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修改意见[1]

要有点“匪夷所思”,有点想象力,大胆提出革新的设想,可以进两步,然后退一步,还是有进步。

这几天抓紧看了“八上”和“八下”的部分初稿,是我第二遍看,又做了许多修改。

对初稿总的印象是不错的,和既有各种版本教材比,有自己的亮点,有特色。比如语文素养知识点、能力点的体系构成及其在各个单元的落实更加明确,精读和略读两类课型的功能有了明晰的区分,重视读书兴趣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传授,写作课更有可操作性,等等,都是有所创新的。有这些创新,教材就有突破,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这套教材编写因为反复评审,已经拖了很多时间,明年秋季学期肯定是要投入使用的。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要往前赶,保证质量,保证明年能用。

初稿大致成型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应当修改或者值得再认真讨论的地方,我都一一做了标注或旁批。为什么要修改讨论,我也尽量说明了理由,供大家参考。

“八上”的第一稿出来后,我就做过很多修改。部分修改的意见在二稿中吸收了,也有一些未能吸收。这很正常。虽然我是总主编,意见也不见得都对,完全可以继续切磋探究。你们发挥教学一线的经验,或者专业编辑的经验,对我的意见进行打磨,使教材更加稳妥、规范,这都是好的。但我不希望把棱角全都磨平了,你们多想想我为何修改。总感觉现在教材虽有新意,但还是比较“平”。而我提的很多修改意见,正是想突破这个“平”的。我曾在小学语文编写组说过,你们要有点“匪夷所思”,有点想象力,大胆提出革新的设想,进两步,然后退一步,还是有进步。如果一开始就很拘谨,求稳怕乱,那就很难出彩儿了。我希望初中语文编写也来点“匪夷所思”,也就是解放思想,勇于突破。我的修改如果是有些“匪夷所思”的,建议你们先考虑我为什么这样改,然后再适当调整,剪除那些过分“出格”的,但不要完全磨平其锋芒。

下面我就这次“八上”“八下”的修改,提炼出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给大家参考。

第一,关于选文。

现在选的很多新课文都是名篇美文,很不错的。但如何安排还要斟酌。单元结构有个毛病,就是可能会打乱教学的梯度,这也没有办法,我们还是选择单元结构,只是不完全以人文主题来构设单元,适当考虑语文要素。但是课文的深浅程度往往就难于兼顾。怎么办?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微调,照顾教学梯度。比如《列夫·托尔斯泰》这篇比较难读,是否可以放到九年级?蒙田的《论惬意的生活》,是论说生活形态的,哲理性很强,对初中生来说可能难了,其句子也有些夹缠,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如果能换,就换一篇。蒙田散文有很多都是比较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是很难的,也可以考虑是否换一篇。古诗词选文要照顾到选择的面,最好宽一点,“八上”有陶渊明的《饮酒》,课外阅读又有《移居》,同一册就收同一作者2篇。李白也有2篇。是否也可以分散一点?

第二,关于习题的设计。

现在的习题分两个层面——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这是比较适当的。有些题比较活,特别是积累拓展的题,设计思路很不错。如《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的习题,我就很欣赏: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这道题非常好,学生会很有兴趣,而且真正能起到拓展阅读的效果。

“八下”有林语堂《庆祝旧历元旦》,习题一的设计也不错,虽然难一些,但思路是导向开放的:

作者大力提倡“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他主张作文如聊天,应有聊天的闲适和随意。你读出本文这一特点了吗?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具体的语段进行品析。

但类似比较灵活的习题还是少了。多数习题基本上是老一套,而且每一课的习题设置模式都彼此雷同,能否再有所突破?

当然,不是说现有的习题设计思路没有道理,只是说呈现形式过于趋同,很板结,会败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就是习题设计细致有余,开放不足。现在强调整体感知,强调适当的个性化阅读,但我们的习题这方面明显跟不上。所以这要改一改。一是往灵活、变化的方向改。特别是拓展题,尽量放开。二是激发读书和思考的兴趣。

另外,习题设计一定要注意将语文要素的知识点、能力点分布镶嵌,大多数习题都要考虑这一点。现在有的设计可能存在这方面的不足。比如,《消息两则》是关于新闻的,其习题之一就不见得合适:

听课文录音,或模仿播音员读课文,体会本文恢宏、磅礴的气势。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这两则消息传达的新闻事实。

我第一次修改时曾指出,这样的题目太简单。其实《消息两则》课文很短,每一则的标题又已经明确标示了内容。如果像现在这样设题,学生几乎毫不费力就用标题概括新闻事实,起不到引发思考的作用。建议修改,这道题不要往语言气势上引导,不如加上一句:“注意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过程、结果的表述。”这才扣住这一课的训练要点。

另外,新闻报道一般不强调感情,起码在这里不往这方面引导,模仿播音员没有必要。

又如《藤野先生》是老课文,习题各式各样,网上就可以找到许多,但很少有考虑学生实际的。学生读鲁迅最大的实际是什么?是语言隔膜,进不去,不习惯,也不喜欢。学生怕学鲁迅,是因为鲁迅的语言对他们来说比较隔,比较难,学生体会不到好处,也就进不去课文的情景。现在这一课在语言方面设题还是比较少,六道题只有第四题的文章修改是和语言有关的,其他题目全都是有关思想内容的。可见我们对于学生学习鲁迅的障碍还是关注不够。我希望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学习鲁迅,喜欢上鲁迅。为此,我专门就语言个性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鲁迅好用反语,往往庄词谐用,产生某种讽刺效果,同时也传达了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如“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前一句描写可笑的神态,后一句却称之为“标致极了”,形成某种反差,这就是庄词谐用。请从文中再找出三五个例子,体会鲁迅语言的魅力。

为何设计这样一道题?我在批注中这样说:原五道题有四道都是内容理解方面的,这里增加一道语言方面的题。中学生阅读鲁迅的障碍首先是语言,很多学生不喜欢也进入不了鲁迅语言层面。虽然这较难,但也应当尝试引导去体味。鲁迅的语言特色在于丰盈的张力,这里只涉及讽刺,让学生有初步体悟即可。教师用书可以重点解释何谓庄词谐用,以及讽刺幽默等。鲁迅的语言极富张力,味道在此,难也在此。我设题时没有用“张力”这个词,是考虑学生接受度。有些设题可以深一点,学生还会觉得有意思。

另外,设题一定要考虑训练的有效性。现在有些题很浅,起不到训练效果。比如郦道元《三峡》,有四道题,如下:

一、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的三峡夏天、春冬、秋天各有怎样的特征。

三、翻译下列语句。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第一、二两道题都是分析写法,指向写作,但也比较简单。在这一极为短小的篇札中分析这样一些写作方法,不是不可以,但太简单了。

第三题翻译,所给出的句子很多都已经有详尽注释,翻译就等于把注释抄一遍。这样的题目就失去了效果。不如改为翻译全文或者中间两段,要求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一下不同的语感。

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咱们的习题设计还要多下功夫,力求创新。有几点请注意一下。

一是注意落实语文素养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起码每一课都有一两道题是关于语言文字训练的。所谓能力点的分布,很大程度上靠习题。

二是针对课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来设计一些纠偏、引导的题。比如《藤野先生》那道新设计的题,就是引导性的,对于教学会有很大帮助。《三峡》修改后的第三题,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导向,往古今比较、语感等方面引导。文言文教学不能满足于翻译和读懂。

如何改进习题设计?这次讨论作为一个重点。能否考虑,每一课起码有一道题是原创的?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原创,这个要求不高。可以参照一线教学或者考试的试题来加工设计。我们每个人发挥主动性,每次汇合讨论,要求每个人都能提出一道原创的题,那就相当可观。

第三,关于导语和预习提示。

导语的确很难写,字数很少,要照顾方方面面,一写就往往程式化。现在几乎都是先用一句或几句引言,概括本单元主题,说明学习本单元的思想收获意义,用的语言都是比较美而又有些做作的,而且容易教化。我不满意现在到处都是“丰富我们的感情”“深化对于什么的认识”之类。几经修改,导语写得好一点了,但还是不令人满意。小学语文干脆不要单元导语了,改用其他比较活泼的表现形式,那也很好。

导语怎么写?我对“八上”“八下”单元导语做了一些修改,都是字句方面的,还是走不出来,不太满意。例如,关于古诗文山水题材那一单元的导语,我是这样修改的,你们从中能体会我的用意。大家看看是否可以参照一下(注意方框内文字是我删去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之氛围,或雄奇之景物,或秀丽之色彩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从古到今的古代诗文中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层出不穷。阅读这类诗文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人生体验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 境界交融 的境界,感受 风景之美、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思。同时,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修改的指向是什么,是要更简洁,也更准确。

关于课文的“阅读提示”,我也做了许多修改,但改来改去,还是不够满意。大家看看我的修改指向,主要是为了更加明确落实知识和能力点,帮助教学抓点,更有可操作性。例如,《藤野先生》是老课文,生涩的词多,加上鲁迅语言独有的特点,学生学习是有较大难度的。前面说过,从初中开始,很多学生就感到鲁迅文章很难,首先是文字上难。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帮助学生学会接触鲁迅,接触难的文章,破除畏难心理。现在的阅读提示是这样改的:

鲁迅作品的语言,初读时可能会感到有些拗口,其实很简洁、幽默,富于感情色彩。阅读时宜放慢速度,细细体味。

这就改得很好。我的意见你们也采纳了。我还要说说为何这样修改。“阅读提示”是提供给预习参考的,预习的要求不能过高,有些目标要等学完课文才能达到。但预习时可以指导阅读,像鲁迅的作品语言比较拗涩,学生不太喜欢,就要帮助他们扫除阅读心理障碍,引导其细读品味。其他课文导语也要注意激发阅读兴趣。不能把预习的提示或者“阅读提示”混同于思考题,也不宜太难。老是要求画一画、讲一讲、说一说,和同学交流,这就太程式化了,是很烦的。

阅读或者预习提示,有时还可以巧妙地起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作用,一举两得。比如《短文两篇》(《与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阅读提示”就写得很好:

◎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感受景物之美。

◎两篇短文语言风格不同。《与谢中书书》以四字句为主,讲究对仗,韵律和谐,辞藻华丽;《记承天寺夜游》则以散句为主,语言平实自然。朗读课文,体会二者不同的声韵节奏。

前一篇是魏晋文,带有骈体的特点,而后一篇是宋代笔记,两者风格体式是完全不同的。讲四字句不提骈体恐怕不行,但又不好介绍太多文学史常识,这就要拿捏好。是否可以在适当地方简要介绍一下骈体?值得考虑。我想在一线教学中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

总之,“阅读提示”的修改,应当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但语言文字运用包含诸多方面,不能理解为就是写作方法。

例如《一个灾区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是自读课,属于新闻报道单元,提示或者练习题设计扣住新闻是必要的,但也还是要注意语文能力训练。在这一课的“阅读提示”中,我就增加了这样一句:

这篇通讯语言朴实简洁,多用短句,段落切分也很小。阅读课文,感受这种语言风格的特殊韵味。

这也是提示,涉及短句切分这样的知识,以往教材是较少涉及的,而又是这篇课文最重要的语言特色。上次修改我就提出这个建议,不知为何你们没有采纳。

还有,是这一课的提示,原来我还添加过这样一段,是试图给方法,但你们也没有采纳:

此文2630字,情节简单,容易读。试用快速浏览方法,尽可能抓住每段的关键词(或句子),知其大意,便迅速转向下一段。争取在5分钟之内看完。然后,放慢阅读速度再仔细读一遍,看头一遍阅读是否掌握了基本内容,有无重要的遗漏或误解,原因何在。平时多做这样的练习,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提示”或者“思考题”,每个单元都应当有整合的。比如人物传记单元,在最后一课《美丽的颜色》的“阅读提示”中,我添加了一句:

结合阅读体验,回想并比较一下本单元几篇课文各自不同的语言。

加上这么一句,往语言运用上靠拢,而且有个比较阅读的意思。各个单元都有自己重点,但也都要围绕语言文字运用以及思维的训练。

第四,关于自读课文的旁批。

自读课文的旁批,是这套新教材的创新,但很难写。首先要确定旁批的功能,突出要旨,不能求全。要着重刺激阅读兴趣,然后才是提示阅读重点。评点的方式可以灵活一点,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所起到的是提醒、点明,不是说明。现在的旁批有些陈旧而且死板,大多数都类似写作方法分析引导,这要改一改,往阅读兴味的焕发这方面改。比如《列夫·托尔斯泰》写外貌那一节的旁批,我做了这样改动:

为何用“低矮的陋屋”比喻外貌? 比喻什么外貌写出了托尔斯泰外貌的什么特点?文中还有一些新奇的比喻,注意找出来,细细体会其特别的效果。

这样改,不只是简短一点,还有意改变问答式。“找出来”之类,会阻碍阅读。现在我对整个自读课的旁批都还不满意,建议请专家再打磨一下。

有些自读课文很短,也不难读,不一定要旁批,如《安塞腰鼓》。

第五,关于语文知识。现在采用的是类似词条的方式,补白的方式。大家改过很多遍,还不是很满意。不能只顾通俗,还要注意表述的严密和科学性。

第六,关于古诗词的导读。以往教材写这些导读,几乎全是“赏析体”(由过去一些赏析词典而形成),过于单调。修改时注意有些变化,通脱生动一点,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一点。我做了很多修改,供你们参考。

第七,关于教科书编写语言。我在教材编写启动会上曾经建议,教科书编写语言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减少教化,避免套话、空话,做到生动活泼,能引发兴趣。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体会“深刻内容”和“丰富感情”,也不要处处都是“人生启示”。现在许多教材的课文或者单元导语写得很辛苦,可是效果还不好,文艺腔,矫情,甚至有点“酸”。我们教材编者自己要注意文风,自然一点,朴实一点。看来还需要努力。现在新教材的编写语言比较注意规范,但整个行文风格还是比较死板累赘,缺少生气。

最后,讲讲小学语文编写的意见。

有些意见我在2013年11月景明园会议上已经讲过,后来精力几乎都用在应对评审以及一年级修改上面了,我的意见没有得到你们积极的反馈。这里再说说。

小学教材已经在引导大量读书方面形成特色。除了坚持咱们原先决定的编写方案,我希望无论小学还是初中,都努力加强两个“延伸”,即:往“多读书”(特别是阅读兴趣与方法)延伸,往课外阅读及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

小学的低年段已经大量增加阅读材料,形成特色。中年段开始有“课外读书导航”。我觉得这是创新,非常好。到高年级,可以考虑每学期再增加一次“课外读书导航”。不只是介绍名著,指导阅读,还要引发阅读兴趣,指导课外阅读。要引发兴趣,培养习惯,教给方法。要和中学衔接。

名著导读(或者课外读书导航)可以每册增加1到2次(部),撰写的导读不只是介绍所选作品的作者、背景和内容提示,还应当加插和强化读书方法。比如如何克服读一本“难”书的畏惧心理,如何消除经典的隔膜,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如何更快地读完一部书,如何读不同类型的书(如童话、寓言、长篇小说、戏剧、历史书、杂志、实用的书等等),其实都应当教给学生方法,而以往的教材以及课堂又都是不教或少教的。

关于精读和略读课的区分度加大的问题,不只是初中,小学也要注意。特别是到中年段之后,如何处理精读和略读,就要认真考虑。略读不能理解为只是少讲一点,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承担精读课未能担负的那些功能,比如试验和练习浏览、检视、快读、猜读等等方法。精读、略读课型混淆,是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偏误,我们要通过教科书编写来扭转这一状况。小学低年段这个问题不突出,但也要防止处处都精读精讲。有些问题教材不方便说的,可以在教师用书中去明确交代。

[1] 本文系笔者2015年5月7日在部编语文教材编写会议上的发言记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