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作为战争必备品的甲胄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遗憾的是,甲胄不易保存,而且历代也没有像西方或日本那样刻意保存和收藏甲胄的习惯,导致中国古代甲胄留下的实物非常稀少,资料也很有限。通常来说,时代离我们越近,有实物的概率就越大,资料也越多;越远,则考证难度越大。但秦兵马俑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定律,秦代是隋唐之前,甲胄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为详尽的时代。

秦朝的军戎服饰能有大量资料供后人考据和复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兵马俑写实的雕刻手法。目前已出土的兵马俑近8000尊,就以军士俑而言,除去底座和发髻,实际身高大多在170—181.5厘米之间,基本可以确定是按真人比例制作,除了千人千面,神态生动,他们身上的铠甲、衣服、护腿、履、靴等细节都十分逼真,这显然有利于后人通过陶俑去复原秦代的甲胄。

已出土的兵俑有将军俑、军吏俑和武士俑三大类,数量最多的武士俑又分步兵俑、射手俑、骑士俑和驭手俑四类,从他们身上的铠甲能够看出不同兵种的武备,头上的首服(也称“头衣”,泛指冠、帽等一切裹首之物)则体现出秦代森严的等级制度。

先从数量最少的将军俑说起。将军俑身上的铠甲应该是所有兵马俑中制作最精良的。这种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下缘呈三角形,长度至小腹以下。有的有披膊,有的则没有。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将军俑身上的甲片比其他俑的要小,而且更薄。当时的甲胄以皮甲为主,但将军俑上的甲片很可能是轻薄的金属片编缀而成。将军甲的上部,也就是前胸和后背的部位,由整块的甲片制成,上面有彩带装饰,十分精良。遗憾的是,我们无法通过陶俑准确判断其具体材质,只能推测为皮革或金属。

将军俑的首服称为“绛袙”,是帻的一种,通常以较厚的织物折成,通常是红色头巾。它并不是单纯的头部装饰,根据《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记载:“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也就是说,绛袙是秦军等级身份的象征。

相比将军俑精良的铠甲,军吏俑的甲则要朴素得多。军吏俑所穿的基本可以确定为皮制铠甲,一种为简单皮甲,仅能护胸腹,这种甲胄与西周铜甲(陕西长安普渡村出土)形制相似,应是秦军中较为原始和落后的铠甲,故而这种甲在整个俑群中数量很少。大部分军吏俑穿的是带披膊,胸前及后背,腹部及胯下都是由甲片编缀而成的铠甲。这种军吏俑的甲片要比将军俑的大一些,而且铠甲上也没有彩带装饰。首服为用皮革制成的帻,这种帻罩于发髻之上,以丝绦系于颔下,很可能与绛袙一样,是等级、军衔的象征。他们的身份低于将军俑,高于一般武士俑。

武士俑因兵种不同,铠甲样式也分几种,但总体而言,他们身上铠甲的甲片都比较大。秦陵出土的大量兵器皆为青铜,由此可见当时铁制品有限,秦人不太可能装备大量铁甲,因此人数众多的武士俑身上所穿的很可能是皮甲。半跪射手俑身上穿的皮甲带有披膊,甲片较大,做工远不如将军甲精细,他的发髻位于头顶左侧。

骑兵俑的身甲与射手俑差不多,但脚上穿的不再是秦俑中常见的方口履,而是高筒靴,这自然与兵种有关。古往今来,骑兵都有穿靴的传统,即使是今天的骑兵也会配发各式马靴,主要起防护作用。穿上靴子骑马不磨腿脚,一旦坠马也不至于出现危险,千年前的秦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骑兵头上的皮冠也颇有特色,这种冠与汉代的武冠相似,有学者推测这是秦朝赐给优秀骑士的奖品,也有人认为,这种冠只是为了固定发髻,无特殊意义。

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唯一的“绿脸”俑。这尊俑除了脸色异于常人,其遗留的色彩也较多,可以清楚地看到秦代军吏皮甲的编缀走向。至于为何脸为绿色,已成千古之谜。有人推测是因为这个人类似于现代的特种兵,在脸上涂抹绿色颜料以达到伪装目的

武士俑中身甲最为复杂的当属驭手俑。驭手俑甲的甲身比其他武士俑要长,甲片也较小;其次,脖根处有竖起的盆领,以及覆盖整条手臂、长到手背的臂甲。实际上,这种臂甲形制并非秦人独有,它的构造与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皮甲非常相似。至于秦军驭手穿的究竟是铁甲还是皮甲,目前难下定论,但皮甲的可能性更大。驭手的首服通常也是皮帻,故有观点认为,驭手身份在军吏俑之下,但高于射手俑和步兵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