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破解心灵密码——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

案例

2005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一男子从9层的天台坠楼,落在楼底天井的西北角。而在这起事件的15天前,北京大学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此外数年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崔某被利器砍死,事发现场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南区教学楼。事后,死者一同学被警方带走。据了解,此前两人都追求过同一个女生,曾为一些过节大打出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16年5月,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在洛阳理工学院进行。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大学校园调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最苦恼的是学习压力,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

“复旦投毒案”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来源:爆米花网

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其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当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部分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上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同样激发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阅读卡片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2004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号召,也发出倡议,将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的谐音是“我爱我”,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信任、友爱、宽容、尊重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选择5月25日是为了让大学生便于记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随后,“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全国高校得到认同,全国高校都利用这一天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认为这一天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节”。如今,“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全国大学生活动的一个著名品牌,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源: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