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污蔑

眼下他需要做的就是,肃清在吴国之内乾的势力。

以免乾在叛投灵国之后,勾结他那些个忠心耿耿的旧部。

给自己来一出里应外合,那到时自己就真的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传我令下去,卸了三万乾家军的甲,令他们去边境垦荒,另外将那几位跟乾走得近的副将,给我押解到都城来,若是敢有人反抗,当场诛杀!”

仲孙无越想越害怕,倘若这三万乾家军当真跟灵国勾结。

那就好比一颗钉子直插自己的心脏,所以说无论如何都得将这个隐患给解决了。

俗话说的好,防范于未然,为了自己的千秋大业,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

“君上,您当真想好了,要知道乾他可是自愿卸甲挂印,咱们就是当真想动这乾家军,恐怕没有足够的理由是难以服众的。”

“更何况就如今的形势,两国开战在即,乾家军乃是我吴国最为精锐的虎狼之师,这个时候那他们开刀绝对会动摇根基的!”

漪罗在一旁奉劝道,作为吴国的丞相。

虽然昏庸,但这最基础不能动摇根基的事情还是清楚的。

“还有什么可考虑的,乾为何不带走他那三万乾家军,在我看来分明就是想假以时日,等两军开战之时,让他的军队倒戈相向!”

“当真以为我仲孙无有勇无谋,只会按你所想去实施吗?”

仲孙无过于的自信,也正是为他之后的失败奠定了基础。

要知道,乾所统领的乾家军,虽然说只听命于乾一人,但再怎么也不可能做出叛国之事。

“至于那天下的百姓,不过就是一些个可以抛弃的棋子罢了,我做事需要给他们理由吗?!”

仲孙无一向所崇尚的就是暴政,在他看来,只有采用高压政策,自己这诸侯的位置才能够坐的长久。

有那么一两个跳出来的并不碍事,反而还能够起到杀鸡敬猴的作用。

“君上明智,是微臣愚钝了,这就吩咐人下去处置乾家军!”

太傅漪罗点了点头,回应道。

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不屑,虽然说他的政治目的,只不过是为了钱与权。

从心智计谋上来看倒也算不上昏庸,自然是知道,仲孙无这是在自掘坟墓的举动。

可他又怎么可能如同尚子巽与乾一般,能够冒死劝谏,实际上说白了,仲孙无的死活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就算死了一个仲孙无,还有其他的仲孙牛仲孙马会接替他的位置。

自己需要做的只是,迎合好这些个掌权者的心思,自然是能够吃个脑肥肠满。

只不过如今挤兑走了一个乾,似乎还有一个老不死的尚子巽,还在他那府邸离安安稳稳的坐着。

要知道那个老不死的可是坏了,自己不知道多少好事。

何不就趁着这个机会将其一块拉下水。

师父和徒弟,就像两颗深深扎在自己肉里的钉子一般。

这俩人不死自己永无安宁之日,只有将两人都除之后快,自己才能够踏踏实实的睡上一个安稳觉。

“君上,如今乾背叛了我吴国,您看那尚子巽当如何处置,要知道他可是乾的老师?”

大司徒句荼在读懂了漪罗的眼神后,连忙走上前去请示。

“尚子巽万万动不得,我可是交代过了,尚子巽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更何况如今尚子巽每日都在府邸上养花种草,不问政事,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危险,倘若我将他给杀了,那么今后在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对仲孙家的前辈。”

仲孙无略微思索了一会儿,连忙摆手说道。

“君上,您可要想清楚了,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要除之后快!”

漪罗在一旁添油加醋道。

“不知太傅大人有何见地?”

仲孙无看向了一旁发话的太傅漪罗。

“众所周知乾乃是这尚子巽的徒弟,师徒两人一文一武,可以说基本上把控了吴国的命脉,现在乾已经叛逃,我们就不得不防范于未然。”

漪罗将道理陈述了一遍。

“到底虽是如此,但尚子巽又未曾做出什么有违君为臣纲的事情,我又如何向他下手?”

仲孙无摇了摇头,尚子巽按血缘关系来说也是自己长辈。

自己若是真无缘对其下手,死后又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

“非也非也,莫非君上还未曾发觉,乾在早年间确实兢兢业业的为吴国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近几年,灵国风头正盛,他也是在对抗灵国军队后才选择了叛变。”

“这一切恐怕是早有预谋,乾一向忠心耿耿,倘若没有人在背后对其进行指导,他也绝对不敢做出如此离经叛道之事。”

漪罗仿佛看透了一切一般的说到。

“太傅大人,你的意思是,乾相叛敌背后是尚子巽在操控着?”

仲孙无脸上露出一抹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色。

早知道尚子巽在整个吴国都是出了名的仁慈,更是吴国的开国元老之一。

他实在难以相信这种事情竟然与尚子巽有关,更甚者尚子巽就是这幕后一切的操纵者。

“大家都以为尚子巽不问政事,实则不然,告病回家,只不过是另一种权宜之计罢了,当时他早已经功高盖主,倘若不自行隐退,相信卿大夫们也是不会放过他的。”

“而之所以让您不准对其下手,也只不过是一种相应的权宜之计,尚子巽当年那般做法表示出了他无心争夺权利,代价就是换一家人的平安,只是默认间的利益交换罢了。”

“而据我所知,离开朝堂这么多年,但尚子巽的手却一直伸的很长,蔓延到朝堂上下,无人可避。”

太傅漪罗娓娓道来。

“太傅大人,还请与我细细说来。”

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仲孙无顿时来了兴趣。

“乾当年为何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做到如今的镇国大将军一位,相信这其中或多或少都有尚子巽的影子。”

“既然他都不问政事了,又何必在这朝野之中,培养一个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