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恶苗病
恶苗病在我国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一些稻区的恶苗病病情有所加重。
一、病原菌
病原菌为串珠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镰孢属真菌。
二、症状识别
恶苗病发生和品种特性(质量)、地域差别、气候条件、提早育苗、棚内温度过高及播量大等因素密切相关,从症状上看,在田间主要表现为徒长、矮化和外观正常三种特征。
(一)徒长
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节间常常弯曲露出叶鞘之外,下部许多茎节生出不定根(图2-10,图2-11)。
图2-10 秧田徒长植株
图2-11 分蘖期徒长植株
(二)矮化
下部叶片发黄,上部叶片张开角度大,地上部茎节处长出倒生根,病株不抽穗,枯死病株表面在潮湿条件下长满淡红色或白色粉霜(图2-12)。
(三)外观正常
分蘖少或不分蘖,下部叶片发黄,上部叶片张开角度大,地上部茎节长出倒生根(图2-13),病株抽穗不结实或籽粒不实。重病株多在孕穗期枯死,轻病株常提早抽穗,穗型短小或籽粒不实。
图2-12 健康植株、外观正常植株(有恶苗病菌)、矮化苗的对比
图2-13 本田恶苗病倒生根
三、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在留种田及附近生产田发现病苗或病株应及时拔除,以防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用劲护3000~4000倍液浸种,即25~33mL劲护加100L水浸80~100kg种子。浸种温度11~12℃,浸种时间5~7d,取出后直接催芽。种子包衣后,用劲护5000~7000倍液浸种,即15~20mL劲护兑水100L,浸80~100kg稻种。浸种温度11~12℃,浸种时间5~7d,取出后直接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