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郑庄公“黄泉”会母

 

春秋时期的郑国在今河南中部靠北的地方,周宣王为了宣示“中兴”,把周厉王的小儿子、他的弟弟王子友封在郑(今陕西华县东),国君是郑桓公,周幽王时期被任命为王室的司徒(掌管民政事务的高级官员)。周幽王暴虐无道,郑桓公预感到王室要出乱子,就把国都迁到河南的新郑。郑桓公为了保护周幽王而被犬戎杀害,接替郑桓公位置的是郑武公。郑武公的夫人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寤生,小的叫叔段。寤生就是逆生的意思,寤生出世时,脚先出来的,属于难产,武姜受到惊吓,由此武姜怨恶寤生,而偏爱叔段。武姜多次请求郑武公改立叔段为太子,遭到郑武公的拒绝。

郑武公去世以后,寤生继位做了郑国的国君,他就是郑庄公。武姜请求郑庄公把京(今河南荥阳县东南)封给叔段,郑庄公答应了武姜的要求。

叔段到了京城之后,号称太叔。他修筑城墙,积蓄粮草,装备武器,并扩充步兵和车兵的数量,等待时机,发动夺取政权的战争。

大夫祭仲觉得情况不妙,就对郑庄公说:“京地的城墙高过国都,这是不符合先王的规定,早晚要出事的,应该及早防范,不然,就像漫山遍野的野草想除是除不掉的。”

郑庄公淡淡一笑,说:“这些我都知道,有母亲的支持,必须慢慢来,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着吧!”

叔段见郑庄公对他的活动没有什么反应,以为郑庄公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地蚕食周边的两大块土地,以为夺取王位的时机快到了,武姜也安排人员到时打开城门做内应。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为了引蛇出洞,他假装离开都城到周朝晋见周天子,叔段认为时机已到,开始行动了。他没有想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郑庄公的掌控之下。郑庄公很快就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叔段仓皇地逃回京地,京地的老百姓却背叛了他,叔段只好逃到鄢(今河南辉县)地,郑庄公率领军队向鄢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叔段无法抵抗,只好逃到共国。《春秋》这部史书记载这段历史叫作“郑伯克段于鄢”。

平心而论,叔段原先有很好的条件,他长得帅,武艺又高强,《郑风·叔于田》诗中赞美他“既漂亮又仁慈”,《郑风·大叔于田》诗中夸奖他是个好射手,又善于骑马,还敢于赤手空拳跟猛虎搏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勇士。然而由于野心腐蚀了他的灵魂,最终成了一个叛国者,令人痛惜与深思。

平定叛乱以后,郑庄公对母亲的做法很生气,就把武姜安置到城颍(今河南临颍县西北),并发誓说:“不到黄泉,我们母子不再相见了。”

过了一年多,郑庄公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他感到自己的做法有些过分,影响也不好。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由此他感到不知所措。

当时有一个叫颍考叔的人,他是颍地的一个地方长官,就带着礼物去见郑庄公。郑庄公留他吃饭,颍考叔把饭桌上的肉放在一边,郑庄公问他为什么不吃肉,他回答说:“家中有个老母亲,小臣做个小官,什么肉都吃了,而我母亲没有吃过国君请的肉,想带回去请母亲尝一尝。”

郑庄公一听,不觉触动了自己的心事,叹息了一声,说:“你有母亲孝顺,可我孝顺不了我的母亲了,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并把黄泉发誓的经过说了一遍。颍考叔说:“君王有什么可担心的,只要在隧道里挖出泉水,你们母子俩在泉水边相会,不就行了。”

郑庄公听从了颍考叔的话,与母亲武姜在隧道的泉水边相会,母子相见,格外高兴,郑庄公赋诗说:“身在隧道中,心里乐融融。”武姜走出隧道时,也赋诗说:“走出隧道外,心里真痛快!”从此以后,郑庄公更加孝顺自己的母亲,母子俩像从前一样和睦相处。

参见《左传·隐公元年》

 

百叶窗

何谓《郑笺》

郑玄《毛诗传笺》的简称。郑玄,字康成,为东汉著名经学家,他在《毛传》的基础上,兼采鲁、齐、韩三家诗学,以疏通解释《诗经》,《毛诗传笺》一书为《毛诗》的广泛流传做出了重要贡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宋代吕祖谦《吕氏家塾读书记》、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郑氏笺考证》及今人黄焯《毛诗郑笺平议》等,是申述、发挥郑玄的学说,或者考证《郑笺》的来源,是评议《郑笺》的重要著作,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