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各国减贫概要(第1辑)
- 左常升主编
- 2042字
- 2020-12-10 17:56:45
一 导言
缅甸已经与欧洲国家并存了数千年之久。历代缅甸君主在未曾遇到任何干预的情况下一统缅甸,建立王国,保持了包括边境地区在内的领土完整或国家主权。但在19世纪末期,缅甸历经三次英缅战争之后,整个国家沦为殖民地,丧失了独立地位。殖民者害怕缅甸人民尤其是居住在边境和偏远地区的人民团结起来,便故意将他们拖入贫困的深渊。因此,缅甸在1948年恢复独立之后,社会经济条件十分落后,而且由于边境地区的制约条件,因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叛乱分子。重获独立之后的缅甸历届政府纷纷试图减少贫困、根除毒品。同时,政府也试图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但由于叛乱不断,无法遂愿。更有甚者,在外国势力煽动和协助下的叛乱分子也开始为祸缅甸。1988年,军政府掌政,缅甸政府便将全部精力和重心放在了发展措施上,鼓励和帮助武装叛乱分子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活动。
(一)缅甸联邦共和国概况
缅甸联邦共和国是湄公河流域的6个沿河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或中印半岛就地理面积来说最大的国家。缅甸的经纬度是北纬9°32′~28°31′,东经92°10′~101°11′。缅甸国土总面积达676578平方公里,东西宽925公里,南北长2200公里。东北与中国为邻,东壤老挝,东南接泰国,西邻孟加拉,西北邻印度,西南接孟加拉湾,南临安达曼海。缅甸1/3的周长共计1930平方公里,形成了一条连贯的海岸线。
缅甸行政区划分为7个省和7个邦。下设67个县、330个镇区、74个分镇区、2891个市内行政区、13698个乡和64817个村。
缅甸联邦共和国由100多个民族组成,主要民族有克钦族、克耶族、克伦族、钦族、缅族、孟族、若开族和掸族。约89.4%的人口属于缅族、掸族、孟族、若开族,有些克伦族人是佛教徒。其余的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泛灵论。
2011年估测的缅甸人口达5978万人,年增长率为1.52%。其中,约占全国总人口70%的4137万人居住在农村地区,其他人则居住在城市。男性人口为2972万人,女性则有3006万人。缅甸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公里约有88人,仰光省每平方公里有595人,而位于缅甸西部的钦邦每平方公里有14人。
缅甸属于亚热带国家,雨季和旱季明显。持续时间较长的旱季一般出现在11月和4月之间,中间的2月到4月则是酷热的夏天。缅甸的气候大致被分为三季:夏季、雨季和寒季。夏季一般从3月持续到5月中旬,雨季从5月中旬持续到10月底,寒季从11月持续到2月底。一般来讲,缅甸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形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高温季节时,缅甸中部平原地区的白天最高气温可达40.6~43.3摄氏度;而在凉爽季节,白天最低气温为10~15.6摄氏度。山区更为凉爽,白天平均最高气温为24.9摄氏度,最低气温为7.2摄氏度。全国降雨量也不尽相同,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每年降雨量达200英尺,三角洲为80~120英尺,北部和东部山区为50~120英尺,中部为30英尺以下。
缅甸天然地分成了三个地区:西部山区、中部三角洲地区和东部掸邦高原,掸邦高原一直绵延到德林达依省。南北向的三个平行山脉将缅甸分为三个河系,即伊洛瓦底、锡当和萨尔温。缅甸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土地、水、森林、煤炭、矿产、海洋资源、天然气和石油。由于地形崎岖、通信不畅,北部山区各省资源呈多元化特征。在南部平原和沼泽湿地,河流不计其数,很多地方的支流纵横交错。
(二)缅甸经济
缅甸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住在农村的大多数家庭依靠农业维持生计,或是属于农业劳动力(季节性劳动)。各行各业的总雇用人数约为2267万人。多达1389万人,即61.3%的人都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10.7%的人从事加工和制造业,9.6%从事贸易业,剩下的18.4%从事畜牧业、渔业、林业、能源业、电力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社会服务业、管理业和其他服务业等。
因此,缅甸是一个技术型农工占劳动力主导地位的国家,而农业是用工的主要行业。国家25.6%的出口效益来自农业,农业占GDP的比重达41.7%。2008~2009年缅甸国内生产总值见表3-1。
表3-1 缅甸国内生产总值
缅甸政府认识到了农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农业视为重中之重,将农业发展作为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自1988年起,独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原先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为私营经济参与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以及增加外资对私营经济的投资创造了机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以下4项经济目标,并在内地和边境地区开展了能够缩小乡镇差距的开发活动。
(1)将农业发展作为基础,全面发展其他行业;
(2)适当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
(3)发展经济,鼓励技术专长和投资参与;
(4)塑造国民经济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国家和人民手中。
(三)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各省各邦的学校和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2005年成人识字率高达94.1%,入学率高达97.58%,而1988年成人识字率和入学率分别为79.7%和67.13%。医疗和教育支出大幅增加,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更加公平、渠道更多,基本覆盖全国。在边区宁静祥和、法律有序的情况下,社会发展便可向全国延伸。政府指定了24个开发特区,发展或升级医疗和教育设施,并开展其他活动。这些地区的某些小镇或村也被提升至分镇区级别,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确保行政、经济和社会功能执行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