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达成目标

案例中的赵凯不可谓不努力,他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最后的焦头烂额,“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凯本身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他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陷入了一个典型的管理陷阱——虚假认同偏差。

虚假认同偏差是指我们以为他人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并且觉得他人和我们一样希望这个目标能够最终达成。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倾向,正是这种心理倾向,让赵凯自动忽略了能够达成目标的关键的问题:大家是否清晰地知道这个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和大家是什么关系?当赵凯带着创业的激情投入其中的时候,虚假认同偏差会让他下意识地认为他人和自己一样,也在时刻关心着这个目标。可在现实中,往往是每个人对这个目标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诉求:有些人关注工作量是否提升;有些人关注方向是否能再明确一点。赵凯关注的或许和其他人关注的都不同。而不同的关注点就像不同的绳子,会把结果拉向不同的方向。

我曾经很多次在企业中做过这样的实验。在采访一位团队或业务负责人时问他:你认为你的团队成员是否清晰地知道目标?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复。或许大家都知道目标,可当我让每个人写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的最重要的3件事时,大家的答案却不尽相同。这种结果通常让相应的负责人很吃惊,因为他原本以为每个人都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却没想到每个人对于实现目标的路径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在一个团队中,也许每个人都在向着目标努力,但是,如果大家对目标的理解不同,每个人的努力反而会将团队拉向完全不同的方向。理解产生的偏差越大,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就越大。而负责人需要做的就是将每个人的理解统一在一个层面上,并且让这个目标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给所要达成目标的相关人(不仅包括团队成员,而且包括客户、上级等)都注入信念是达成目标的最重要的前提。当你真正想去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时,有多少人愿意帮助你是你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仔细想一想,你身边的那些成功人士或者某些圈子的核心人物,其实都是某些信念的集中体。他们带领团队将某种信念集中在一起,才成就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如现在很多崛起的独角兽公司,公司负责人有更多的掌握资源的利益相关方,通过投资并注入实现目标的信念,在“众星捧月”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