习内容,并不是大脑渴望的学习,所以在接受这类学习时,孩子们会感到相当大的压力。虽说因为幼儿期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教基本就都能学会。可如果家长为此沾沾自喜,一直让孩子接受大脑并不欢迎的体验,就必须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家长的自我感觉得到了满足。“先发制人”“拔苗助长”在早期教育中是行不通的。

除此之外,上文中提到的内田教授还指出:“在幼儿时期使用五感分享亲子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学会独立思考与判断,随着亲子关系的不断深入,他们的词汇量也将越来越丰富。”对此,我也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