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凯恩斯经济学的历史评价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经济学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需要,也对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卡·加尔布雷思认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本对社会经济政策最有影响的书”。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使得西方经济学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在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上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一、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特点
凯恩斯经济学在理论体系上突破了传统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教条,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它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重大变革,并且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特点主要表现为:
(1)重视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对社会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抛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充分就业”假定,强调经济体系的常态是非充分就业;
(2)重视短期分析,注重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决定问题,而不再强调古典经济学中的长期分析和资源最优配置问题;
(3)强调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分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提出增加有效需求和产量的政策主张;
(4)主张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统一起来,构建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否定古典经济学的“二分法”,将价值理论、分配理论、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都置于统一的理论框架之中,实现理论体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5)主张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否认经济体系具有自动调节的有效机制,强调政府进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有效调整经济运行状态。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历史影响
凯恩斯经济学的崛起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背景下,从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深刻影响着西方世界的发展。
(1)理论意义方面。凯恩斯经济学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拓展了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范围。在“凯恩斯革命”之前,经济学中占主导的是微观经济学和个量分析方法,缺乏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总量的经济分析方法。凯恩斯经济学的出现,使得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更加完整,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宏观经济领域,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政策选择,丰富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2)实践意义方面。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它迎合了西方各国政府的现实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各国面临着迅速崛起的重要任务,它们纷纷将凯恩斯经济学作为制定“国策”的基本依据。凯恩斯经济学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使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其理论学派也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占据着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对经济活动的自动调节;凯恩斯经济学则强调政府机制的“看得见的手”和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要结合起来,共同调节整个市场经济,从而有效调整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使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从这个意义上说,凯恩斯经济学在社会主义道路和纯粹市场经济道路之外,找到了一条拯救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三条道路”,使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战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正因为这个原因,凯恩斯的追随者将战后的这段时期称之为“凯恩斯时代”,把凯恩斯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和“战后繁荣之父”。
三、凯恩斯经济学的局限性
虽然凯恩斯经济学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它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凯恩斯经济学片面强调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忽视了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在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中,片面地强调宏观经济分析或者微观经济分析都是不恰当的。宏观经济分析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上,否则宏观经济变量将缺乏微观行为分析的支撑,理论分析也将缺乏坚实的现实根基。
(2)凯恩斯经济学片面强调了需求管理政策,忽视了供给管理政策。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凯恩斯主要采用了比较静态和短期分析方法。根据分析方法的特性,宏观经济的总供给在短期内较为稳定,宏观经济分析的焦点集中在需求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凯恩斯经济学的短期分析和需求管理政策,保持了逻辑上的一致性。但是从宏观经济的长期发展来看,总供给方面的因素将影响社会经济体系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同时重视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
(3)凯恩斯经济学反映了凯恩斯本人的阶级立场,他的研究出发点是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从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中挽救出来,调整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使之摆脱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危机。虽然凯恩斯提出了福利经济的思想,但这仅仅是治标的策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彻底解决必须依赖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这恰恰是凯恩斯不愿见到的。
总之,凯恩斯经济学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终结了传统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揭开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序幕。自此以后,众多的经济学家围绕凯恩斯经济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即使在凯恩斯主义学派内部,经济学家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分歧,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