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来茶去(“大家茶坊”系列)
- 陶文瑜
- 1582字
- 2021-01-29 19:02:36
湖州
我是因为想到陆羽才去湖州的。
陆羽是《茶经》的作者,《茶经》说的是茶叶的原产地、特征、自然环境与茶叶品质的联系,茶叶加工的工具和方法,茶叶的鉴别,煮茶的器皿和方式,水的等第和喝茶方式的发展沿革,等等,是集大成的归纳和总结,也是独出心裁的发明和提高。
说起陆羽在湖州的事情,就要提到颜真卿了。颜真卿是陆羽的好朋友,陆羽寓居湖州的时候,曾经在湖州妙喜寺旁建造了一座茶亭。颜真卿的书法当时已经很有名了,而且他不仅是湖州的地方领导,还是与陆羽很投契的朋友,所以陆羽自然要请颜真卿为这座茶亭题名。这一天正好是癸年癸月癸日,颜真卿就顺手写下了“三癸亭”这三个大字。
其他一些时间里,颜真卿经常约了当地的文人墨客去青山绿水间品茗吟诗。许多人聚在一起喝茶,这似乎有点茶馆的意思了,只是喝茶的地方是没有围墙的茶馆罢了。喝得兴起了,大家就玩联句的游戏。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这首《月夜啜茶》五言联句,作者是陆士修、张荐、李萼、崔万、颜真卿、谢清昼,按照接龙的形式一人两句地写下来,最后两句的作者还是陆士修。陆士修是当时的嘉兴县尉,加入颜真卿的活动并兴致勃勃地写诗,应该算是性情中人了。
湖州的风景名胜是西塞山,这也是一段与颜真卿有关的往事。
说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就要说到寒山寺,寒山寺仿佛就是长在唐诗里的一座寺院。反过来说到寒山寺,也必定会提到张继的《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是长在寒山寺里的一棵树,是点在寒山寺里的一盏灯。
湖州的西塞山,也是一片长在诗词里的风景,因为张志和的《渔歌子》词,大家就记住了西塞山这个名字。天南海北的人,不一定都知道湖州,但说起西塞山,好像就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了。和寒山寺一样,西塞山是因诗词而名的风景。
《枫桥夜泊》起眼的是钟声,寒山寺其实是一道背景。《渔歌子》说的是西塞山,渔夫似乎也是虚晃一枪。张继与张志和的招式,几乎有点同门师兄弟的味道。《渔歌子》的反响以及享受的待遇也和《枫桥夜泊》如出一辙,它们一起生在唐朝,一起流芳百世,还一起漂洋过海,写进了日本小学教科书,这样的经历,套用现成的说法,就是“幸福的家庭大致是相似的”。
张志和得到过一些功名,也担任过一定的职务,但生性散淡,属闲云野鹤那种,最后干脆把游山玩水当成工作去做了。张志和来到湖州的时候,当时的湖州太守颜真卿丢下手头的工作,亲自来到府署门前的骆驼桥畔迎接,彼此说了些“久仰”、“幸会”之类的客套话以后,颜真卿就要张志和下船去政府招待所。替张志和接风洗尘的酒已经摆好了,谁知张志和说:“倘惠渔舟,愿以浮家泛宅沿溯江湖之上,往来苕、霅之间,野夫之幸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也不要吃吃喝喝酒足饭饱,让我坐着船在湖州山水间东走走西走走,这才是我十分开心的事情呢。“浮家泛宅”就是坐着船四海为家了。
颜真卿毕竟也是文人,比较领会张志和的心思,就由着张志和掉过船头,向着西塞山而去。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就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一流传开,大家赞不绝口,《新唐书·隐逸传》中说:“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和二十五首,递相夸赏。”
从前的文人,主要的交流形式就是一唱一和,和是一种情义,也是一种欣赏。大家司空见惯的风景,你写出一种陌生来,就是新意;大家熟视无睹的事情,你写出一种别致来,就是才华。
这些全是当年的事情了。当我去湖州的时候,朋友为了营造出一点唐朝的感觉,特地备了一条小船,从湖州城里出发,一路漂漂荡荡往西塞山而去。这样的行程,基本上就是张志和的形式,但一路过去直到西塞山,已经不是无限风光的山水了。或许四周有变动,从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或许从前就是这个样子。其实真正的风景,就在张志和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