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第3版)
- 宋彬 严福华
- 1169字
- 2021-03-31 20:43:23
第三节 肝母细胞瘤
【概述】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胚胎源性上皮性肿瘤,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为2~3∶1。肝母细胞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症、Li-Fraumeni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胎儿酒精综合征等有关。
HB多见于肝右叶,大体上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和囊肿型,以巨块型最为常见。肿瘤多单发,瘤体一般较大,可达10cm,界限清楚,有包膜,常有出血、坏死、囊变。镜下由相似于胎儿性上皮性肝细胞、胚胎性细胞以及分化的间叶成分(包括骨样基质、纤维结缔组织和横纹肌纤维)组成,可分为上皮型和混合上皮间叶型,上皮型以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为主,内见胶原纤维间隔,混合上皮间叶型以上皮和间叶细胞类型的不同程度混合为特征。肿瘤可于数月内迅速增大,易出现肝外转移。
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大和右上腹肿块,可有消瘦、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发热、黄疸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因肿瘤释放促性腺激素而有性早熟表现。约90%的患者AFP明显增高。
【影像检查技术优选】
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CT对钙化较敏感,可确切观察肿瘤位置、大小、边界、质地。MRI可准确显示包膜及邻近脏器侵犯。CT和MRI还有助于明确有无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
【影像学表现】
影像上表现为肝内单发巨大肿块,直径可>10cm,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有包膜,不伴有肝硬化。多发结节及弥漫性较为少见。超声呈不均质高回声,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内见出血坏死,约50%可见钙化,呈条状、弧线、圆形或不规则形。T 1WI呈等低信号,合并出血坏死时呈混杂信号,中央夹杂斑片状或点状高信号或更低信号;T 2WI呈等高信号,瘤体内可见数个细小囊状高信号,周边有石榴样改变的低或等信号间隔,可由瘤内坏死、液化、出血或瘤内扩张的血窦引起,纤维瘢痕呈T 1WI及T 2WI双低信号(图1-7-3-1、图1-7-3-2)。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区域明显强化,可见迂曲肿瘤血管,门脉期强化逐渐减低,包膜显示更为清晰,液化坏死区无强化。肝门区淋巴结可有肿大。瘤周可见受压变形的肝静脉和门静脉,血管受侵或癌栓形成较少。
图1-7-3-1 肝母细胞瘤
女性,4岁。A.CT平扫示S4段巨大不均质分叶状占位,呈不均匀低密度,局部可见出血;B.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C.门脉期强化减退,门静脉左支、门脉主干及肝中静脉受压狭窄
【诊断要点】
儿童多见,肝内出现巨大伴有坏死、出血和钙化的肿块,有包膜,且AFP阳性,无肝硬化,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鉴别诊断】 1.HCC
多发生于成年人,多有肝炎及肝硬化,表现为“快进快出”强化,钙化罕见。
图1-7-3-2 肝母细胞瘤
A.T 2WI示肝S6段类圆形肿块,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B.抑脂T 1WI示瘤内散在高信号,为出血;C.动脉期强化不明显;D.延迟期可见周边及内部分隔强化,可见大量出血坏死,周边可见包膜
2.间质错构瘤
CT及MRI表现为多房性囊性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间隔部分可强化,无AFP升高。
3.转移癌
多见于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患者有原发肿瘤病史,无AFP升高,易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