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第一节 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资源、现状及机制

一 农业与旅游业资源概述

(一)区位资源

在地理上,贵州省与重庆、湖南、四川、广西四省份相接,贵阳市为中国西南地区铁路枢纽,地域优势明显。以前贵州省给外界的第一印象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交通的闭塞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如今贵州省的经济飞速发展完全离不开贵州省全域化交通体系的构建完成。

在高铁方面,2014年年底,贵广高铁的开通标志着贵州省加入中国“四横四纵”的高铁网格格局,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渝黔高铁的建成,成贵铁路也即将完工,贵州省已成功地融入全国2—7小时主要经济圈。

在航空方面,贵州省已形成“一枢十三支”的机场布局,全省9个市(州)均实现支线机场通航,2017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874万人次。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修建更多的支线机场是既便捷又经济的选择,可以将高铁输入的旅客利用民航优势运输到贵州省各旅游地区。

在公路方面,贵州省成为全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山地省,截至2017年年底,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33千米,是2012年的2.22倍,实现了省会贵阳市到其他8个市(州)双通道连接,通车总里程数在全国排名第九位,综合密度全国排名第三位。伴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与航空运输体系的完善,再加上县县通高速的便捷,立体化的交通优势为贵州省的农业旅游市场发展开拓局面,增加核心竞争力,让贵州省原生态、无添加的美惊艳于世人。

(二)农业资源

贵州省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中低产田比重大等问题制约着贵州省农业的发展,然而,独特的地形地貌也孕育着丰富资源,四季温和、灌溉水质好、农田生态系统丰富等有利条件适宜动植物生长,为贵州省提供了繁荣多样的农业资源,不仅成为贵州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先决条件,也为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奠定了优越的资源基础。以下将分别从林业、种植业和牧业三个方面简要介绍贵州省的农业资源。

1.林业资源

贵州省作为我国南部集体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十分丰富,且得益于贵州省大规模、高质量的“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2017年年底,贵州省森林面积达1.37亿亩,森林蓄积量超4.25亿立方米,贵州省森林覆盖率约为55%,全国排名上升至第八位,共拥有2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4个省级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林业与旅游业、康养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贵州省林业资源在2017年完成招商引资额达733亿元,也为贵州省林业的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

2.种植业资源丰富

贵州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农作物与植物种类丰富。首先,贵州省栽培的粮食、油料、经济作物达30余种,其中,茶园、辣椒面积全国第一,马铃薯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薏仁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其次,全省培育水果品种400余种,其中火龙果与刺梨的生产规模并列全国第一,打造出了修文猕猴桃、阿栗杨梅、夜郎金刺梨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农产品。再次,贵州省也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全省共拥有已知中药材品种4802种,居全国第二位,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贵州省的石斛、珠子参、天麻、三颗针、黄连等28种药用植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占全国重点保护药用植物总数的48.3%,药用动物有麝、穿山甲、灵猫等10种,占全国总数的58.8%。目前,贵州省的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3个种植产业优势明显,产值产量明显提升,扶贫带动性强,已成为贵州省产业扶贫的优选产业。

3.畜牧业资源

生态承载能力及耕地面积等因素制约着农业的持续发展,而贵州省饲草资源充沛,山地资源宽阔,实践证明,适度发展山地畜牧业是贵州省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截至2016年年底,贵州省有各类草地9674万亩,天然草地可供饲用植物种类1000多种,足量的青草与饲料可以满足每年家畜的需要,是畜禽乐居之地。同时贵州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培育出不同的畜禽优良品种,如贵州省跑山牛、从江香猪、黔北麻羊、松桃苗王湖野鸭蛋、赤水乌骨鸡等,这些优质特色畜禽产品均极具地方特色,通过开发可以培养成为蕴含旅游价值的农业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旅游业资源

1.自然资源

高原山地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类型,占总面积的92.5%,因此,贵州省的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形态众多,类型多样,品位观赏性俱佳,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兴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黄果树瀑布等著名风景区均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同时,贵州省赤水拥有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丽的丹霞地貌,其中峡谷、岩廊、瀑布、森林等相映成趣,也是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贵州省境内山脉众多,山峦连绵,磅礴壮美,王阳明先生曾赞言道:“天下之上,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其中北部有大娄山,其主峰娄山关海拔1444米,是往来于四川省的重要关口,也是贵州省红色旅游的标志景区;位于中南部的苗岭山脉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其主峰雷公山是世界级森林旅游胜地,拥有众多原始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东北方向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为我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贵州省西部主要山脉为乌蒙山,其主峰赫章县韭菜坪为省内最高峰,海拔2900.6米,也是世界最大的连片喀斯特地区。这些山脉使贵州省的旅游资源更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此外,贵州省凭借着凉爽的气候、宜人的湿度及近乎零污染的环境成为夏季热门旅游城市。全省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2017年第三届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上颁授的5个“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中,贵州省贵阳、安顺两个城市榜上有名,其中,贵阳市连续三年摘得该称号。

2.人文资源

贵州省是具有移民代表性的省份。2000年前,贵州省所在领域,成为百越、苗瑶和氐羌五大族系的集聚之地,他们在此定居与融合,悠久的历史积淀使贵州省聚集了各民族风格迥异的民俗风情,体现着贵州省对各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贵州省拥有许多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如岜沙苗寨、肇兴侗寨、丹寨卡拉苗寨等,这些村寨的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及生活习俗,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服饰及艺术形式,很多都被列入贵州省8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例如,反排木鼓舞、侗族大歌、苗族蜡染、水族马尾绣等都具有极强的民族区域特征,是历史文明在现代社会最直接的延伸表现。除了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与悠久的历史遗迹,贵州省近现代的革命文化历史也是贵州省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之一。截至2017年,贵州省共拥有7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与7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渡赤水战役遗迹遗址、桐梓县娄山关景区、遵义会议纪念馆等红色历史遗存与革命故事遍布全省各地。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有助于提升旅游产品层次,同时在修缮、保护“红色资源”遗址时,注重充分挖掘其特有的价值功能,促进该地区农业与红色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二 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现状

(一)农业发展现状

第一,贵州省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近几年才略有回升,如图4-1所示。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00年的26.3%降至2016年的15.7%;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6年起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成为贵州省产业结构中占比最高的产业,2011年达到48.7%的历史占比最高值,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产业结构比重的下降并不代表农业地位的下降,相反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的步伐,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位。2017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020.78亿元,同比增长6.7%。因此,应当转变发展观念,打破产业界限,延长农业产业链,加速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互动融合,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以推动农业的改革发展。

第二,贵州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总产值由2007年的697.0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097.1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02%。其中,种植业产值作为总产值中比重最大的行业,由2007年的392.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888.6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08%;其次牧业产值由2007年的231.6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797.2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72%;林业与渔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18%及25.28%,增长速度排名靠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稳定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州省农业的良性发展,为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图4-1 贵州省2000—2017年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17)》。

第三,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贵州省仅有7.5%的占地面积属于平坝地区,体现出了贵州省土地资源匮乏的现状,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节是贵州省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实际情况与研究,可以对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以下调整和规划:15℃以下的耕地用于种植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等高效种植物;15℃—25℃的耕地主要用于茶叶与精品水果的种植;25℃以上的坡耕旱地要求退耕还林还草,主要发展林下经济。

根据图4-2可知,贵州省种植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处于首要地位,其产值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79.1%下降至2016年的60.98%,表明贵州省已初步扭转了过分偏重种植业,尤其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传统格局,开始向经济收益高的特色农业发展;其次畜牧业产值比重在整体农业产业结构中排第二名,产业比重总体呈现小幅波动上升趋势,整体比重变化趋势与种植业相反,反映了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的健康饮食的观念不断加强,对优质畜牧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在林业方面,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3.90%增长至1985年的7.65%后,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降至3.77%,通过《贵州省林业产业三年倍增计划》的实施,2016年产业比重回升至6.30%,为贵州省林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同时,农林牧渔服务业与渔业产值比重也在稳步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

图4-2 贵州省1978—2016年农业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17)》。

第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良好,产业带动能力加强。贵州省农业园区的转型升级速度不断提升,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31个省级农业园区成为农业发展重要突破口,全省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产增收。贵州省农业园区建设以精品蔬果、生态畜牧业、茶叶、中草药、食用菌等贵州优势特色产业为主,2017年完成招商引资1564亿元,综合产值达22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30亿元。截至2017年年底,贵州省省级龙头企业数量达711家,同比增长22%;农户合作社达5.7万家,同比增长21%。结合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带动83.5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全省脱贫人口120万人的69.2%,脱贫效果明显,产业扶贫已成为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导力量。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基于贵州“好山、好水、好生态”的旅游资源,他说:“要充分发挥贵州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贵州省的重要支柱产业。”随后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定下了发展目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与发展作为旅游业推进的最后底线,不盲目跟风,探索出符合贵州省实际资源情况的发展模式。2016年,“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全球推广活动在韩国首尔启动,同时在其他地区同步开启了贵州旅游品牌宣传工作,形成了宣传推广叠加效应。同年,《纽约时报》评选出的世界上52个必去的旅游景点中,贵州省成功入选,更加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关注。截至2017年年底,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累计建设项目4140个,实施的五年中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景区品质,推动了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贵州省旅游业总收入不断突破新高,经济效益作用越发凸显。表4-1显示,2016年,贵州省入境游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达到110.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2017年,贵州省旅游接待总人次7.44亿,增长率为40%;外省游客数量达3.27亿人次,增长31.17%;旅游总收入达7116.81亿元,较2016年的5027.54亿元增长41.6%。截至2017年,贵州省拥有景点中包括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9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贵州省累计新建或扩建旅游厕所3345座,近600座旅游厕所达到国家A级标准,实现了贵州5A级旅游景区的全面覆盖。从小处着眼,在提高消费者体验满意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体贵州旅游业的品质。

表4-1 贵州省2008—2016年旅游发展主要指标统计

资料来源: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17)》。

在《贵州省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中,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优先考虑贵州省的贫困地区,将景区建设、旅游纪念品、农业观光游等工程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借助旅游业的平台基础,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贫困地区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带动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致富。

(三)“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关于贵州省的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早在200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就将旅游发展作为推动扶贫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调节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将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在两个产业发展过程中开始相互融合、渗透,出现了新的业态或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离不开政府主导、组织以及扶持。为推进农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贵州省旅游局于2007年编制《2006—2020年贵州省乡村旅游规划》,体现了贵州省对乡村旅游的高度重视;2014年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了42万贫困人口脱贫或致富。2017年,贵州省积极推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思南、湄潭等地开展了30余个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项目,累计投入资金约25亿元。2018年1月就推进《贵州省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制定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要积极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基于贵州省山地特色,探索农业在休闲观光、体验、康养、创意等功能的融合模式,创建一批极具贵州省山地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第二,贵州省农业资源各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后发展出了不同的农业旅游类型,主要包括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特色民俗型等。农业观光型是依托都市近郊的田园风光或民风民俗为旅游资源,通过充分发挥地区种、养殖特色,合理规划设计,提供观赏、采摘、购买等服务功能,实现了都市农业的产业升级和功能延伸,如凯里市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园、锦屏县龙池多彩田园、盘县哒啦仙谷农旅融合休闲观光园等。休闲度假型是将农林牧渔生产与传统农家文化和生活综合于一体,提供休闲养生、体验农活的农业经营性场所,如开阳十里画廊、湄潭县生态茶园、兴义万峰林等。特色民俗型主要依托村域的原生态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通过发展民俗旅游和农业旅游,使山区内的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董君等,2011),如播州区花茂村、惠水县好花红村、平塘县京舟村等特色民俗村。而农家乐型主要是依托景区的品牌效应优势,借助旅游业庞大的消费市场,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或客栈,为游客提供食宿等服务,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体验感受农家生活,如梵净山景区、镇远古镇周边的农家乐。

第三,贵州省针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后开发了一系列节庆活动,均较好地结合农业与旅游业的优势,极具地方民俗特色。例如,冬季有黔东南州苗族人民最盛大最传统的“芦笙节”和黔南州的“荔波梅花节等”;春季有黔南州贵定县的“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福泉市的“金谷春雪”梨花节、镇宁县的“樱桃采摘旅游节”、兴义县的“万峰林油菜花节”等;夏季有都匀市的“都匀毛尖茶文化节”、安龙县的“荷花节”、龙里的“十里刺梨沟赏花节”等;秋季有贵州省农业嘉年华、赤水的“国际山地音乐节”等。这些节庆活动既有以休闲观光型为主的,在也有以品鉴体验型为主的,以自然美景和特色体验吸引游客来贵州省的同时,为宣传贵州省多彩的农业旅游资源做出了贡献。

三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制

下面遵循“起因—发展—结果”的思路逻辑,分析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动因、互动、过程及实现,并基于上述对贵州省资源及产业的分析内容及实际情况,构建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相互作用的机制框架,以期为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提供参考。

(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动力机制

产业融合理论认为,产业间相互协调发展是产业内部结构高度一致化后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是两个产业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两个方面来分析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1.内在动力

第一,产业自身发展需要。产业经济增长的实质是产业的发展,只有产业自身经过分工、分化、融合等一系列自然规律发展后,才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自身向更高级别的产业形态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自身的发展方式,是我国农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重心,无论是从纵向发展,延伸农业产业的整个产业链,还是横向发展,将农业的单一生产性功能向其他功能扩展,都需要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贵州省农业及农村经济一直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但农业成本增加、种植业结构不平衡、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也不可忽视,迫切需要农业突破自身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向其他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延伸互动,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动融合的局面。贵州省旅游业凭借着原生态的旅游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种类,良好的生态环境,已逐步发展成为贵州省的支柱型产业,但也同样面临着配套设施、同质化、片面开发等问题,需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与其他优势产业融合,如农业、文化、运动等产业实现整合互补,最终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因此,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是通过资源整合,将农业资源赋予旅游功能,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带动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以美丽乡村、特色农业为契机,提高农业资源的产品附加值,将景区建设与农村风貌、农业园区等相结合,形成互联互通的新格局。

第二,产业间的关联性。产业关联性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产业之间才有产生融合现象的可能。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知,任何产业都会经历初期、成长、成熟、衰退的发展阶段,在产业进入衰退阶段后,需要重新定位开发或提出创新性元素,使产业进入复苏或全新的生命周期,但无论是发展初期还是成熟期,都要求产业具备一定的关联性与开放性,与其他产业的优质资源相结合,整合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产业。农业与旅游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具备高度产业关联性,对其他产业起到极强的带动作用。其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最初,农业主要是通过农副食品的供应与旅游业进行产品贸易,旅游业则通过旅游经济的增长拉动旅游地的餐饮经济,加大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间接拉动农业发展。之后,随着农业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与人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转变,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无雕琢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与农活体验等农业资源逐步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点,农业与旅游业的关联方向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基础供给,扩大为空间、住宿、娱乐等更多物质基础提供及产业支撑,旅游业为农业提供市场平台,引导农业功能逐步向“观光、度假、体验、养生、科普”等方向多元化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关联从单一资源供给变为多渠道合作,产业关联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深,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部动力,推动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第三,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市场竞争不断促进着产业自身进行改革,通过转变模式或科技创新等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都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突破自身产业屏障,实现产业从交叉到渗透再到融合的过程,这是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推动结果,也是产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手段。交易成本理论提出,寻求外来优质资源发展自身产业,从而实现减少交易成本的目的是一种促进自身发展的方式。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突破了产业屏障,使原本不属于农业产业范畴内的发展模式引入农业产业内,将产业与产业的交易转换为产业自身内部的交易,在尽可能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获得更多优势资源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经济效应的最大化。例如,贵州省开阳县三合村原本是一个依靠纯农业的村寨,人均耕地仅1.11亩,土地面积的85%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条件及地形的限制使整个村仅依靠核桃种植业与肉牛养殖等农业产业发展当地经济。为了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在县政府组织招商引资下,打造了白果塘生态农业园区,整个园区以农业为主,辅以旅游业,将旅游要素的“吃、住、行、游、购、娱”与农业资源结合起来,农副产品通过多重消费提升其附加值,同时带动了周边农家的收益,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01年的687元增长到2016年的21842元,远高于贵州省农村居民平均收入。三合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农业与旅游业的关联性,突破农业产业自身发展屏障,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互动,有效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同时,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脱贫。

2.外在动力

笔者采用PEST分析法分析农业与旅游融合的外在动力。PEST分析法是由英国学者杰里·约翰逊和凯文·肖尔斯(Jerry Johnson and Kevan Scholes)于1998年在《公司战略教程》中提出的,PEST分析法旨在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宏观背景下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实现对行业或企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第一,政治动因。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既需要产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外部宏观环境的支撑。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看不见的手”的角色,其所掌握的资源远远高于社会中的其他组织力量,其能力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效果。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应不止具备食品保障的单一功能,而是应向原料供应、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转变;2001年,推进农业旅游发展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年工作重点;自2013年起,贵州省启动了《“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在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中,积极推进景区与农业示范园的融合互通发展;之后出台了《贵州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越来越多的政策文件为贵州省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支持与引导。

第二,经济动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是呈现由低向高的方向发展的,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定高度,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农业主要是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旅游业则是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两者的融合发展是对产业经济效益和更高需求体验追求的结果,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基础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贵州省生产总值保持稳定上升的状态,2014年突破了90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8400亿元);2015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以10.2%的增速列全国第一位,总量达到1.35万亿元,人均3.8万元,为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2017年,贵州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04元,比2016年增长10.5%,增速全国排名第二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080元,同比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9元,同比增长9.6%。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消费者完成生理基本需求,开始追求心理层次上的自我认同与体验,而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正迎合消费者从基本生活需求向品质追求的转变,居民收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促使消费者对高质量、无添加的农副产品及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提出了更高需求,因此,经济水平提高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第三,社会动因。主要源于市场需求和社会观念导向两方面。在市场方面,产业自身做出变革的根本原因源于市场需求的改变及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感知体验,与实际市场需求存在差距,而农业地区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及舒缓的生活节奏成为消费者强调体验性能的新选择,因此,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自身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的改变。例如,被称为“水果皇后”的蓝莓盛产于贵州省麻江县,全县根据市场需求的转变,结合当地少数民族风情,建设蓝莓科普馆、蓝莓研究院和蓝莓酒庄城等设施,提供观光、科研、科普、销售等一系列服务,促进蓝莓种植业与观光旅游业互动融合,在满足了消费者基于农业资源活动体验的同时,为地方经济起到积极拉动作用。在社会观念导向方面,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都在表明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已不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因此,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两型社会”概念,旨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的条件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寻求人类生产、消费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2016年,贵州省立足于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同时贵州省着重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依靠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实现贵州省农业农村经济加速发展的目标。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符合贵州省发展规划,是贵州省经济与生态和谐统一的必然趋势。

第四,科学动因。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创新,以及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都有利于加速产业之间壁垒的消失,促进产业间优质资源的融合发展。不同于通信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因素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并非起决定性作用,而是起推动作用,新兴技术有助于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提供技术指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对于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后形成的新型业态、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及产业相关技术能力的提升都具备重要的推动作用。就贵州省而言,可以充分发挥贵州特色农业和大数据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旅游”的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农业在产业格局、资源配置、经营模式等方面带来创新和改变。例如,利用大数据记录分析消费者需求,根据需求及时提供相应服务;或者加强与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共享农副产品的质量追溯数据,提高农特旅产品在线销售量;或者创建高科技农业生态园,在消费者提供观赏采摘的同时,还能起到农业科技示范作用。此外,交通技术的成熟与突破,也使消费者出行更加快捷便利,提高了出行的满意度,加强了周末出行的动机;媒体技术的发展扩宽了消费者关于农旅融合信息的认知渠道,使消费者更为便捷地获取景区信息,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

(二)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互动机制

农业与旅游业均具备高度的关联性及与生俱来的耦合性,在实际发展进程中,农业与旅游业是相互依存、互融共生、互动促进的(见图4-3)。本书在构建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机制过程中,认为农业对旅游业具有提升作用,且通过渗透效应丰富旅游产品内涵;而旅游业对农业主要具有引导作用,且通过扩散效应为农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图4-3 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机制

1.旅游业对农业具有引导作用与扩散效应

旅游业对农业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对农业的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地区的环境建设、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及旅游业发展的加速,旅游业出现了过度开发资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而农业资源富集且可塑性强,在一定程度上经过培育可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潜在旅游资源。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介入,首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针对单一的农副产品,也包括农业地区的景色、习俗、农耕工具等相关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附加值;其次,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关联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带动贵州省农业地区经济的发展;最后,对贵州省原有荒芜的山地、丘陵进行改造利用,改善区域整体生存环境,减轻了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因此,旅游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与旅游业的结合,可以提高传统农业资源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农业环境的开发与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旅游业对农业的扩散效应使农业的市场空间得到扩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及支配收入的提高,带动了旅游次数及消费金额的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旅游总人数超50亿人次,全国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额度为9.13万亿元。且作为具备高度产业关联性的旅游业,众多文献资料及实践表明,旅游业对其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均大于相关产业对旅游业的贡献度。因此,当农业与旅游业出现产业融合现象时,农林牧渔等各产业均能借助旅游产业庞大的市场背景,扩展自身的市场空间,实现产业的跨越发展。

例如,位于贵阳市新堡乡的香纸沟水上乐园,因季节的局限及市场需求的转变,开始尝试将旅游业与农业进行融合。首先,在园中种植培育大量红枫树,使农业集中种植景区在非夏季游乐时间仍能为消费者提供观光娱乐;其次,在园中依托树林搭建吊桥、栈道、千秋等各种运动娱乐设施,供消费者探险挑战;同时开发的滑草项目,不仅使山地条件得以充分利用,还增加了园区的趣味性与参与性;利用种植技术精心布局打造的丛林迷宫,也成为园区的亮点,增强园区竞争力。旅游业通过引导作用,挖掘传统农业的观光、娱乐、探险等多种功能;同时通过扩散效应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供消费平台,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与规模化,既满足消费者基于农业资源活动体验的心理需求,也唤起消费者对其他农业及其衍生产品的兴趣,从而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

2.农业对旅游业具有提升作用与渗透效应

农业对旅游业的提升作用体现在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内容上。依托传统名胜古迹、山川等自然资源进行观光式旅游,是过去主要的旅游模式,该模式以直观感受或导游解说等方式进行游览,缺乏内涵底蕴或互动体验类项目,且不可再生,难以创新。依托贵州省农业地区历史积淀下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及山地特色等资源优势,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旅游模式静态呈现的状态,在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丰富旅游产品内容,从而满足了消费者回归自然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农业对旅游业起到提升作用,不仅延长了旅游产业链,充实了旅游产品种类,也为旅游产品赋予更深层次的农业内涵,推动旅游业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对旅游业的渗透效应使旅游产品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提升。农业的产业优势是对生态环境破坏小,对自然资源利用率高,贵州省农业地区多样的生物、独特的地理地貌与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以地区特有的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及民族风俗,形成了最为吸引消费者的旅游资源。农业与旅游业融合避免了传统旅游业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提高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根据贵州省实际情况建立的立体、高效、生态的农业发展模式,能有效地维护生态区域系统平衡,提供更多的农业元素,丰盈旅游产品内涵。

同时,农业的介入不仅完善了贵州省传统旅游业“食、住、行、娱、购”等基本要素,还创新出“养、学、闲、情”等新兴农业旅游要素,给予消费者更丰富的农业旅游体验,促进产业的跨越发展。此外,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提供了创造就业平台,不仅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还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间接地起到维护农业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平衡的作用。从农业角度来看,将农业资源与旅游业有效结合能够带动产业经济效益;从旅游业角度来看,在旅游产品中融合农业元素等于产业拥有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者通过越来越深入的互动融合,以期实现共同繁荣。

(三)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实现机制

在产业融合初期,农业与旅游业作为独立的个体,不同的特征、技术、产品等元素使产业拥有各自的边界,两者在各自的范围内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几乎不存在替代型的可能;然而,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体验经济的兴起,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国家经济政策管制放松等因素推动下,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出现渗透、延伸的趋势,通过技术、产品、市场等元素等不断融合,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最终将实现两个产业由独立走向融合的整个过程。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产业融合就是对原有产业链条进行分析、甄别并解构,进而整合、互补重组,最终实现新产业价值链的过程。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前期是少数有意识超前的企业通过对产业自身链条结构的解析,辨明产业链中的主要价值活动及其优点与缺点;在中期,在经过前期的条件积累及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边缘开始模糊,通过技术、产品、企业等元素的逐步融合,将产业链中的优势价值活动渗透或延伸至对方的产业领域进行互动融合;在后期,农业与旅游业的主要价值活动通过整合与重组,产业边界屏障不断被突破直至消失,最终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见图4-4)。新的产业价值链不仅优化整合了农业与旅游业原有的价值链核心价值活动,还以消费者或潜在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劣势互补形成了新的价值活动,提升融合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图4-4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实现机制

(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

根据上一节分析可知,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主要分为前期、中期与后期三个阶段(见图4-5),本节主要侧重于阐明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中期阶段。

图4-5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拥有优先的资源基础,通过产业的不断发展,两者的产业边界开始模糊,具备了产业融合的动机,融合程度开始不断加深,以期通过在技术、产品、企业、市场等层面的逐步融合,最终实现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1.技术融合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基础

产业融合是由技术变革引起的产业边界模糊和壁垒消除,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在产业初期阶段,作为独立产业意味着产业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几乎不存在通用的技术基础,如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旅游产品推广技术与农产品种植技术、畜牧业养殖技术等专业技术分别构成了旅游业与农业的技术边界。然而,随着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与发展,新的技术在产业之间开始传播与扩散,使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或不同产业间的技术逐渐出现了交叉和重叠的部分,产业边界开始模糊甚至消失,最终形成了产业间技术融合。因此,技术融合促使农业与旅游业的技术壁垒得以消除,奠定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技术基础,有利于两者的深度融合发展。

2.产品融合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标志

技术融合的实现,为进一步的产品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是促使农业与旅游业相关产品融合的根本原因。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变化推动着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当消费者对原野美景、农耕生活提出需求时,无论是蕴含浓郁农业元素的传统作物,还是积淀着质朴农耕文化的农业工具,均有潜质成为优质的旅游资源,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因此,技术融合的基础通过对农业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的充分整合重组,从而形成了极具农业内涵与特色的农旅融合型产品,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标志。例如,贵州盛产的辣椒、茶叶等农产品,经过加工包装后成为辣椒酱、茶叶礼盒等旅游纪念品,不仅使农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提高了其附加值,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还能使特产地成为新的旅游景点,扩展了旅游经营范围,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3.企业融合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载体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负责所有产业经济活动的执行与实施,包括技术融合与产品融合,因此,企业层面的融合是产业融合产生和发展的载体。在技术融合与产品融合情况下,企业之间的业务融合呈现多元化的表现。在产业融合之前,农业的相关企业及机构与旅游业的相关企业及机构分立在各自产业范围内,边界清晰,不存在业务上的重合;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农业企业与旅游企业在部分活动领域开始出现融合现象,逐步突破了原有的业务边界,如旅游纪念品、婚纱摄影、园林设计等蕴含农业与旅游业元素的企业;之后经过技术与产品融合,产业内部越来越多的企业突破双方的业务边界,为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积极参与对方的活动领域,也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企业间的融合发展。

4.市场融合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

根据市场需求原理,产业自身做出变革的根本原因源于市场需求的改变及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市场的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力及最终目的。贵州省农业与旅游业在市场层面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一是消费市场的交叉与渗透,农业资源不再局限于旅游活动中的餐饮供给,而是融合成为农业旅游产品进入旅游市场,不仅拓宽了农业发展领域,也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迎合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新需求,使旅游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营销方式的整合与创新。传统农业的营销手段主要是自产自销或以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等为主要销售点,而旅游业则是以互联网媒体和线下旅行社为主要营销渠道,将农业与旅游业营销方式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传统农业的营销模式,如通过贵州电子商务云平台,能够有效地汇总农业资源,助力黔货出山。三是市场运作的整合与统一。产业融合最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市场效益,通过对各自产业的优势资源、知名品牌进行有效整合,将两者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如“凯里酸汤”“湄潭翠芽”这样的“知名旅游地+知名农产品”的组合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品牌连锁经济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