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工业设计概论(全彩升级版)
- 陈根编著
- 7字
- 2020-11-21 18:42:37
第3章 设计因素
3.1 艺术
设计作为艺术和技术的集成,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活动伴随人类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一起出现,具有审美属性和精神属性,如西方教堂中的装饰物。19世纪下半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20世纪初,设计在向标准化与合理化发展的同时,欧洲艺术运动也在蓬勃兴起。同时,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等都在工业文明下努力探索美的形式与功能。在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普遍要求产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个性,设计与艺术在很多方面已走到了一起。从理论意义上讲,设计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其概念的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真正的美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现代设计师和纯艺术家们一致的追求。现代设计要考虑产品或作品的艺术性,用恰当的审美形式和较高的艺术品位给受众以美的享受。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另外,现代设计的服务对象不是设计师自己或少数人,而是社会大众。在坚持设计的高雅艺术原则时,现代设计师首先要考虑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审美爱好,而是客观存在的普遍性的美学原则和艺术标准,即某一社会、民族的共同美感。
3.1.1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3.1.1.1 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从历史角度来看,人类早期的设计活动与艺术融为一体。工具的使用促成人脑意识的形成,也在客观上孕育着形式美的种子。早期人类创造石器和陶器时,其审美能力隐藏在物品的使用功能中,处于自发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所制器具中一些偶然得到的肌理和形态有了模糊的审美意识,导致了原始美感的形成。随着劳动对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影响及造物的深入,人类形成了自身的心理结构、审美感官以及审美能力,人类造物活动开始具有审美特质。原始造物是设计与艺术的共同土壤。自从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开始,艺术审美性便随着第一件工具的创造体现出来,砍砸器、陶器、骨针、兽皮衣物、玉器等大多数人工制品既是工具又是艺术品。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内涵由单一性向丰富性发展,社会出现细致分工,音乐、戏剧、舞蹈、绘画、雕塑、文学不再是实用的附属,而转化为一种纯粹的精神性艺术形式。在工业革命之前,设计、生产、销售都是工匠的个人行为,工匠会尽量使自己的作品在好用的基础上更加美观。而机器时代的产品不再精雕细琢,一些社会理论学家、艺术家和设计师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最先提出了产品与美结合的思想,开启了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时代。之后,经由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的努力,艺术美的特征开始走向实用,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
设计的发展受到艺术多方面的影响。
(1)艺术家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就是设计的一支重要力量,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瓦萨里等,他们不仅自己从事设计,并且训练了专门的设计师,大大加快了设计师走向职业化的进程。
(2)艺术运动的影响
各个时代设计与艺术的审美趣味是一致的,它们的发展并行不悖。构成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波普艺术等几乎每次艺术运动都与相应的设计运动相伴而行。
(3)审美观念的影响
艺术是设计的直接美学资源,艺术的审美观念指导着设计审美创意的产生、视觉元素的安排、视觉形式的选择等,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表现效果。没有对艺术的深刻认识,纯公式化的设计就不会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一件现代设计产品至少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理的、科学的;另一部分是感性的,是艺术范畴的。从机械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设计产品的数理科学性日益凸显,但是设计产品若想被人们接受还得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如果说设计的内核是理性的、抽象的,那么人机界面就是感性的、具体的。艺术对设计的影响,表现在艺术为设计提供了表达设计意图的手段,使设计构想从观念形态转变为可视形态。在现代产品中,能不能用,主要取决于工程技术;而用得舒不舒心,就体现艺术的这一方面,涉及产品的外观造型、形体布局、面饰效果、操纵安排、色彩调配等。
3.1.1.2 设计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设计与艺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影响,甚至缠绕到一起,难以区分。但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而艺术是一种审美行为。设计的目的是实用,而艺术的目的在于审美。
作为经济行为,设计要考虑技术、成本、市场需求,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师必须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不能“闭门造车”;作为审美行为,艺术不受经济的制约,艺术家与社会接触只是为了获得审美经验与创作灵感。虽然也有艺术品市场,但艺术可以不考虑社会需求,甚至远离生活,创作极为自由。设计作品具有广泛的认同性,其好坏优劣由市场来决定;艺术作品具有非广泛认同性,其价值不以经济标准及公众喜好来衡量、区分,甚至往往出现优秀的艺术作品长时间不被公众认可的现象。
另外,设计是沟通、是传达,而艺术是表现、是创作。艺术是感性的,它不追求直接的实用性,不为大众而存在,不求得大众的理解。而设计更趋理性,有目的性,是为大众而存在,表达大众的感情,不仅要美观,还要有实用性。
3.1.1.3 设计与艺术的相辅相成
无论是作为精神存在的艺术,还是面向人们生活的设计,都是人创造的,也是为了人而创造的,且都关注人类的生活世界和生命存在。如果我们从关注人类生命存在的这一点上看,它们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目标都是为更美好的人类生活世界而进行创造。
设计的艺术化,就是站在一种艺术的价值高度去对待生活,在设计人类活动所需物质的角度,在功用性的基础上,用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内涵。通过艺术手法把人类的生活世界转化为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多元和谐的艺术世界和人性世界。
设计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设计所体现的精神便是尽可能完美地把艺术和设计结合起来,充分关注人类多样的物质性需要,在物质性的世界中体现艺术的精神情感,也在艺术化的探索和追求中创造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这两者都是人类生活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最基本的领域。
3.1.2 艺术家和设计师
艺术家和设计师这两种职业有着各自历史演变的轨迹。设计与艺术在人类早期的活动中一直是融为一体的。现代主义之前,艺术几乎等同于技艺,科学家、艺术家和制造者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工艺匠人既是工匠又是技术专家和艺术家,从设计到装饰、加工、制作都由一个人完成。
文艺复兴之后,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工艺和艺术在观念上开始有所区分。纯艺术和手工艺逐渐分离,艺术家作为学者从工匠中独立出来,获得受人尊敬的地位。同时,艺术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越来越脱离社会生活、背离人民大众,从事所谓“纯艺术”的艺术家开始孤芳自赏,高傲自大;而从艺术分类中独立出来的另一类——实用艺术的“匠师”则更多地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提倡艺术和生活相结合。
虽然社会分工导致艺术家和设计师分属不同的职业,但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和职业的自由选择性,艺术家从事设计,设计师从事艺术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艺术家对设计的贡献,设计师对艺术的借鉴,艺术家和设计师有所交叉、有所影响,二者有分有合,处于一个复杂的、共同影响的状况。
艺术家从事设计,赋予了设计活动以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特征。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到德国工业同盟和包豪斯,其领袖人物既是艺术家又是带有艺术理想的建筑师。可以说,当这些“艺术家”介入现代生产并开始被社会接受时起,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职业也就应运而生了。另外,设计师也从艺术和艺术家那里得到了借鉴和收益。设计师采用艺术家们的艺术成果,并将之运用于设计目的,现代主义的各种艺术运动和潮流也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制作的话语和灵感。
3.1.3 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1)借用
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使广告设计直接借用艺术的力量吸引、娱乐观众,达到感动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环境设计中借用艺术作品营造特定的文化艺术空间,宣扬特定的精神主题,形成感人的人文氛围。
(2)解构
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识、单形、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储备,有待设计重构。这是建筑、室内、家具、标志、包装、广告等设计的普遍做法。
(3)装饰
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最常用的方法。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
(4)参照
设计属于创造。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无论是借用、解构、装饰,都不能简单地模仿,而要表现出适度的创新,参照不失为一个简便又有效的方法。参照的对象是前人和当代的艺术成果或设计成果。参照的核心是形式借鉴,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参照的关键是根据设计课题,寻求成功的范例,反复参详考察,找出规律和可变的环节,在基本规律或基本形式不变的前提下,使设计呈现新的艺术面貌。
(5)创造
在设计遇到开创性课题时,选用的材料、设备、技术、构造、外形等,都有可能是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设计要实现的艺术和符号功能,也可能没有先例可寻。这时,设计只可能依靠创造方法,在解决物质、技术、经济等功能的同时,予设计对象以合适的艺术形式。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
下面,我们以广告设计为例,来形象地了解设计中的这些艺术表现手法。
为了使广告画面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我们可以透过对文字、图形的艺术化加工来实现。广告在传递主题资讯的同时,需注意的是配合广告主题,恰当地使用这些艺术手法。基本的图形文字摆放在画面中难免有些乏味,如果你的广告充满智慧与想象,那可就不同了。丰富多彩的广告世界里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针对广告的是题材,挑选最适合它的艺术手法,其次将这种手法灵活地运用到画面的各要素中,最后处理好各层次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当然,艺术的表现效果既是抽象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们需要透过许多思考和实践才能做出既符合主题又能传递艺术效果的广告。
下面列举了广告设计中的六种艺术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是艺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差异或有着矛盾对立的事物放置在一起,然后进行对照比较,令读者能够通过良性对比,直观地明确事物的好与坏,从而作出选择。
在设计中,可以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如一正一反、一明一暗等,利用这两者之间鲜明的差异感来突出其中一物的优越性。对比的事物虽然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在根本上还是需要有本质联系的。
色彩的对比是最为鲜明、效果最为突出的对比方式。为了提升画面的注目度,许多广告都会大胆选用存在明显对比的色彩进行配色,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并对读者的视觉神经产生刺激,从而产生更为深刻的记忆。
案例1
“Mad Men in 2013”广告(图3.1)
图3.1 “Mad Men in 2013”广告
① 版面采用左右均衡对称构图,将两个不同年代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办公物件等比例水平排列在一起,两者的对比不言而喻。
② 左右两侧的底色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强化了主题的表达深度。
③ 处于对称位置关系的文字字体不同,有效地实现了版面划分,有助于观者对广告主题的理解。
(2)幽默手法
幽默是一种特定的情结表现,它与趣味一样带给人欢乐,但比趣味来得更深刻。幽默能使生活充满情趣,广告中呈现的幽默能使人的心情舒畅,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极大地增强了广告给观众的好感。
案例2
Labello唇膏广告(图3.2)
图3.2 Labello唇膏广告
① Labello唇膏,能让动物的嘴唇都变得性感,这种拟人化的表现手法非常具有幽默感和喜感,带给观众轻松的阅读氛围。
② 满版布置的动物面部写真图片,色彩独特的嘴部特写给人真实的视觉感受,让人有想去尝试唇膏的冲动。
③ 将广告宣传的主体物图片和宣传标题文字放置在版面的右下角,给人简洁、舒服的画面感。
(3)渲染手法
渲染是指物象间的衬托。简单来说,渲染广告的目的就是使其增加真实性,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当观者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中时,广告的主题已经得到了最佳的宣传。
案例3
Jeep广告(图3.3)
图3.3 Jeep广告
① 广告采用渲染的手法,大漠是无尽海洋,沙子就是惊涛骇浪。渲染使得广告的真实性十足,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爱越野的人看在眼里,一定激动在心里。
② 满版布置场景图片给人视觉上的强大冲击力,强化了观者对广告主题的记忆和理解。
(4)对称手法
对称是广告设计中常见的构图形式,指将同样的物体或相似的物体以左右、上下或倾斜的交换方式进行着有规律的重复现象。作为形态学的基本原则,对称产出整齐、规范、平衡的美,要素对称的广告往往能在视觉上构成牢固的平衡,给人单纯、值得信赖的印象。
垂直对称是指以画面水平中轴线为轴心,将画面中的视觉元素按此线进行上下的对称摆放,引导视线形成从上至下的浏览走向,画面干净、利落,具有简洁的力道感。
水平对称与垂直对称相反,是以画面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心,将画面划分为左、右两部分,并分别将视觉元素放置在左、右页面中,使画面产生对称的平衡美。相比垂直对称,水平对称在视觉上更具延展性和直观性,能够给人留下简单、直观的印象。
(5)意境手法
设计者通过省去广告中多余的视觉元素,使画面中形成流动的视觉空间,因空旷而产生令人遐想的意境,并使观者的视觉精神得以放松,从而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信息上。
案例4
里斯本机场宣传广告(图3.4)
① 版面采用色彩渐变的“线”元素组成鸟类的形象,给人精致、优雅、栩栩如生的感觉,让人立即对里斯本机场产生好感和无限的憧憬。
② 版面中说明性文字也给人线的形态感,与广告主体图形形成形式上的统一。
③ 除了图形及文字,版面中周围的环境是一片空白,这样容易使观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广告的主体物上。大面积的空间色调为冷色系的深蓝色,使人的神经得以放松,而主题也显得更为突出。
图3.4 里斯本机场宣传广告
通过意境手法,不仅能起到集中主题信息的作用,还能打破传统的构图体系制度,达到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意境也是一种简化的过程,它能帮助观者归纳出画面中涵盖信息最深的视觉元素,使其以最迅速的方式找到广告的中心内容。
(6)虚实手法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虚实就是虚化与真实的对比。其中虚表现为轮廓不够清晰,给人朦胧之感的物象;而实表现为轮廓坚实、深刻,给人真实感受的物象。在广告设计中,将虚与实的刻画手法同时运用于画面之中,通过对比,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画面层次更加分明,广告主体更加突出。
案例5
体育运动广告(图3.5)
图3.5 体育运动广告
① 体育运动需要激情,需要像动物一般的凶悍,尤其在体能竞技项目方面。这系列由NBA球星为主角的广告设计,很好地将虚幻、空灵、凶猛的动物与球星的善于进攻、动作灵活、飞速弹跳的个人特质做了融合,极具视觉效果冲击力。
② 黑白灰的版面色调,将主体图形元素的形象凸显出来,强化了主题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