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游四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试落败

脚步轻轻,少年踏上了远行之路。少许行装,几本书籍,路在脚下,梦在前方,要问终点在何处,少年不回答,只是眺望远方。

漫游吴越,杜甫走得不慌不忙,不会刻意地制订计划,每到一处,也许只停留片刻,也许逗留几日,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煮酒赏花,吟诗作画,停留的时间就更长一些。就这样,一走就是四年。

四次春秋轮回,在不同的地方,领略不同的风景。这是一场慢悠悠的约会,杜甫与未来的自己相约,在下一个地方相见。

杜甫在这四年中走过许多地方,游名胜古迹,赏自然风光,日日与吴越美景相伴,感受着不同城市的人文气息。大好河山尽在眼底,他的心中仿佛装下了整个天地。

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还在吴越之行的途中,收到了一封故乡寄来的家书,内容是告知皇帝将要来到东都洛阳举行一场科举考试,家人催促杜甫去应试。

根据记载,这是杜甫唯一一次江南之行,至此之后,再也没有机会踏上那片土地,梦中的江南始终景色优美,可惜每每梦醒之后,只能面对真实的人生。

历史上的这一年,长安城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水灾,损失惨重,城外农田几乎颗粒无收,唐玄宗带着大小官员来到洛阳,在洛阳“办公”治国,所以科举考试也改在洛阳举行。

从小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杜甫,深知自己未来一定要走科考之路,为了参加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他从江南回到故乡,后又到洛阳,结束了这次漫游吴越之旅。

在唐朝,皇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凡是唐朝子民,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家子弟,都可以参与报名。所以,学子们都期待着能科考高中,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报效国家。

杜甫家世代为官,其父杜闲自然希望杜甫和其他几个孩子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所以在得知科考消息后,马上通知在外游历的儿子,要他一定赶回来参加乡贡的考试。

唐代科举考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朝廷官方设置的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州县学馆的学生,他们被统一送到尚书省受试,这些人被统称为生徒。另外一种是不经过学馆,先由州县考试初选,及第之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这些人被称为乡贡。

杜甫便是通过了家乡的乡贡考试,作为贡士送到洛阳参加科举大考的。

此次主持考试的是考功员外郎孙逖。最后登进士第的人有贾至、李颀、萧颖士、赵骅等,杜甫意外落第。

但凡选拔之事,必是残酷的,在数量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最后通过审核的可用之才寥寥无几,可谓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竞争激烈。据史料记载,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参考人数超过三千,最后通过考试的只有二十七人,百里挑一,凤毛麟角。

杜甫天资不凡,从小耳濡目染祖辈光辉事迹,一直立志考取功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杜甫所作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的诗句,他希望辅佐君王,让君王可以超过尧帝舜帝,让民风淳朴、百姓安居。这两句诗表达了他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惜杜甫一生仕途失意,只留下诸多遗憾。

杜甫在《壮游》中这样讲述这次科举考试:“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返航的船帆擦着天姥峰,带着他踏上了回河南巩县的路程。流水带走了两岸的美景,夕阳落下,晚风萧萧,像是离别的歌声,在耳边低声吟唱。

不难理解,此次科考恰逢杜甫游山玩水归来,他的心却依然流连在江南醉人的风光中,充满了痴迷与不舍,有人说他玩心尚在,无心应试,甚至想早些结束,那样就可以再次投身在广阔的天地之间,畅游江山无限。

二十四岁的杜甫自信文采了得,满怀期望可以考得功名,但是他的诗文却不被主考官欣赏,不对官员的“口味”,所以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杜甫以失败告终。

后世对杜甫首次科考落败原因有很多种揣测,具体原因可以从相关资料中分析一二。主考官孙逖是唐朝著名的史学家,自幼能文,才思敏捷。当年主考科举考试,为朝廷选中人才数名。据《旧唐书·文苑列传》记载:“(逖开元)二十一年,入为考公员外廊、集贤修撰。逖选贡士二年,多得俊才。初年则杜鸿渐至宰辅,颜真卿为尚书。后年拔李华、萧颖士、赵骅登上第。逖谓人曰:‘此三人便可堪纶诰。’二十四年,拜逖中书舍人。”

可见,主考官员孙逖是一名合格的史官,经他手选拔的人才在为官期间皆有建树,并非徇私舞弊而录取一些平庸之辈。唐人萧颖士也曾在《赠韦司业书》中说:“曩时,与孙考功无里闬交游之知,亲朋推荐之分;势悬望阻,声尘不接。蹑无情之路,回必断之明,怀恩下隔于至公,而见遇尽关于薄技。则是仆词策之知己,非心期之知己。”再证孙逖的人品。

也许正如传闻所言,杜甫当时并无心公考,只想纵情山水之间,继续游历之路。亦或许杜甫的文章在那个阶段有些“青涩”,担不起国之重任,所以遗憾败北。历史上,杜甫参加科考之前的作品都没有保留下来,无从得知当时杜甫文笔究竟如何,但从之后“齐赵游历”途中的作品来看,杜甫当时很有可能笔锋稚嫩,所作文章不能打动孙逖,没有通过审核。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考试之前,杜甫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必然高中,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受的打击自然很大,但是杜甫很快从失落中走了出来,短暂休整之后,继续了他的漫游之旅——齐赵之游。

如果杜甫在第一次科考就高中,也许他一生的轨迹都会改变,人的一生都在与命运抗衡,一次成败便可改变余生。年轻的杜甫并没有过于沉浸在失落的情绪中,科考功名机会还有,可时光逝去便不再回来,杜甫还是决定把时间放在美好的事物上。

人生如海上行舟,随着潮涨潮落起伏,在时代的洪流里,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杜甫在盛世之下,没有走上仕途之路,也许也是命中注定。人生没有如果,每一条生命线都有它独一无二的轨迹,杜甫走在属于他的路上,步伐坚定,不慌不忙。

放荡齐赵间

杜家少年,风华正茂。与山水重逢,犹如飞鸟重归天空,鱼儿回归河流,他在游历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超然、自信,富有力量。

吴越、齐赵之旅,前后历经十年时间,这十年也是杜甫最为洒脱的阶段,少年时虽然衣食无忧,却只能在庭院书房中度过,如今见识了千山万水,杜甫才真实感受到人世间的广阔,对以前读过的诗文也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杜甫在《壮游》中这样描述齐赵之行:春天时,站在邯郸的丛台上放声高歌,冬天时,又在青丘、皂枥林、云雪冈打猎游玩,他在齐赵的大地上肆意欢笑着,驭马驰骋,弯弓射雕,正是年少轻狂的模样。

游至齐地,杜甫结识了好友苏源明,一个文采了得的诗人。杜甫与他一见如故,时常相约一起骑马打猎。

杜甫在很多诗里都提及自己骑马技艺高超,“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一次,杜甫与苏源明相约狩猎,杜甫手举弯弓,将天上一只大鸟射下,苏源明大喜,称自己是那晋朝的将军山简,杜甫则是他不离左右的大将葛强。

闻一多先生研读《壮游》,曾有过这样的遐想:“过路的人往往看见一行人马,带着弓箭旗枪,驾着雕鹰,牵着猎狗,往郊野奔去。内中头戴一顶银盔,脑后斗大一颗红缨,全身铠甲,跨在马上的,便是监门胄曹苏预(后来避讳改名源明)。在他左首并辔而行的,装束略微平常,双手横按着长槊,却也是英风飒爽的一个丈夫,便是诗人杜甫。两个少年后来成了极要好的朋友。”

想象出如此生动的场景,先生一定是十分欣赏杜甫的,才会在几句简单的诗句中,幻化出一个完整的画面。

齐赵之地拥有众多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前人留下许多诗作,歌颂人文历史,歌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一定是杜甫不可错过的景致,在唐代泰山已享誉盛名,文人雅士争相攀登,创作了诸多作品歌颂泰山的雄伟壮丽。

《望岳》是杜甫齐赵之行的经典之作,有人也称这首诗是杜诗之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要问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青青依然历历在目,没有尽头。大自然的造化如此神奇,在这里汇聚了天地灵气,千种美景,山南山北,被分割成明暗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分不出是清晨还是黄昏!层层叠叠的白云,荡涤着人的心灵,翩翩飞鸟,飞入眼前的画卷中。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才能俯瞰群山,那高耸的群山此刻在诗人的眼中变得那样渺小。

泰山的气魄是诗人未曾见识过的,面对如此壮阔的景象,诗人的心情也随着豪迈奔放。这是富有激情的一首诗,如他当时的年纪一般,充满活力。虽然刚刚经历科考失败,但是从中可以感受到杜甫的雄心壮志和永不言输的精神。他纵情于山水间,用脚步丈量生命的长度。

这个时期,父亲杜闲正在兖州做司马,所以,杜甫当时的生活仍算富足,将兖州作为他行程中的一站,除省亲之外,还可以游览当地的人文景观,《登兖州城楼》就是杜甫当时所作。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青年时期的杜甫多以风景抒情为主,诗中记录了他第一次登上兖州城楼的情景。站在这里放眼远眺,看到天边浮着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挺入青州和徐州。峄山上的秦始皇石碑犹如一座高耸的山峰,屹立在那里,鲁恭王修建的灵光殿此时只剩下满眼荒芜的城池。杜甫自叹从小便有怀古伤感的情怀,如今站在城楼上远眺,目之所及皆有所感,独自徘徊,独自感慨。

二十多岁的杜甫,如正午的太阳,身上散发着热,散发着光,周身充满了力量,想去征服最高的山、最远的河,还有最烈的马。齐赵之行,是杜甫诗作流传下来的最早时期,作品数量并不多,除了《望岳》《登兖州城楼》以外,还有《房兵曹胡马》和《画鹰》。杜甫一生尤其喜欢马和鹰,把它们比喻成战斗的生活和崇高的品质。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房兵曹的这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神清骨俊,骨骼棱起,隆起的脊梁犹如刀锋,两耳尖峭,好像斜削的竹筒;跑起来四蹄轻快,犹如卷动的劲风。无论前途多么遥远,未来多么辽阔,只要骑着它就不必害怕,可以将生死托付与它。有这样的骏马,人们可以横行万里,报效国家。

看似写马,实则写人,他赋予“胡马”战士一样的灵魂,寄托自己渴望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千百年过去,文中的房兵曹是何许人已经无从得知,但杜甫将这匹骏马刻在了岁月里,也将他的雄心壮志一并保存了下来。

《画鹰》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开始于唐朝,那时文人骚客喜好品诗论画,在一幅满意的画作完成之后,题上一首题画诗,和画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杜甫的题画诗堪称一绝,《画鹰》更是其中的上乘之作,可称得上是唐代题画诗之最。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几句简短有力的文字,将一幅苍鹰画作展现在眼前。即便是没看过这幅画作的人,也能通过杜甫笔下的描述,感受这幅鹰画的气势。

在素白色的绢布上,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腾空而起,让人不寒而栗,这都是因为画家的这只苍鹰栩栩如生!它身姿矫健,耸起身子似乎下一秒就要攫取狡猾的兔子一般。它的眼睛侧目而立,脚上的绦绳也十分逼真,画挂在门栏上,看上去鹰似乎就要飞出画卷一般。如此凶猛的苍鹰就应该展翅翱翔,击败那些平庸的凡鸟,让它们的血都洒在这平原上。

在诗中,杜甫展现的是裘马轻狂,快意人生。他洒脱、自在、昂扬奋发,充满了青春活力,饱含积极进取之心。

诗中有阳光,照在杜甫生命的缝隙中,在之后的战乱中漂泊流浪的岁月里,杜甫时常怀念年轻时的自己,怀念漫游的岁月,怀念以诗会友的生活,这些经历犹如一盏长明灯,在灰蒙蒙的日子里,透射出些许微光慰藉自己。

借诗言志,以诗传情。齐赵游历期间,杜甫仍旧胸怀天下,渴望功成名就,他并没有因为一次科考失败气馁,而是仍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希望如骏马和雄鹰一样,有朝一日展示自己的实力,效仿祖辈,为国尽忠。

春来暑往,秋去冬藏。杜甫的齐赵之旅走了一年又一年,广袤山河仿佛永远没有尽头,美丽的景色穿插在四季中,让人流连忘返。两次漫游的经历是宝贵的,让杜甫感受到了江南婉约之美,也领略过自然山川湖泊之壮丽,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如果儿时杜甫只是将写诗作为一种娱乐,那漫游吴越、齐赵期间的杜诗已经颇有几分深意,写马不止马,画鹰不是鹰,弦外有音,诗外有意。他的诗如他的人,正在慢慢地成长,犹如儿时庭院中的果树,经历了风雨,终要结出丰硕的果实。

鹣鲽情深,相依相守

吴越、齐赵之行即将结束,杜甫心中十分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他终究是要踏上归途的。整理了行装,杜甫依依不舍地望着远方未曾去过的山峰,转身启程,返回家中。

十年之旅,杜甫收获满满,他感受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了解到诸多人文历史,更重要的是结交了许多知音好友。杜甫是一个乐于结交朋友的人,他的作品中赠予好友的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朋友都因为彼此欣赏走到一起,许多人与杜甫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些人却再也没机会相见。

阔别家乡多年,杜甫再次回到洛阳,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遥想当年,离开家时还是翩翩少年,归来却已是成熟稳重的成年人,目光坚毅,内心充盈。

好友虽是志同道合,却不能长久相伴,归来的杜甫已经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这在当时已经属于“大龄青年”,游历多年,耽搁了娶亲之事,家人开始为他的终身大事奔走。

关于杜甫妻子的历史资料并不是很多,但在杜甫的诗作中多次提及。杜甫妻子杨氏是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比杜甫小十多岁。司农是古代官名,在上古时代是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在汉朝是九卿之一,掌钱谷之事,又称大司农,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这门亲事可谓是门当户对,家人和杜甫本人都极为满意。

婚后,夫妻二人举案齐眉,十分恩爱。他们长相厮守,相伴一生。据统计,杜甫上千首诗中,提及妻子的约有二十首,其中《月夜》被当代人称为一首最浪漫的情诗,堪称经典。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杜甫被困长安时思念妻子所作,因为许久没见面,他只能靠诗文来传情。杜甫猜想妻子此时在鄜州,独自一人对着天上的明月,默默思念自己。远在他乡的儿女们还小,还不懂母亲思念父亲的那份情感。染香的雾气将你的鬓发打湿,明月的清光让你的玉臂生寒。不知何时才能并肩坐在帷帐之中,月光照着你我,把这相思泪痕擦干。

杜甫的浪漫是含蓄的,如诗表达,句句相思不见思、言情不见情,可谓“语意朦胧”。一轮明月,一片月光,便是最浓相思情。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年逾四十,与杨氏已经育有子女,但在如梦般的思念画面中,还是以“玉臂”来形容妻子,可见,在他心中妻子的形象永远是少女时的模样。

在唐代这样一个鼎盛的时代,一夫一妻是很少见的,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文人雅士,大多有妻有妾,还有几个红颜知己,杜甫反而成了其中的异类。他只有一妻,而且没有什么“绯闻”,在那样一种社会氛围中,这份感情十分难得。

有人说杜甫是不解风情的失意人,其实杜甫是浪漫的,只不过他的浪漫不在表面,而在内心,他的情不是奔腾的海,而是涓涓的溪,浸透在字与字之间,流传百世。

相传,杨氏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大家闺秀,嫁给杜甫前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两人成婚时,杜甫家境尚可,但是好景不长,新婚不久,杜甫父亲过世,再加上杜甫之前没有通过科考,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从此家道中落,慢慢走向衰败。两人生活贫苦,漂泊无依,但杨氏始终相伴左右,不离不弃,最终白头到老。得此贤惠的夫人,是杜甫的幸运。

杜甫父亲杜闲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病逝,自汉代以来,便有丁忧守制的传统。即家中父母过世之后,子女需按照礼制持丧三年,在此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奉儒守官”的杜家一直有着丁忧守制的传统,父亲杜闲曾为祖父杜审言丁忧守制,如今父亲去世,杜甫也需要为父亲丁忧守制三年。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丁忧人不能租赁私人房屋居住,所以杜甫在附近挖了几孔土窑,建筑新家,也就是后来其在诗中经常提到的“尸乡土室”。

杜甫之所以选择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下,因为这里是京兆杜氏的祖茔之地,杜家的先辈都埋葬于此,其中有祖上杜预,还有祖父杜审言。两位都是杜甫十分崇拜的长辈,对杜甫一生影响巨大。

新家取名为陆浑山庄,这个名字颇有来头。陆浑是春秋时期居住在今甘肃敦煌附近的少数民族陆浑戎之允姓部落。经过历时变迁,朝代更迭,这个部落迁至河南,名字仍为陆浑。

在唐代许多诗作中,都曾出现过陆浑的影子,像宋之问的《寒食还陆浑别业》《陆浑山庄》《游陆浑南山》,岑参的《巴南道中思陆浑别业》《送陈子归陆浑别业》,王维的《奉送六舅归陆浑》等。

杜甫的诗中也出现过这个名字,在《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和《过宋员外之问旧庄》中都有提及。之所以将新家取名陆浑庄,就是希望如那个迁址不更名的部落一样,即使从杜家搬了出来,但他还是杜家的一分子,不忘祖训,更没忘本。与祖先为邻,杜甫时刻提醒自己,要铭记祖辈教诲,更要以天下为己任,不可苟且一生。他在陆浑庄祭祀祖灵所作《祭远祖当阳君文》中有:“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

这篇祭文是他散文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文中记载了当阳侯杜预一生的主要功绩,思古明今,不敢淡忘。也记载了父亲死后,杜甫在祖茔为他树立的高大的石碑,采集白蒿,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文中“庶刻丰石,树此大道。论次昭穆,载扬显号。予以采蘩,于彼中园。谁其尸之,有齐列孙”便是对这场祭祀活动的主要记载。

父亲和继母相继离世,将杜甫从小带到大的二姑母也病逝,杜家家境越发窘迫,杜甫度过了三年守制时光,人生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杜甫没有为妻子列传,也许他认为妻子和他已经成为一体,他们没有嫌贫爱富,更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在极其艰苦的岁月中相互搀扶,一路同行。

在杜甫的诗中,杨氏被他称为“老妻”“山妻”。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节选)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节选)

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

在更多的诗中,妻子像是杜甫无话不谈的朋友,能够与他同悲同喜,更能与他同心同德。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寒食节的夜晚,亲人并不在身旁,想到远方的亲人,眼泪又如金波流出来。看看那明月,如果将其中的桂花树砍断,也许月光会更加清澈皎洁吧!这多情的月光啊,偏偏在离别时散播光泽,这样地思念妻子,会让妻子为此蹙眉吧!牛郎织女也相思,但是每年七夕之日还能相聚,而我和妻子何时才能相见啊。

虽然时光逝去,杨氏的名字已经无从得知,但她却永远留在了杜甫的诗句中,成为最为动人的一瞥。

杜甫深知妻子的不易,在经历过生活的洗礼后,杜甫越发感激杨氏的陪伴。

“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九日五首·其三》)杜甫与朋友饮酒唱歌,醉在花丛中,妻子却还在河中洗衣,砧石传来捶洗声,每一声都敲响在杜甫的心坎上。

提及妻子的诗,多是后期落魄逃亡时所作,从诗句中可以了解到杜甫一家过得十分艰辛。杨氏一生为杜甫生育八个子女,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有的孩子被生生饿死,“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成为无法抹去的伤痛。全家有过饥肠辘辘、食不果腹的生活,也有过衣衫褴褛、满是补丁的落魄,还有相思不得见甚至不知对方生死的忧愁。

当然,他们也有过短暂的轻松时光,杜甫在得知成功收复洛阳、河北等地后,写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得知可以很快返回洛阳,妻子一扫眉间的愁云,将书本收拾起来,开心至极。只可惜,那次他们并没有成功回到洛阳。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怀着怡然自得的心情,杜甫创作了《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杨氏在纸上画了棋盘,孩子将针敲弯做成鱼钩,家人在草堂各得其乐,杜甫也被这场景感染,心中别无他求,只希望生活如此继续下去就好。

与此同时的《进艇》中有:

南京久客耕南亩,

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

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

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

瓷罂无谢玉为缸。

同样是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小细节,风和日丽的清晨,杜甫身着布衣,深情地带着妻子乘上小船,在浣花溪上游览,清澈的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波光,孩子们在不远处无忧无虑地洗澡嬉戏。

妻子的一颦一笑,都成为杜甫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杜甫诗歌的一部分,它们与岁月共同组成了诗人的生命。

杜甫与妻子的故事隐藏在了岁月里,没有过多地提及,生命是一次一次相遇,然后是一次一次别离,根据记载,杜甫去世后不久,杨氏也病逝在洛阳偃师陆浑庄,生命停止在四十九岁这一年。

携手共度三十年,杜甫与杨氏最终合葬在了一起,陪伴彼此的最爱,经历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坚守着最初相伴一生的承诺。我们无法得知,在最困苦的时候,杨氏有没有后悔嫁给杜甫,也不知道她临终时,回顾一生是否留有遗憾,这一切都是泉下二人的耳畔私语,不足为外人道也。

杜甫墓志铭的最后一段文字中,简短写下杨氏与子女的内容,虽然文字不多,但也伴随杜甫的盛名流传百世。

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馀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古代女子的一生,大多是依靠着丈夫生存,杜甫并没有过大富大贵,还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时代悲剧。长久的夫妻分居两地,她撑起了一片天,独自一人抚育儿女,可以想象到在当时那种情形下,饱腹都是一种奢望,而她没有选择向生活屈服,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坚守着两人的誓言。作为妻子、母亲,她没有辜负杜甫的专情,最终用生命诠释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真正含义。

时光的脚步从不停止,诗歌让千百年前的月光穿越到相思人的心里,我们感谢每一首诗的存在,是它们将爱与思念传承,是它们让情感成为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