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垄断金融资本时代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的当代性

资本积累过程的金融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提出了直接挑战。重视制度选择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资本积累通过在原有总资本存量的基础上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实现。资本积累作为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通过剩余价值转变为资本的方式进行的,剩余价值是积累的源泉。“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这是马克思从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中得出的重要结论。由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在揭示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因此它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极力攻击的对象。可以说,围绕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争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斗争的焦点。

第一节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集中论述了资本积累理论。这一篇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阶级性最鲜明的体现,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是相互联系、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完整理论体系。

一、资本积累的实质、动因和具体形式

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研究首先假定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按照商品的价值出售商品,既不研究资本在流通领域里所采取的那些新形式,不研究这些形式所包含的再生产的具体条件,也不研究剩余价值在不同类型资本家之间的分割,而是把积累只看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抽象地考察积累。因为,流通的中介运动和剩余价值的分割会模糊积累过程的基本形式。因此,对积累过程的纯粹的分析,要求我们暂时抛开掩盖它的机构的内部作用的一切现象。《资本论》通篇所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写作方法在此处再次得到体现。

马克思指出:“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8页。资本积累的实质便是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从表面上看,这意味着资本家减少自身的生活消费,因此“节欲论”成为其自我美化的论调。在一些情况下,所谓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过是工资转化为资本,是把工人的必要消费基金转化为资本的积累基金,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之下。资本只要把工人阶级每年向它提供的各种年龄的追加劳动力同已经包含在年产品中的追加生产资料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就完成了。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的基础或起点是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是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而再生产在其本身的进行中,不仅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且再生产出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分离。这样,它就再生产出剥削工人的条件并使之永久化。

资本主义的竞争是以取得超额利润为目标的,而要取得超额利润,就必须在竞争中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以取得规模经济效应。这些都需要以不断扩大的资本供应为条件,所以资本积累及其能力的大小成为决定资本家命运的关键。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积累是由资本主义的内在机制决定的,它是资本家阶级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欲望和作为个体的资本家面临外在竞争压力的结果。从直接的推动力上来看,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是推动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一可变资本价值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同一不变资本价值可以体现在更多的生产资料上,即体现在更多的劳动资料、劳动材料和辅助材料上,从而会提供更多的吸收劳动的要素。因此,在追加资本的价值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资本积累仍然可以加快。不仅再生产的规模在物质上扩大了,而且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比追加资本的价值增长得更快。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两种主要方式。资本积聚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一种表现;资本集中可以通过单纯改变既有资本的分配,通过单纯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来实现。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积聚是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而增大个别资本总额,随着个别资本的增大,社会总资本也相应地扩大了;集中则是通过若干现有资本的合并而增大个别资本总额,它不扩大社会资本重量,只是改变了社会总资本在不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同集中相比,积累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4页。

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2页。

理解资本有机构成这一概念是把握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理论的关键。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意味着劳动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劳动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趋势还会使得利润率趋于下降,本章第三节将集中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导致用来支付劳动或代表资本可变部分的另一价格要素的相对量,一般同积累的增进成反比。也就是说,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的相对量随着资本的积累而下降,与资本积累相适应的是工人贫困的积累。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理论指出,资本积累导致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相对过剩人口增加,二是贫富分化加剧。关于第一个后果,马克思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总有一天也会从头到尾地更新,会脱皮,并且同样会以技术上更加完善的形态再生出来,在这种形式下,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由此必然引起对劳动需求的绝对减少,不言而喻,经历这种更新过程的资本越是由于集中运动而大量聚集,对劳动需求的绝对减少也就越厉害。”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4页。这是相对于资本总额一定条件下可变资本比例减少而言的。随着资本总量的迅速增长,对劳动力的总需求量又在不断增加。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在某些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发生变化而资本的绝对量没有增长,导致对劳动需求量的减少;在有些部门,资本的绝对增长同它的可变组成部分或它所吸收的劳动力的减少结合在一起;在另一些部门,资本时而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持续增长,并按照它增长的比例吸引追加的劳动力,时而资本有机构成发生变化,可变资本比例缩小。总的结果就是:“随着已经执行职能的社会资本量的增长及其增长程度的提高,随着生产规模和所使用的工人人数的扩大,随着他们劳动的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财富的一切源流的更加广阔和更加充足,资本对工人的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的排斥力互相结合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页。

关于第二个后果,马克思认为,穷人的劳动就是富人的财源,贫困是富裕的前提条件。富人不同于穷人的地方,不在于占有土地和货币,而在于拥有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资料的支配权。马克思指出:“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恶化。”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3页。这句话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为什么报酬高时也必然随着资本积累而日趋恶化呢?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和生产关系再生巩固过程的统一。马克思在这句话的前面曾说:“一切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就是积累的方法,而积累的每一次扩大又反过来成为发展这些方法的手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3页。工人所处的除了拥有自身的劳动能力以外,其他一无所有的状况,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绝对贫困”。只要存在无产阶级的劳动从属于资本,那么工人的绝对贫困就一直会存在。生产资料上的一无所有决定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无偿占有,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是产生贫富分化的根源之所在。

三、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主要看作是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以及它们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重新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2页。强制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在英国历史上称作“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农民流离失所,生活失掉来源,这对于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量农民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变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被抛向劳动力市场。这是原始积累的首要因素,是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过程的基础。被暴力剥夺了土地的农民在鞭打、烙印和其他酷刑之下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如果说雇佣劳动在此时还是一种被迫的行为,那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雇佣劳动逐渐成为一种“自然规律”。马克思说:“单是在一极有劳动条件作为资本出现,在另一极有除了劳动力以外没有东西可出卖的人,还是不够的。这还不足以迫使他们自愿地出卖自己。在资本主义生产的进展中,工人阶级日益发展,他们由于教育、传统、习惯而承认这种生产方式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自然规律……经济关系的无声的强制保证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超经济的直接的暴力固然还在使用,但只是例外地使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6页。这种“自然规律”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

这一段原始积累的历史,是“用血和火载入人类编年史的”。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马克思所说的那一句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1页。这也正是马克思反对欧洲资本主义,特别是英国资本主义的情况。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讲述了英国贵族通过圈地运动和其他抢劫方式集聚财富的历史。当时流行一首非常形象的民谣:


从公有地偷窃鹅的男人或女人

法律将他们全都关押,

从这些傻瓜那里偷窃公有地的大恶棍

法律却让他们自在逍遥。


就资本原始积累的具体方式而言,马克思极力反对把他《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他指出:如果这样做的话,“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30页。但是,不论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各国有何种差异,其本质都是“直接生产者的被剥夺,即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2页。马克思指出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私有制的区别:一是这些“私人”是劳动者,即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二是这些“私人”是非劳动者,即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以个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被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排挤,这是一个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的过程。“一旦劳动者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地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制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3页。在这些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资本家将会被剥夺,资本主义私有制将会被新的个人所有制所代替。这种个人所有制不是之前第一种性质的私有制的重建,而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四、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当代意义

按照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逻辑分析当代资本积累的特征仍然是适用的。一方面,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没有过时;但另一方面,当代资本积累确实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指导我们认识和处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问题。

第一,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提出了有关垄断资本主义的许多重要思想,有助于我们研究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垄断资本主义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还没有到来。因此,他们还不可能对这个历史阶段做出全面而完整的理论分析。但是,生产集中在那时已经存在,而且显露出一定的垄断趋势。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预见了资本主义向垄断发展的必然性,同时对垄断的某些特殊表现做了考察。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垄断不过是资本集中的极限状态。关于垄断组织的形式,马克思提到了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今天,金融资本形成及其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突出地位和作用,证实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发展趋势的预言。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股份公司。“由于信用,流通或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因而也加快了……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以前曾经是政府企业的那些企业,变成了社会的企业。”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4页。在马克思看来,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之内的扬弃:“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4-495页。股份公司的出现造成了垄断,恩格斯还补充说明了在股份公司的基础上出现的卡特尔和托拉斯是垄断的新形式。

第二,我们可以按照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总体逻辑总结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的特点。

从资本积累的直接来源来看,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企业积累资本的外部来源相对于内部来源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用于积累和扩大营业的货币资本有三个主要来源:企业的未分配利润、金融机构的长短期贷款、以及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第一项称为内源融资,后两项称为外源融资。在当代,资本积累的这三个来源都在扩大,但相对来说,企业外源融资的作用显著地增大了。这不仅是因为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国家的经济职能的加强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政府对企业的各种补贴和减免税措施也直接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和收入,由此而增加的资本积累实际上是来自政府的资助。

从资本积累的具体方式来看,资本集中相对于资本积聚的作用在日益加强。积聚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则极大地促进了大企业的出现和大资本的形成。资本集中的直接形式是企业之间的并购,从19世纪末开始,全球出现了五次企业兼并浪潮,从一国范围扩大到全球,从横向、纵向到混合并购,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从资本积累的基本领域来看,虚拟资本的积累已大大超过实际资本的积累。实际资本是实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资本,表现为工业、农业、商业、运输业和通信业等实体经济部门中的总资本;虚拟资本指的主要是体现在股票、债券、信用货币和各种金融衍生物上的金融资产,它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和生产性,但却是可以流动的资本资产,能转化为货币或物质财富,是对实际财富具有索取权的“法律证书”。虚拟资本相对于实际资本的畸形的过度积累,已经构成当代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一个突出特征,它大大加强了社会经济的寄生性和不稳定性。

从资本积累的地域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早已超出民族国家范围,把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纳入自己的积累源泉。在二战以前,资本的国际化还主要体现在商品的国际贸易上,资本输出也是以借贷资本为主,直接投资的比重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不等价交换和贷款利息等形式,发达国家的资本已占有了不发达国家的一部分经济剩余。二战之后,跨国公司不断壮大,直接投资的重要性日益增长,这为发达国家在战后黄金时期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廉价的原料供应,而且也以投资利润的形式攫取了发展中国家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剩余。

第三,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有助于我们分析今天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规律和失业问题。

马克思认为,工人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过剩的工人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基础上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或者说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由过剩人口组成的产业后备军绝对地隶属于资本,为资本积累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劳动力。“只要雇佣工人仍然是雇佣工人,他的命运就取决于资本。这就是一再被人称道的工人和资本家利益的共同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5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工资领先于世界。后来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开始下降,这种每况愈下到现在还没有终止,较高的失业率迫使工人接受低工资。马克思认为,决定工资一般变动的,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是过剩人口时而被吸收、时而又被游离的程度。

今天,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新兴职业岗位的出现与传统职业岗位的流失并存,劳动的智能化与劳动的简单化并存,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资本对劳动者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的排斥力并存。资本积累一方面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劳动者来扩大劳动力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劳动越多,为别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是提高,他们连充当资本增殖手段的职能也就越是没有保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