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田园

 

本章我们讲诗的最后一个场景——田园。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田园风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风景。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都是和同学们甩着书包走过去的,路边成片成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河塘里蹦来跳去的青蛙,树丛里各种各样的昆虫,谁手里没有个瓶瓶罐罐?谁不顺手弄点花鸟虫鱼回去?当然,个把胆子大的同学因为玩得太高兴,上课迟到挨批的事情也没少发生。可是,我一直认为,那才是真正的上学路,比起现在的汽车马路带劲多了。很无奈,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正在褪去农业文明的印记,田园终究是越来越少了。下面还是让我们跟着诗人到诗歌里去追寻一下田园风光吧。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是以农为本,你看,连我们的历法都是蕴含农作物的种植规律,比如我们独有的二十四节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张图让你读懂何时干农活”。诗人写文章固然讲究“诗言志、文载道”,但诗人写田园风光倒可以看成一个例外。他们除了谈论大事外,也会像常人一样想走出去随处看看,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今天走出去闲逛的诗人叫范成大,是一位南宋诗人,特别擅长写田园风光,曾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写了一组诗。注意啊,是一组,不是一首,每组是十二首,一共就是四十八首,看来,范成大没事还真喜欢在田边晃悠。接下来,我们就选看其中的一首: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南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田园里的风景人情很多,这首主要是写农家儿女一起劳动的和谐画面。田园诗的文风和它们所描绘的场景一样,清新、自然、淳朴,没有太多的修饰,诗句往往少用修辞,而多用平铺直叙,有时候就像是一个老农在为你讲解田园农家发生的那些事。

这首诗里,老农首先讲述了人们在夏日里的主要劳动内容。“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人们白天去田地里除草,晚上就在家里织麻线。其中“昼”“夜”相对,“田”“麻”相对,一句话就讲明白人们要忙点什么农活。第二句告诉我们干活的人“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可以理解为年轻的男女,他们正是干农活的主人。男种田、女纺织,这是传统的农村劳力分配方式,所谓“男耕女织”嘛。好了,男人、女人说完了,就再看看孩子们。那时候的小孩能干点什么呢?我们有句话叫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大人干什么,孩子就去模仿。他们拿不动锄头,更不会织麻,只好去学着种东西了。第三四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童孙”就是小孩子,“未解”就是“不知道”,“供耕织”就是“种地织布”。小朋友不会干真正的农活,他们干什么呢?只能在桑树荫里,学着种瓜。

很多小朋友最初对“种植物”的理解,就是把一样东西埋进土里,干等着它长出来。估计诗里的那两个小娃也一样,把瓜籽一埋,以为大功告成了。不是有个挺有意思的汽车广告吗?一个小朋友把一辆玩具车埋地里,还以为能长出真车来呢。有这好事,很多人早把钱埋地里了。一首小诗,顺着农村各类人群的活动娓娓道来,多么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农家的繁忙、儿童的可爱都在画面里了。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知识点。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提到的两个农活:一个是种地,一个是纺织。为了表现这两个活动,第一句里用了动词“耘”和“绩”,第二句用了动词“耕”和“织”。之所以换两个字,是因为诗句里的字一般是不重复的,重复起来就不好听了。其实,我们从现代的语法看“耕耘”“绩纺”都是可以组成一个词语的。这不,耕耘都是“耒”字旁,那可是一种农具啊,耕是犁地,耘是除草,用到诗里,可泛指种地的意思。“绩纺”这词现在用得不多了,现在更常听见的是“纺织”,它的本意是“将丝麻等原料做成纱或线”。这不,“绩纺”两字都是“纟”字旁。我们现在很多词组其实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在诗歌里则经常被拆着用,你如果留心观察一下,肯定还会发现很多类似的情况。

 

知识链接

下面两首田园诗描写了哪些风光,你了解过吗?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乡村四月

南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