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人将信念注入

让他人将信念注入是指让相关方认可你要达成的目标,并且愿意投入其中。就像我们在童年时,如果让家长知道你的目标是认真学习并考得好成绩,那么你一定能让他们将信念注入,从而换取很多资源,包括独立的空间、时间和学习辅助用品等。

让他人将信念注入,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学会翻译你的事情

很多时候,他人不关心你做的事情,只是因为听不懂。就像赵凯的下属在建材城的经历一样,他那么努力地和老板沟通,可始终没有将自己要做的事情翻译成“和你有关的事情”,站在自己的角度传达信息,忽略了基础的问题:他人听得懂的语言是什么?这就导致他人的不关心和不愿意。试想,客户如果听不懂你说的产品功用,他会购买你的产品吗?面试的人听不懂你的愿景,他会加入你的团队吗?下属听不懂你的目标,他会全情投入吗?⋯⋯因为别人听不懂,你已经损失了很多。

我的职业是为企业提供领导力相关的咨询培训服务,但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职业究竟是做什么的。但当我告诉别人,我就是给企业“看病”的“医生”时,大多数人就能大概了解我的工作性质了。

很多时候,他人往往并不关心你的技术、专业、标准等,只是希望你用最短时间让他明白事情的价值,而这往往是很多人的短板。

这种能快速将事情说明白的能力,我一般称之为“说人话”的能力。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提升我们“说人话”的能力呢?

答案就是学会比喻。将你要做的事情与另一个他人已经熟悉的事情联系起来,使其能快速建立对你要做的事情的理解。人们从小开始就是通过比喻来认识世界的,如“眼睛像星星”。比喻是降低你所做事情的认知门槛的有效手段,例如,“风口上的猪”是通过比喻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个复杂的概念表达得生动形象,并且深入人心。真正的高手也会用比喻的方法将他们的产品营销给他人。

我为很多公益行业中的管理者提供过领导力培训,其中有一个公益组织是负责乡村留守妇女的相关工作的。当我询问他们具体做什么的时候,他们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了20分钟,涉及培训、帮扶等,听得我一头雾水。而他们最大的困惑也一直是他人对他们做的事情不理解。于是我与该公益组织试图寻找一句话,能让他人理解他们是做什么的,最后提出了“乡村留守妇女希望工程”这个概念,一下子就让他人对他们做的事情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第二点,创造事情的意义感

意义感是动力的源泉。同样是完成一件事情,如果你改变自己心智中完成这件事的意义感,就会取得完全不同的结果。例如,很多男性有过为了一个女性而努力工作的经历。你看,本来工作是一件“苦差事”,可因为它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感,让人瞬间产生了一种动力,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管理者经常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大家都清晰地知道目标,并且会努力实现目标。这种想法忽略了一个前提:没有人真正关心你的事情,除非这件事和他们相关。告诉你的团队,今年的目标是1000万元的销售额,远不及告诉他们今年的目标实现后可以打造3个“年薪百万的销售”。

在赵凯的案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其实并没有将目标这颗“种子”种在大家的心中,导致大家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大家不知道究竟该往什么方向努力,也不知道这个目标究竟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即缺失了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感。过去,领导一声令下,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那时我们的选择太少;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机会爆炸式地呈现,每个人都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做一件事情对自己是否有意义”变成员工选择工作和团队的重要标准,而作为经理人,你需要做的是将冷冰冰的目标转化为具有意义感的、和他人相关的目标。

如何让你的目标和每个团队成员相关呢?这里分享一个流程,可以帮助你的团队成员快速找到意义感。

第一步:将你的团队聚在一起,每个人在便利贴上写下:“1 年后,如果我们团队的目标实现了,我希望在我身上看到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可以是物质回报、自我成长等。每张便利贴上只写1个,如果一个人有3个希望看到的改变,就需要写在3张便利贴上。

第二步:将便利贴贴到墙上,分类汇总。

第三步:将每一类总结成一段可量化和可执行的话语。例如,如果其中一类是“赚更多的钱”,那么可以将这一类总结为“通过达成业绩,让80%以上的员工在新的一年收入提升30%以上”。将这些话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并告诉团队成员,这就是我们今年的目标。

第四步:请大家继续讨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都应该做哪些事情?

也许有人会担心:“如果实现的都是大家想要实现的目标,那团队的总目标还能实现吗?会不会受到影响?”

以我的经验,这一点完全不需要担心。通过以上四个步骤,你会发现大家给你的回馈远比你想的要多。我曾经为一家知名快消品公司的销售团队引导梳理一些问题,原本这个团队的业绩目标是3000万元营业收入,而当大家列出他们想要实现的改变并分类汇总重新研讨后,业绩目标则变成了5000万元,而且这是大家自发修正的目标,没有任何领导权力干涉,那一年他们顺利实现了这个目标。其实你的团队的潜力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我们过去总在强调执行、服从、指标,却忽略了将我们的目标和团队成员的意义感建立联系,让每个成员将信念注入,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三点,创造参与感

让他人将信念注入的第三个方法是创造参与感。几乎每个人都会维护自己参与确定的结论。很多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被抵触或不理解,是因为在一开始,相关人员并没有都参与其中。就像案例中赵凯的团队,如果了解目标和任务对于团队成员来说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就一定会出现不理解甚至是抵触的人。

没有参与感就没有承诺。人们会更喜欢做自己参与过的事情。小米会让“发烧友粉丝”参与产品设计、弹幕让你参与讨论影视剧的情节、抢红包让你参与社交互动、朋友圈让你参与他人的生活,这个时代都在创造越来越多的参与感,而你还在搞“一言堂”吗?

在第1章我们也提及,在明确“关键点”问题后,让团队成员参与进来,创造参与感。如果结论是大家共同商讨出来的而不是一个人决定的,那么这个结论就会被大多数人接受。

你们现在的例会是如何开展的呢?不如每次抛出一个“关键点”问题,让每个人都参与设计解决方案,这比让每个人简单地汇报工作要有效得多。

以上就是让他人将信念注入的方法。信念是目标达成的最好燃料,你只需要点燃这些信念,它自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目标达成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