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多义结构的韵律特征
- 黄彩玉
- 5905字
- 2021-03-15 17:52:44
第二节 句法多义结构以及可韵律特征分化的句法多义小类
句法平面是一切语法研究的基础,是表层的,是形式的,是静态的。句法平面研究对象一般概括为:短语层面的词语和词语之间的结构类型及其成分关系;句子层面的基本句法结构类型及其成分关系;句子层面因语用需要产生的基本句法结构的变体。
一 句法多义结构类型和句法多义格式
我们参考句法平面的研究对象,根据句法平面中多义产生的原因,给句法多义结构划分小类。
(一)句法多义结构类型
1.结构层次不同引起的句法多义
咬死了猎人的狗
现代战争小说
一个学生的建议
结构层次不同引起的多义结构也常常伴随着结构关系的不同。
2.结构关系不同引起的句法多义
复印材料 出租汽车 预约日期 出土文物 研究方法
学校医院 祖国人民 奶油面包 文学语言 生物化学
想起来 说下去
以上多义短语在相同结构层次下,由于结构关系不同引起句法多义。比如“复印材料”,可以表示复印的材料和复印材料这种行为动作,两个意义结构层次是一样的,但结构关系分别是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
(二)句法多义格式
任何一个多义结构现象都不是孤立的事例,它总是代表着具有相同格式的一系列组合。如和“咬死了猎人的狗”相同结构的多义组合还有“看妈妈的孩子、发现了敌人的哨兵、找到了叔叔的孩子……”它们在形式上都表现为一定的词类组合序列。拥有相同词类组合序列的多义事例可以抽象为一定的格式,这种格式与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义关系相对应,就构成了多义格式。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多义格式入手去把握各种多义现象。
我们可以把因结构关系不同或结构层次不同引起的句法多义抽象出以下几种多义格式。
1.动+名1+的+名2
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或是述宾关系,或是偏正关系。这一格式两种意义下语法成分的结构关系相同,结构层次不同。形成多义的条件是:第一,“动”是及物动词,既能支配名1也能支配名2;第二,动+名1能修饰名2。例如:
撞倒弟弟的自行车 告别母校的学生
2.数量+名1+的+名2
这一格式两种意义下语法成分的结构关系相同,但结构层次不同。形成多义的条件是:第一,数量既能修饰名1,也能修饰名2;第二,名1能修饰名2。例如:
三个大学的学生 两个学校的领导
3.动+了+数量(时段)+的+名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数量中的“量”应表示时量,数量能说明“动”的时间长短,数量也能限制后面的“名”。例如:
准备了一天的干粮 砍了两个星期的柴
4.名1+和+名2+的+名3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名1和名2能并列,名1能与“名2+的+名3”并列,它们三个是表示同一义类的名词。例如:
姐姐和哥哥的朋友 自行车和汽车的零件
5.名1/形(的)+名2(的)+名3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名1(或形)可以修饰“名2”和“名3”,同时“名2”可以修饰“名3”。例如:
非洲语言研究 新教工食堂 美丽的蝴蝶的翅膀
6.定语+名1+和+名2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定语可以跟名1构成定中关系,也可以和“名1+和+名2”形成定中关系。例如:
美丽的福建和安徽 漂亮的妈妈和孩子
7.动1+动2+的+名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动1可以跟动2构成动宾关系,动1也可以跟“名”构成动宾关系。例如:
爱上画画儿的姑娘 看打乒乓球的孩子
8.动+形+名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形”能补充说明“动”的结果,“形”能修饰“名”。例如:
打死老虎 放大照片 演好戏
9.关于/对+名1+的+名2
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有两种结构层次:“关于、对、对于”可以跟名1构成介宾关系,“关于、对、对于”可以跟“名1+的+名2”构成介宾关系。例如:
关于战争的理论 关于鲁迅的杂文 对小陈的意见
10.动+名1+名2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动有“给出”义。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有两种结构层次:可以是双宾语,也可以是单宾语。例如:
赠日本图书 送中文系图书室
11.副+动+形
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有两种结构层次:“副”和“动+形”形成偏正关系,也可以是“副+动”和“形”形成主谓关系。例如:
总说不好
12.人称代词+数量名短语+量词短语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人称代词为复数,数量名短语也可是数量短语。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有两种结构层次:“人称代词”可以和“数量名短语+量词短语”形成主谓关系,也可以是“人称代词+数量名短语”和“量词短语”形成主谓关系。例如:
我们三个人一组 他们四个人一队
13.一点儿+不+形+名
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有两种结构层次:“一点儿+不+形容词”和“名词”形成偏正关系,也可以是“一点儿”和“不+形容词+名词”形成偏正关系。例如:
一点儿不香的香油 一点儿没用的药
14.动+形+了+一点
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有两种结构层次:可以是“动+形+了”和“一点”形成补充关系,也可以是“动”和“形+了+一点”形成补充关系。下面例子中“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表示“这张照片只是放大了一点,可是放得不是很大”是第一种补充关系,表示“这张照片放得有点过于大了”是第二种补充关系。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
15.动+名
这一格式语法成分只有一种结构层次,但结构关系有两种,可能是动宾关系,也可能是偏正关系。形成多义的条件是:第一,动词是及物动词,能够支配名词;第二,动词能修饰名词。例如:
学习文件 进口彩电 表演节目 代理厂长 组装电脑
16.名1+名2
这一格式可能是联合关系,也可能是偏正关系。形成多义的条件是:第一,两个名词并列,表示同一义类的事物;第二,名1可修饰名2。例如:
学校医院 生物历史 奶油面包 祖国人民
17.动1+动2
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或为动补关系,或为动宾关系。例如:
想起来 说下去
18.形+量词短语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形容词为单音节,表示体积、重量和高度等意义,量词短语中的量词为计量名量词。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有两种结构关系:主谓关系和补充关系。例如:
重五斤 高六米
19.动1+名词性短语+动2
形成多义的条件是:动1为“拿”“取”等动作意义,动2是双音节趋向动词。这一格式的多义结构有两种结构关系:“动1+名词性短语”和“动2”形成连谓关系,也可以是“动1+名词性短语”和“动2”形成补充关系。例如:
拿五块钱出来 取一百块钱出来
二 可韵律特征分化的句法多义筛选
句法多义结构是句子内部结构多层次、多关系相互叠加,文字的线形排列不能显示其中的差别。但是在口语表达中,语音上的韵律特征有时候会把文字线形排列下不同的关系和层次显示出来。这些韵律特征包括:音节间会存在一定的疏密度,音节之间会有不同的轻重和长短对比,音节之间的基频的高低不同。口语中的这些韵律特征,以往学者将其总结为四种语音手段:音节时长、音高变化、重音、停延,这四种语音手段既然会把文字线形排列下不同的关系和层次显示出来,那么也就能够分化多义结构的不同关系和意义。
以往学者已经关注到语音手段在多义结构中的分化作用,那么语音手段在多义结构分化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到底哪些语音手段能分化哪些多义结构小类,以往研究成果中却鲜有涉及。我们下面的工作是参考以往研究成果,进行语感判断实验和听辨实验:第一步把句法多义结构中可语音分化的多义类型和不可用语音分化的多义类型分开;第二步初步确定哪些语音分化手段对哪些句法多义结构起作用。这些工作也是我们下面分论中多义结构语音实验研究的前期工作,因为分论中的研究对象是可用语音特征分化的多义结构类型,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是从可语音特征分化的多义类型的研究当中,找出不同韵律特征在这些多义结构中的作用。
(一)可韵律特征分化的句法多义结构筛选实验
1.实验语料
根据以上两种句法多义结构类型和19个句法多义格式编制出符合自然口语的19组句法多义用例。19组句法多义语料涵盖所有句法多义结构中的多义格式(见附录A,附录A中还包括无法抽象为多义格式的用例)。组内两个或三个多义短语或多义小句文字线形排列相同,结构层次或结构关系不同,后面都附有语境或者意义说明。语料分成两类:由结构层次不同引起的句法多义语料和由结构关系不同引起的句法多义语料。
2.发音人与听辨人
发音人为大学本科生,非语言学专业,男女各一位,均是北京人,普通话一级乙等。听辨人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非语言学专业,共30人,男女各15人,普通话均为二级甲等以上。
3.实验方法
(1)把待考察语料及相应的语境文本和意义说明给两位发音人,请两位发音人从语感上判断出每个句法多义待考察语料在不同句义下是否在语音上有明确的不同表现。
(2)把两位发音人认为语音上没有不同表现的句法多义语料剔除。语音有不同表现的待考察多义短语或多义小句,我们选择其中一位发音人根据语境或句义自然朗读;两位母语发音人认为有分歧的多义短语或多义小句,我们选择认为其语音上能分化的发音人,请他据语境或句义自然朗读待考察多义短语或多义小句。每句间隔3秒,提示发音人,尽量用语音特征把同一格式下的待考察多义短语或多义小句的不同句义体现出来。由此每个句法多义格式形成一个声音文件,声音文件内包含文字线形排列相同但层次或关系不同的两个例句。
(3)把待考察多义短语或多义小句的语境文本发给听辨人,并将句法多义录音文件中的两个音频打乱顺序,播放给听辨人听。听辨人根据待考察多义短语或多义小句的语音表现,判断出句义,或将其置回相应的语境句。把听辨人判断结果记录下整理出表格。
(二)可韵律特征分化的句法多义结构筛选结果讨论
根据两位非语言学专业的母语者对句法多义语音表现的语感,我们记录整理出下表,共分三种情况:两位母语者认为该句法多义不同意义下语音上有不同表现、两位母语者认为该句法多义不同意义下语音上没有不同表现、两人存在分歧。
表3.1 句法多义语音分化类型统计表
表3.1 句法多义语音分化类型统计表续表
从两位母语者的初步语感调查来看,不同意义下语音上有不同表现的句法多义有10项,占句法多义总比53%。这说明语音上的韵律特征只是句法多义的分化手段之一,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韵律上的特征对句法多义的分化作用是受限的。结构层次不同的14项句法多义中8项不同意义下韵律上有不同表现,占比57%,结构关系不同的5项句法多义中2项不同意义下韵律上有不同表现,占比40%,这说明结构层次不同的句法多义韵律分化作用要大于结构关系不同的句法多义。我们也应该看到某种多义是否在不同意义下有不同语音表现,并不是简单地源于它是哪种类型或格式,可能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比如具体多义例句的音节数量及韵律结构。两位母语者语感有分歧的是结构层次不同的多义格式“关于/对+名1+的+名”(关于战争的理论)、“动+形+了+一点”(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以及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格式“动1+名词性短语+动词2”(他拿五块钱出来)这3项,占总比16%,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韵律上的特征对句法多义的分化作用并不完全,在不同人的语感中还存在分歧,这还要结合听辨实验进一步证实。
语言交际过程中,我们说话的时候,也是听话者;而当我们听话的时候,又都是说话者。一般认为言语产生和言语感知在总体上是对应的,那么对于发音人语感上的发音区别是否意味着人们在听觉上就一定能感知到完全一致的结果呢?句法多义不同意义下语音上存在的区别特征在有声语言使用过程中能否让信息接收者感知到,并且据此正确地判断句义呢?
下面我们就尝试做这方面的工作:把两位发音人认为语音上没有不同表现的句法多义语料剔除,提取两位发音人认为语音有不同表现的和两人有分歧的待考察多义短语或小句语料,每组打乱顺序播放给听辨人听。听辨人根据待考察多义短语和小句的语音表现,判断出句义,或将其置回相应的语境句,把听辨人判断结果记录下整理出表格。我们的目的是从听辨角度入手,根据母语者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来发掘对汉语句法多义语音分化特征的认识。
表3.2 句法多义韵律分化情况听辨结果统计表
表3.2 句法多义韵律分化情况听辨结果统计表续表
从30人的句法多义韵律分化情况听辨结果来看:10项韵律有不同表现的句法多义,利用语音上的韵律特征判断句义的正确率都较高,其中“一点儿不香的香油”“想起来”句义判断正确率达到100%。只有“爱上画画儿的姑娘”“组装电脑”“我们三个人一组”句义判断正确率稍低,但也都在60%以上。这说明面对句法多义确定句义下的韵律表现,发音人语感上认为存在区别的,在听感上多数情况下也能被听辨人感知到一致的结果。而发音人存在语感分歧的3项句法多义,“关于/对+名1+的+名”(关于战争的理论)利用韵律特征句义判断正确率达到67%,其他两项句义判断正确率较低,不到40%。这三项有分歧的句法多义的发音样本提取过程是:请认为其韵律上能分化的发音人,据语境或句义自然朗读待考察多义小句,并请发音人尽量用语音特征把不同句义体现出来。这说明三项有争议的句法多义中只有“关于/对+名1+的+名”这一句法多义格式,语感上认为存在发音区别的发音人,在有声语言使用过程中能把语感上的语音区别稳定地表现出来,多数情况下也能被多数听辨人感知到一致的结果。而“动+形+了+一点”(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动1+名词性短语+动词2”(他拿五块钱出来)这两项句法多义格式,即使其中一位发音人认为其不同句义下存在发音区别,但在有声语言使用过程中却没有把语感上的语音区别稳定地表现出来,信息接收者多数情况下也就无法准确地感知到并且据此判断句义。
三 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与初步实验,我们把句法多义中的韵律可分化句法多义格式初步筛选出来,韵律可分化句法多义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不同确定意义下韵律语感存在区别;第二,语感上的发音区别在有声语言使用过程中能被发音人稳定地表现出来;第三,60%以上的信息接收者能够准确地感知到韵律区别,并且据此正确判断句义。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把句法多义中韵律特征可分化句法多义格式筛选出来,如下:
1.动+名1+的+名2
2.数量+名1+名2
3.名1+和+名2+的+名3
4.动1+动2+的+名
5.动+形+名
6.动+名
7.动1+动2
8.关于/对+名1+的+名2
9.副+动+形
10.人称代词+数量名+量词短语
11.一点儿+不+形+名
语音上的韵律特征只是句法多义的分化手段之一,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韵律上的特征对句法多义的分化作用是受限的。韵律特征在结构层次不同的句法多义中的分化作用要大于结构关系不同的句法多义。
某种多义是否在确定的不同意义下有不同语音表现,并不是简单地源于它是哪种多义类型或格式,可能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比如具体多义短语或多义小句的音节数量及韵律结构。
即使确定韵律特征能在某一种多义结构中起分化作用,不同种类的韵律特征在该种多义结构分化作用的大小也各有不同,同一韵律特征在不同多义结构中的分化作用也有程度之分。比如在我们的初步实验中,句法界限之前的停顿或词的音长延伸能分化句法层次不同引起的多义结构,这种韵律特征的出现也促使位于句法界限前后的音节基频之间的差别相对突出。普通话中明显突出的基频的变化可以作为附加的韵律特征,来显示句法界限与停顿、音长之间的结合。下文专论部分我们会结合具体多义结构的实验分析探讨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