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摄影

号称捕捉真实刹那、客观呈现世界的新闻摄影,也有一套摄影美学吗?这套美学,跟暴力如何扯上关系?

有的,专业的新闻摄影实践,不但有它的一整套美学,而且这套美学概念,是从国内外的新闻摄影教育、报纸杂志的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到专业的国际新闻摄影年度大赛,被一以贯之地长期操作、实践着。追本溯源,或许可以将这套新闻摄影美学的滥觞,从美国的《生活》杂志(LIFE)说起。

这份已经停刊的画报型新闻周刊,在20世纪前半段,曾是美国与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从1936年创刊起,《生活》就聘用一批专业摄影家,每周制作新闻、人物、专题与日常生活花边等各类摄影报道题目。它并以大开本和大篇幅,将视觉上有趣抢眼的新闻照片,搭配好看的版面设计与简洁的图片说明,吸引全球读者的翻阅兴趣,以有效贩卖美国主流价值、右翼政治观与美式生活方式。当然同样重要的是,它贩卖图文报道之间的大量商业广告。

《生活》杂志先后几位图片主编,后来到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将他们在实务界的一套新闻照片的编辑原则,订立为专业新闻摄影的摄制依据。美国各大学相关系所,都视其为权威性典范;美国摄影记者协会(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NPPA)的“年度最佳照片全国新闻摄影大赛”(Picture of the Year,POY),当然也以这些所谓专业模式来评鉴新闻照片的高下。国际影响力后来居上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WPP,中国称之为“荷赛”),继续延用盛行不坠于高度商业导向之美国媒体工业里的这套摄影评鉴机制。

这一套新闻摄影的专业模式,也就是它的美学观,包括拍摄与制作/编辑一张或一组“好照片”的各种“理念”与窍门。翻看美国出版的琳琅满目的新闻摄影教科书,或者“荷赛”数十年来的得奖作品年鉴,我们不难看到这套从密苏里学院那批《生活》图编一路奠立下来的美学传统:如何以广角镜头抓取突发新闻事件里的人物或动作中,具有视觉撞击性的中/近景或特写画面;灾难照片要突出怎样的震惊点、运动照片要抓取怎样的动作瞬间、人物摄影要捕捉怎样的独特表情、特写照片要选择哪些罕见的材料;如何框取/裁切照片,使构图更紧绷而占满读者的视线与情绪;如何编辑一组图片故事,写图说下标题,把每则新闻图片讲述成一个充满戏剧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现实剧照”,等等。

这一套美学观,很清楚的,是为了使吸引读者目光与情绪的照片,成为促销报纸杂志的重要卖点。这套让国内外新闻摄影教育与实务界奉为圭臬的所谓专业新闻摄影的美学规范,出发点是为了服务美国那个超级商业媒体生态,而创造出来的东西。但我们的专业教育者与新闻工作者,似乎从未认真检视形成这套美学的特定社会与历史脉络,至今仍奉为无须质疑的准则。

这样的新闻摄影美学,从一开始就在许多照片的编采过程和结果里,产生了暴力。暴力在新闻摄影实践里,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最直接可见的,是摄影记者为了抢一个稍纵即逝的“精彩”画面,不问被摄者是否同意,或不顾被摄对象的心理/情绪状态,直接以长镜头偷钓画面,或以短镜头逼到对方的面前夺取肖像,造成侵犯隐私、人权的行为。另外的一种直接可见的暴力,则是对于暴力事件里凸显暴行瞬间的影像强调,或各类天灾人祸现场的悲惨影像的嗜血猎取,以不断刺激读者的眼球,震惊我们的情绪。

有时候,镜头瞄准的不直接是某个事件中的人,而是一个于我们而言“奇特”的景观或环境,或一种具有异国情调的颜色、衣着造型或生活方式。摄影者对他所拍的对象,没有或不屑多做一些认识,只有兴趣掠夺立即的视觉趣味时,这些照片,对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价值,就形成了侵犯与粗暴的再现。这是为了具有商品贩卖价值的“美”的照片,而进行的影像暴力。例如,多年来“荷赛”的得奖作品里,几乎年年都有西方摄影者拍摄阿拉伯世界蒙着黑色头巾的妇女,出现在各类竞赛项目里;他们乐此不疲地将别人的宗教文化与生活方式可视化、神秘化,甚至恐怖主义化。这样的暴力,不只是侵权行为的法律或伦理问题,更涉及了一种文化和政治的傲慢与歧见。透过镜头的傲慢与歧视,不断制造读者对他者的误解与扭曲,则是更严重的一种文化暴力。

源自美国/西欧商业媒体机制的新闻摄影,总在寻找并掠夺特殊的、怪异的、奇观式的“新闻”材料,并且口味愈来愈重地将之剧场化或美感化,让新闻摄影成为刺激感官与情绪的消费物。在这个意义上,台湾袭自美国主流传统里的新闻摄影,并没有多少自己宣称并自我催眠的提供信息或“专业”的意义。这种提供视觉消费与视觉掠夺的新闻摄影,精神上都是暴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