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联网+”是时代的选择

欧盟发表的《欧洲数字竞争力报告》称:自1995年以来,欧盟几乎一半的经济增长都归功于信息和通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对整个欧洲经济的渗透——宽带应用、服务以及无线设备的普及(包括智能终端和移动应用程序),信息技术对于欧洲的社会结构、社会发展动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信息:全球近十年来,对于所有的经济领域来说,发展关键是信息技术化,未来更是创新信息智能互联化。

信息互联在各国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已经非常突出,从农业到制造业、服务业,再到政府部门,信息互联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深入”的因素。

这些技术的联动,最终实现的是世上各种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在时空上的利用最大化、安全保障化、成本最低化。

《纽约时报》引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斯·加诺特的话说,中国提供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相信中国接下来将会进入一个“高质量增长期”,其中工人工资以及劳动所得在GDP的比重将会增加,过去30年发生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将会得到扭转。

据世界银行等多家机构的报告预计,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顺利转型,中国经济将在未来20年内超过美国。

报告还指出: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将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重新均衡的挑战。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能顺利转型?主要靠什么力量来实现?

结合当今全球经济的运行环境和整体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是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互联网+”经济,即信息互联经济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互联网+”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和影响力。

通过阅读一些官方发表的资料,我们可大致了解到中国“互联网+”经济所处的基本背景情况:

资料1:全球制造业增长放缓,全球工业复苏仍然参差不齐,并可能正在失去动力(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料2:我国工业增长平稳回落(来源:中经网)。

资料3:发改委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IT市场复苏强劲(来源:新华网)。

资料4:2014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1%(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3月份发布的统计快报显示:我国通信业务6个月来平稳发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12.9亿户,普及率达每百人94.6部。

资料5: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说:“从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来看,当前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就是结构调整问题。在以前的经济增长中,确实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这种经济方式我们已经意识到,对我们国家来讲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对外部的市场和资源的消耗比较大。我们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上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二是由工业带动向一产、二产、三产协调拉动转变;三是由过度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管理、创新方面转变。”(来源:中国网讯)。

通过以上这些简单的资料,我们就可以看出:

第一,全球经济低迷震荡,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基础——信息经济却持续增长。

第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谐经济框架再次被提到了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

第三,中国经济运行数据提示: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上要实现三个目标,它的实现途径均将涉及“互联网+”经济领域:

第一,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协同就是需要同步提高,无疑高科技的应用是这三驾马车最佳的引擎。

第二,由工业带动,向一产、二产、三产协调拉动转变。一产、二产、三产的创新化应用和信息经济比重提升,直接影响着整个“互联网+”经济体的单位成本构成。

第三,由过度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管理、创新方面转变。“互联网+”经济的基础是科技和创新,“互联网+”经济占整个经济体的份额比,也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整个经济体资源消耗的依赖度的下降程度。

正是这些“互联网+”经济的技术、管理、创新等要素的变化结果,最终将体现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程度。

“互联网+”经济不仅会表现在在我国三产里面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将直接渗透到我国的一产和二产之中,影响到一产和二产。于是,“互联网+”经济也就将顺理成章地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实现转变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

身处全球经济依存度相对高度发达的大环境中,我们不能不注意国际形势的走向。如今,发达国家中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从业人员从事以信息为主的工作,且预测在未来10年人类的全部工作中将有4/5与信息经济有关。

再者,以电脑、网络、机器人为标志特征的信息时代,正以热核裂变的惊人速度,迎面向我们袭来。信息已从科学家的实验室走进了办公室,走进了普通家庭。信息已经将全世界的电脑都联系起来了,各种多媒体视听设备丰富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改变着全球人类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生产习惯、科研习惯和商业习惯,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

网络、计算、数据、知识……各种信息像空气一样充满了所有的空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以各种语言、各种媒介、各种编码形式,搭载在不同频率、不同载体和不同功率的电磁波上,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或光波,通过空气或光缆,以光的速度进行传播。所以说,空气中都充满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信息内容。

不同内容的信息,能产生不同的价值和价格,不同内容的信息,会有不同的市场需求,能服务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

信息采集的成本、采集的方式、检索的方法、检索的效率、扩散的速度、存储的成本、交换的成本,已与人们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

不难发现,“互联网+”的提出与行动的明确正是时机。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创新等各种信息的“互联网+”,定然会改变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引领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互联网+”的商品生产自动化、商品交换自动化、商品消费自动化、消费智能化、生活智能化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互联网+”做一次新的全面审视和深入研究,找出其智能文明的核心点,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体验到“互联网+”新形态的魅力:可数倍于以往地提高人类工作、学习、生产、科研、商务活动的效率,促进商业模式的改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产生天价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