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第3版)
- 宋彬 严福华
- 2369字
- 2021-03-31 20:43:20
第五节 肝淤血
【概述】
肝脏被动灌注肝实质内血流缓慢引起肝淤血,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包疾病常见的合并症。临床上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综合征,如:肝大、颈静脉怒张、肝静脉增宽、下腔静脉淤血增宽、下肢水肿、胸腔积液与腹水。这是由于右心衰竭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使腔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其中肝脏改变主要为肝淤血肿大,肝包膜被扩张,右上腹饱胀不适,肝区疼痛,重者可发生剧痛而误诊为急腹症等疾病。淤血性肝病是右心衰最重要和较早期出现的体征之一,长期肝淤血的慢性心衰,可发生心源性肝硬化。由此,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可为治疗右心衰疗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影像检查技术优选】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广泛应用于肝淤血的诊断,但超声对较小范围的肝淤血诊断准确性较低。多层螺旋 CT增强能显示肝实质密度的轻微变化、肝段内静脉属支的管径和通畅情况,且能较准确地测量淤血区域的范围和体积。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肝淤血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入。
【影像学检查】 1.超声
早期即可见肝脏肿大,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扩张,且呼吸时,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内径改变很小。Duplex Doppler声像图上可显示肝静脉波型改变,中心静脉压升高的患者可失去正常的三相波型,呈现为“M”型波型或单向、低速率的连续的血流模式。也可因肝静脉管壁损伤导致多普勒波型变平坦。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可显示有血流的反向流动。发生心源性肝硬化后,肝脏的形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所见相似。
2.CT
肝淤血的CT表现包括腔静脉和肝静脉扩张(图1-6-5-1),升高的中心静脉压造成的造影剂逆流和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强化。从臂静脉团注造影剂时,就可显示造影剂直接流入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而不是流入右心房。
CT增强扫描时,肝实质可显示为弥漫性不均匀的斑点样和网格状(马赛克样)增强(图1-6-5-2),为肝静脉血流瘀滞导致窦状间隙与门脉间的压力梯度倒转、门静脉血流瘀滞、肝动脉供血增多所致。
由于肝内的中、小肝静脉延迟增强,可显示为线条状或弧线状的不增强的低密度影;由于肝静脉高压,肝周围的血流瘀滞,可在这些区域显示为较大的斑片状、不增强或延迟增强区(图1-6-5-3)。
图1-6-5-1 肝淤血CT表现
下腔静脉扩张
图1-6-5-2 肝淤血CT表现
肝实质弥漫性不均匀强化
图1-6-5-3 肝淤血CT表现
肝周围血流淤滞
此外,CT上还能见到肝淤血的改变有:心脏增大、肝脏增大、由血管周围淋巴水肿造成的门静脉周围透亮带、胸腔积液、腹水和心包积液等。
3.MRI
肝淤血在MRI T 1WI动态增强成像的动脉期图像上,肝脏可显示为马赛克样增强,以及显示未增强门静脉和肝静脉所造成的低信号条状影,之后(门脉期和延迟期)肝脏实质信号强度变为比较均匀,门静脉和肝静脉也逐渐增强,并可见有肝静脉和肝内的下腔静脉扩张。与CT相似,经臂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时,也可显示造影剂反流入肝静脉和肝上的下腔静脉。MRI T 1WI动脉增强成像图像上,可观察到下腔静脉内缓慢或缺少顺行性血流。
【诊断要点】
1.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综合征 肝大,颈静脉怒张,肝静脉增宽,下腔静脉淤血增宽,下肢水肿,胸腔积液、腹水。
2.CT腔静脉和肝静脉扩张 升高的中心静脉压造成的造影剂逆流和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强化。
3.MRI T 1WI动态增强成像的动脉期图像上,肝脏可显示为马赛克样增强,门静脉和肝静脉低信号条状影。门脉期和延迟期,肝脏实质信号强度变为比较均匀,门静脉和肝静脉也逐渐增强,并可见有肝静脉和肝上的下腔静脉扩张。
4.增强后肝实质可显示为弥漫性不均匀的斑点样和网格状(马赛克样)增强。肝内的中、小肝静脉可显示为线条状或弧线状的不增强的低密度。肝周围的区域显示为较大的斑片状、不增强或延迟增强区。
5.临床病史 ①肝血清酶活性升高:因淤血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使细胞中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及精氨酸酶释放到血中,血中这些酶的活性升高。②胆汁淤滞引起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碱性磷酸酶(ALP)及胆红素升高。以上两种所见在其他肝脏疾病中也可出现,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鉴别。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广泛应用于肝淤血的诊断,但超声对较小范围的肝淤血诊断准确性较低。多层螺旋 CT增强能显示肝实质密度的轻微变化、肝段内静脉属支的管径和通畅情况,且能较准确地测量淤血区域的范围和体积。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肝淤血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入。
【鉴别诊断】 1.布-加综合征
常有一支或多支肝静脉出口阻塞或下腔静脉狭窄引起肝淤血和不寻常的侧支循环形成。利用CT和超声特征容易与单纯的肝淤血鉴别。
2.肝硬化
在同时存有心功能不全时则鉴别较困难。肝脏肿大是心衰的结果,或心衰是心肝的共同疾病所致。如在酗酒者即有肝实质及心肌损害(酒精性心肌病)同时发生。另一方面,慢性右心功能不全又可导致肝硬化的改变。急性肝淤血因被膜紧张而有自发性疼痛,并常有压痛。肝脏可高度肿大,转氨酶值明显增高。右心衰的征象(颈静脉怒张,超声检查可证实肝静脉扩张及缺乏下腔静脉吸气时的萎陷征象)有提示意义。
3.肝腹水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ml左右,以维持脏器间润滑,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征。
4.肝被膜下破裂
被膜下肝实质破裂,形成被膜下血肿是肝脏破裂的一种,肝脏破裂是指钝器作用引起的肝脏破裂。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肝区,肝脏在前后腹壁与脊柱之间受挤压,或人体在运动中因加速、减速牵引、扭转都可使肝脏组织受到损伤。
5.肝脂肪变
细胞质内出现的脂滴超过生理范围,或正常不出现脂滴的细胞中出现脂滴,即称为脂肪变。肝脏是脂肪酸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脂肪变较常见,严重时几乎所有的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肝脏肿大,可有轻度压痛及肝功能异常,称为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