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概 论

第一章 药食同源中药的概念及功效

“药食同源”是指许多物质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药食同源中药则是指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可食药材,经过适当加工而成为具有一某些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有益于健康的一类物质。

中国在药食同源中药的应用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中华民族在繁衍、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创建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医中药。“药食同源”、食疗、药膳等也是其中主要的内容。炎黄子孙很早就懂得用此类中药来发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运用中药进行保健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起到促进发育、抗老防衰、益智健脑、健美减肥、增力耐劳等保健效果。因人保健,即中药保健首先要根据人体的阴阳寒热属性、年龄性别的不同,选用适当的中药。比如阴寒偏盛的体质,宜用温补的中药;阳热偏盛的体质,宜用清凉的中药;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宜采用促进生长发育、益智增力的中药;老年人则宜采用抗衰老的中药;妇女则应根据其经带胎产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中药。因地因时制宜,是指中药保健要顺应时令气候及地理区域的变化。“用寒远寒,用热远热”,这是中医治疗用药的原则之一,也适用于中药保健。根据地理区域的不同,在选用中药进行保健时也是如此。高寒地区宜温补,低湿地区宜清补,北方多寒宜温补,南方多热宜凉补。又比如同是阴寒之体,在北方则温补药物的用量就应重于南方。四时保健中药是根据中医关于“春夏养阴、秋冬养阳”和“四季五补”的原则制定的,以帮助人们适应气候的变化,来调节机体、促进健康。所谓“春夏养阴、秋冬养阳”,是因为春夏气候温热,容易伤人阴液;秋冬气候寒冷,容易损人阳气,故宜养之。所谓“四季五补”,即春主升发,内应肝胆,宜升补;夏主炎热,内应心与小肠,宜清补;长夏介于夏秋之间,湿热主令,内应脾胃,宜淡补;秋主肃杀,其气已凉,内应肺与大肠,宜平补;冬主敛藏,其气寒冷,内应肾与膀胧,宜温补。春季保健中药一般宜采用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的药物,在选用药物时,应避免过于升散,也要避免过于寒凉。常用的药物有:首乌、白芍、枸杞子、川芍以及人参等。夏季(包括长夏)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容易伤人气阴,保健中药宜选用清淡解暑、益气生津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或太子参、北沙参、生晒参)、扁豆、莲子、薏苡仁、茯苓以及砂仁等。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津液易伤,宜予平补,宜采用生津养阴、润肤的中药。常用的药物有:麦冬、沙参、白芍、百合、熟地黄、当归、桑葚子、冬虫夏草以及菊花等。冬令是进补的最好季节,这是由于气候寒冷,万物敛藏,进补最益。宜给予温补肾阳、益精填髓的中药。常用药物有:附片、肉桂、鹿茸、冬虫夏草、核桃仁、菟丝子、肉苁蓉、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海龙以及海马等。滋阴中药具有滋阴填精、滋养肝肾、润肺泽肤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及阴虚病人的调养,其实际表现为: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夜间潮热盗汗、两颧潮红、少寐多梦、性情急躁、头晕目花等。常用药物:枸杞子、山茱萸、熟地黄、天冬、麦冬、冬虫夏草以及首乌等。壮阳中药具有温肾壮阳、补精髓、强筋骨的作用,适用于阳虚体质及阳虚病人的调养。其实际表现为:虚胖畏冷、腰膝酸痛、肢软乏力、精神萎靡、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小便清长或溺后余沥等。常用药物:附片、肉桂、鹿茸(角)、菟丝子、肉苁蓉、海龙、海马以及韭菜子等。益气中药具有健脾益气、补肺固表、增精神、益气力的作用,适用于一般体质较弱或气虚病人。其实际表现为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面色不华、易自汗出、食欲不振、大便不调。常用药物:黄芪、人参、党参、淮山药、白术以及黄精等等。补血中药具有补血养血、温润肌肤的作用,适用于体虚血虚者。实际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精神疲倦、肢体麻木、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常用药物:当归、枸杞子、桑葚子、龙眼肉以及熟地黄等。总之,中药与保健食品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怎样很好地结合,必须通过大量科研与实践逐步予以完善。

当前,一批又一批药食同源中药,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实际观察,得到了国际公认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如大蒜、人参、银杏叶以及刺五加等等。随着中国的加入WTO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党和政府也愈来愈重视对祖国传统医药宝库的挖掘和开发,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的战略措施。这些也证明了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整理、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便是一项重要和迫在眉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