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紫禁城“户型图”

  • 故宫传
  • 张程
  • 23887字
  • 2021-01-07 17:15:41

宫殿布局三原则

步出幽深的午门门洞,眼前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之下矗立着高大的太和门。紫禁城的世界呈现在了眼前。完成了之前数里逼仄沉重的跋涉的人们,开始出现了新的疑问:

这座有着数以千计建筑的宏大宫城,是如何布局的?眼花缭乱的宫殿,是否存在一个简单的认知记忆规律?

布局,也是礼制。古代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布置建筑格局,紫禁城就诞生在层层叠叠的规章制度之上。简单而言,紫禁城宫殿布局遵循“一二三”三大原则。

一是“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集中了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是建筑布局的中心线。

紫禁城的中轴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和中华帝国的中轴线,三线合一。这条线在宫城内部穿越的建筑自南而北分别为:午门、奉天门(太和门)、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除了几座宫门之外,中轴线上建筑可以归为三类: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中轴线出午门与端门、大明门相连,出神武门与地安门、钟鼓楼相连,汇入北京城的中轴线。

中轴线原则对于具体建筑群的微观考察依然有效。紫禁城乃至中国传统建筑,都有一条中轴线,大殿正房建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分布两侧。紫禁城所有宫院都是四合院形式,主房坐北朝南,和南侧的正门、北侧的后殿组成南北向中轴线。中轴线左右两侧有左右配殿或厢房,面向主房而立。耳房、廊房等再次一级的建筑更是围绕中轴线排列。大多数院落都左右对称。

由中轴线大原则引申的左右对称小原则,方便我们认知、记忆紫禁城的宫室。比如,有东配殿必有西配殿,有内左门自然有内右门,有东六宫就有西六宫;文左武右,文华殿在东边,在中轴线西边就有武英殿与之相对称,两者与中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建筑规制相同。前述的东华门、西华门也是严格左右对称的。

二是“前朝后寝两大功能区”。《周礼》奠定了中国传统建筑“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大原则,历代皇城也遵循此项原则建造。天下官衙无不前部办公,后为住宅;百姓住宅也无不前院会客,后院居住,是“前朝后寝”原则的体现。承天门经端门到午门一线,东部为供奉列祖列宗的太庙,右为祭祀江山五谷的社稷坛,则是遵循“左祖右社”的原则。

紫禁城中轴线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称“三大殿”,规划为朝廷举办大典、皇帝视朝理政的场所,属于治国理政的“前朝”;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是帝后生活起居的“后寝”,或称“内廷”“后宫”。两者形象阐述了何为前朝后寝。

前朝与后寝的划分界限,是三大殿和后三宫之间的乾清门广场。就纵向距离计算,前朝直线将近600米,后寝纵深才300米左右。紫禁城设计的治政面积约为生活面积的两倍。可这仅仅是规划设计,在明清实践中后寝大幅度地“南侵”,皇太后养老宫苑、皇子起居场所都建筑在乾清门广场之南。后寝面积远远高于前朝。爱新觉罗家族入主紫禁城后,建筑群的朝政、起居功能区分模糊交叉,难以泾渭分明。这是实践对规划的更改。

前朝后寝规划,隐含着“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紫禁城既是皇帝的家,也是皇帝的办公室。皇帝之所以能够在家SOHO,则是因为皇帝既是皇室家族的家长,也是整个帝国的大家长,天下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中国式皇权吸取了先秦宗法制的养分,君王是天下大宗,国家就是在宗族的繁衍裂变之下发展壮大的,全国都遵奉君王为宗主;皇权又建立在统治家族几代人的奋斗努力之下,宗室成员是帝国的最高统治层,皇家与统治层高度重合,皇帝的家事往往就是国事,国事艰深挖掘之后往往有家事的影子。家国一体是家国结构和权力实践两方面合力发展的结果。

三是紫禁城可以纵向分为“左中右三路”。“中”就是中轴线建筑构成的院落,三大殿广场、乾清门广场、后三宫院落、御花园构成了紫禁城的中路。中路是中轴线的扩大。中路东西两侧就是东路、西路。

东西两路又分内东路、外东路和内西路、外西路。之所以再分内外是因为中路院落前宽后窄,后三宫的宽度比三大殿小100余米。后三宫两侧规划了整齐划一、左右对称的东六宫、西六宫。以东六宫为中心,包括前方的奉先殿、毓庆宫、斋宫,后方的乾东五所,共同组成了内东路。以西六宫为中心,包括前方的养心殿和后方的乾西五所,共同组成了内西路。当然,随着后期的修缮改扩,原本规整的内东路、内西路不再整齐划一,功能也发生了变动。

内东路外侧就是贯穿紫禁城东部的外东路,自南至北大体有内阁、文华殿、箭亭、南三所、宁寿宫。内西路外侧则是贯穿紫禁城西部的外西路,自南至北大体有南薰殿、武英殿、内务府、慈宁宫、寿安宫、英华殿。离中轴线越远,建筑的重要性越次。当然了,如今上述建筑都是清朝的模样,左右对称的布局不是太明显了。但是在永乐年间初创时,东西两路建筑应该是高度对称的。

中轴线对称、前朝后寝分区、左中右三路布局,这三大原则是中国传统建筑营建的法则,在紫禁城布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它们对认知今日的紫禁城,依然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紫禁城是之前数千年礼法和建筑理念精酿而生的杰作。它的真正建造者是中华文化与皇权政治。在明朝初期,任何一个接手建造任务的人,都会呈现出一座大致相同的伟大宫城。

金銮殿及其广场

来自波斯的盖耶速丁想必不知道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与布局,他笔下的初入紫禁城的景象是:

从第一道门进入后,立即来到一个院子,长三百腕尺(古波斯计量单位),宽两百五十腕尺。在那个院子的前部,筑有一座三腕尺高的台基,上立高五十腕尺的柱子,其中是一座长六十腕尺、宽四十腕尺的大殿。在它后面有三座门,中间大些,左右两门小些。中间供皇帝进出之用,别人不许通过。

波斯人分不清中国的门和殿。盖耶速丁描述的“大殿”其实是当时的奉天门(太和门)。奉天门是一座大到被人怀疑是宫殿的大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前朝的正门。永乐十八年建成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改为皇极门,清朝顺治二年改为太和门,使用至今。

太和门前有深130米、宽200米东西横长的广场,中央用巨石板铺墁甬道成御道,左右磨砖对缝海墁砖地,空旷硕大的广场更加烘托太和门的伟岸威严。自古宫阙森严,早在周朝便有皇宫中轴线“五重大门”的礼制。太和门就是五重大门的最后一道。第一重大门是大明门,第二重为皇城正门承天门,第三重为端门,相当于紫禁城的前门,第四重为午门,紫禁城的正门。这一路行人稀少,空间狭长,来到太和门前时,空间突变、天晴地朗,人们豁然开朗之余,目光无不投向前方的太和门建筑群,遥望门后重重宫殿,不自觉地整容肃静,恭敬地步入广场。

内金水河以平缓的“凹”字形大约从中部横向穿越广场,河上一字排开五座单孔拱券式汉白玉桥,统称内金水桥。中间的主桥通御道,桥面最宽、长度最长、规制最高,造型秀丽、装饰华贵,两侧望柱雕龙刻云,其余四座宾桥分列两旁,规制降低,望柱雕刻火焰图案。主桥为御用,宾桥供王公百官通行。跨过内金水河,就不能通向外东路、外西路,只能一路向前,前往金銮殿。五座内金水桥仿佛一道无形的门户,踏上它就意味着面圣之路。过了内金水桥,宗室百官有任何不慎不谨之处,都会因“失仪不谨”而受罚。

内金水河及其桥梁的位置,是经过精细测量的,完全合乎人们的最佳水平视域60°夹角。从午门中门门道北望,太和门及其侧门正好纳入最佳视域,五座内金水桥恰好置于夹角之中。走过金水桥,侧门从最佳视域中完全消失,人们眼中清晰可见的就是太和门主体建筑。如此科学得体的布置,进一步突出了太和门前朝门户的地位。[9]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进深间数之所以为偶数,是因为此处毕竟是大门,前后各有两间宽度。太和门高23.8米,上覆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梁枋施以和玺彩画,下为白石须弥座,勾栏环立,云头望柱,螭首挑出,台基石陛前后各三出,左右各一出。

门前台基陈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均为明代铸造铜器。一对铜狮高约4.36米,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的铜狮。铜狮工艺细腻,通身光洁,铜座纹饰精美,应该是整体铸造而成的。考虑到庞大的体积,铜狮铸造难度相当大。与一般铜狮不同,太和门前的铜狮耳朵上竖,似乎六百年来一直保持警惕。狮子蹲在同样体量巨大的汉白玉须弥座之上,基座四周刻有龙、云、莲花瓣、花绶带等精美图案。铜狮东西各为雄雌,东侧雄狮,头饰鬈鬃,颈悬响铃,两眼瞪视前方,右脚踩踏绣球,寓意江山一统;西侧的雌狮略微低头,左脚抚摸幼狮,寓意子嗣昌盛。

雌雄铜狮头顶都有一个个卷毛螺旋,俗称“疙瘩烫”。真实的狮子毛发柔顺,头部没有发旋,古代大门前的狮子出现疙瘩烫,是等级规制的表现之一。疙瘩烫的数目多少与建筑等级高低直接相关。一品官衙正门前,石狮头上刻13个疙瘩,一品以下,每降一级递减1个疙瘩,四品10个疙瘩,五六品都是9个疙瘩,七品以下衙署门前则不许摆放狮子。而紫禁城内铜狮子头上的疙瘩烫足足有45个,彰显皇帝的“九五之尊”。[10]

碍于体制规定,太和门极少开启,专供皇帝、皇后大典时进出紫禁城所用。王公大臣从东西角门进出,西角门为贞度门,又称前右门;东角门为昭德门,又称前左门。三门建筑相连是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并且与东西两侧排列整齐的廊房,构成了太和门广场。广场东西廊房又称东西朝房。明代东西朝房共40间,在协和门、熙和门南北各10间,清代将朝房进深改小、间数增多,现存四处朝房各13间。明清时期外朝衙署派驻紫禁城的机关或者内外联系部门大多集中于此,是朝臣势力在紫禁城中的据点与力量宣示。东朝房在明代是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的办公场所,在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诰敕房。西朝房在明代为会典馆,清代则为翻书房、起居注馆。两侧北端靠近三大门部分,在清朝是宫廷侍卫的办事处。

两侧朝房中间、内金水河南侧各有协和门(左顺门、会极门)和熙和门(右顺门、归极门)。两门东西对峙,面阔5间,进深2间,大门内外各1间,上为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下为青砖台基。台基高近3米,朝向广场一侧铺设长达18米、坡度极缓的砖石“礓嚓”,即锯齿形坡道,锯齿高约1厘米,锯齿间距约12厘米;两端有汉白玉护栏。协和门和熙和门礓嚓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一对。大门两端建有顺山炕或门房,为值守人员用房。

盖耶速丁等人穿过太和门,来到了第二个院子:奉天殿(太和殿)广场。广场更加宽旷辽阔,太和门向北长宽各达200多米的宽广区域空无一物,刚刚惊叹于三大门的雄伟精美的人们,行走在空空的广场上,自觉渺小,更添敬畏皇权之心。

奉天殿广场是紫禁城的中心,也是法定的帝国行政中心。帝国权力金字塔的攀登者,跋涉至此,在形式上接近了金字塔的顶点。三大殿矗立在广场上,是法定的最高施政场所。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建在汉白玉须弥座大台基上,南北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台基三层重叠,俗称“三台”。此处是紫禁城中地基最厚的区域。三台人工夯层厚达16米以上,从丹墀地面算起也深达8米有余。可见在夯实地基之时,这块区域就规划为紫禁城的“重中之重”。三台加南部突出的月台,整个平面呈倒“土”字形。每层环绕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透雕栏杆、云龙翔凤望柱、排水龙头,各有1000多个。三台石阶雕有蟠龙,其中御道衬托以海浪流云。[11]

三大殿的名字精挑细选,饱含深意。明初,三大殿名为奉天、华盖、谨身。奉天殿作为紫禁城的主殿,取奉天承运之意,宣告地上的皇帝上承天意,下牧黎民。华盖是天帝居所紫微垣中的一组星辰,共十六颗,犹如伞盖护卫在帝星上方。华盖殿是主殿身后的护卫偏殿,得名华盖,对应银河天象。谨身殿,则是命名者朱棣提醒子孙帝王谨言慎行,时刻反省。嘉靖后期三大殿重建竣工,嘉靖皇帝改名为皇极、中极、建极。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治国的准则。新的殿名寄托着嘉靖皇帝用宫殿申明皇权、昭告天下的雄心。嘉靖皇帝很喜欢用“极”字,还将奉天门改名皇极门,左顺门与右顺门更名为会极门与归极门。

清朝定鼎中原,万象更新,三大殿区域于顺治二年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更名。彼时的满族权贵清醒地认识到庞大的中华帝国是建立在千差万别的民族与地域之上的,成功的统治需要圆融和谐之道,对于区区百万人口的满族来说尤其要“和合天下”。“和”字取代了“极”字,三大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得名自《周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和“太”通假。中和殿得名自《礼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保和殿的名字也取自“保合大和”。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满人入关即高扬和合大旗,对全国的统治就成功了一半。

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烘托主角的出场。

走过五重门、四周墙、三大殿广场,明清帝国的成功者们便来到了紫禁城的中央,这里耸立着城池之中最大、最高、最重要、规制最尊的建筑——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宫的正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金銮殿原为盛唐宫廷的殿名,李白诗云“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后来成为俗世荣华富贵至极的象征。

太和殿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金龙和玺彩画、面阔11间进深5间,都是最高等级的规制。建筑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是现存体量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现存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的版本,相比永乐年间的规模已经大大缩减,尤其是高度仅为初建时的一半左右。现在三大殿与三台比例失调,台大殿小,大殿与台面位置不对称,从反面证明了与之搭配的大殿最初规模要比现在高大。康熙年间缩建大殿,应该主要是受限于当时的财力和巨木良材的匮乏。尤其是木材的匮乏,导致面阔从9间增加为11间,相应缩小了间距。

在重檐庑殿顶的正脊两端,安有两个高3.4米、重约4.3吨的庞然大物,也就是龙吻。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龙吻。这对龙吻是紫禁城的制高点,仅安装仪式就是一场官民云集的盛大典礼,自带主角光环。

太和殿的四条角脊的镇瓦尖端,装饰着骑凤仙人。仙人相传是战国齐湣王,战败后为各国驱逐,走投无路之时,一只凤凰落到跟前,齐湣王飞身跨上凤凰飞升而去,绝处逢生。宫殿建筑角脊最顶端装饰仙人骑凤,期望逢凶化吉。仙人身后跟随着最高规制的10个脊兽,依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龙象征真龙天子,狮子代表皇家威严,天马寓意上天入海、畅达四方,海马是传统的祥瑞;狎鱼为龙首鱼尾、前足有爪、后背有脊的祥瑞,能够喷水灭火;狻猊是传说之中的龙之九子之一,形似狮子,喜烟好静,吞云吐雾,是宫廷建筑和香炉的常见形象;狎鱼是传说中的海中异兽,与狻猊搭配可以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獬豸是象征公正的祥瑞,寓意施政的公平正义;斗牛是传说中的一种虬龙,牛头龙身,身有鱼鳞,尾巴类似鱼鳍,也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瑞兽;行什是一种带有翅膀的猴子,背后有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它的宝杵有降魔的功效。民间雷公的形象就是它。行什作为角兽的压阵角色,寄希望它能够降魔防雷。需要指出的是,天下行什仅此一处,只有太和殿才有资格享有这个瑞兽。这是因为角兽也是建筑规制,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只有皇宫的正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有7个、保和殿是9个,天安门上也是9个,建筑依等级减去排序靠后的角兽。

太和殿前的宽阔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大朝会之时,臣子在丹陛之下两侧排列,“陛下”逐渐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太和殿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象征长寿的祥瑞,寄托对帝王的祝福;日晷是计时工具,嘉量是标准量器,象征皇权,只有一统天下之人才能规定天下时间与重量的标准。

太和殿的装饰繁复华贵,依然处处是最高等级规制。殿檐下簇拥着密集的斗栱,梁枋上全是和玺彩画;门窗上部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整体望去如新艳的赤红海洋中镶嵌着片片金黄,支撑着上部仿佛蓝绿色天地的檐梁。

太和殿内是一个龙的海洋。作为天子的象征,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13433条金龙盘踞在殿内各处。72根巨大的柱子支撑着大殿,中轴线上的6根柱子最为高大和突出,通体包裹近乎纯正的金箔,庞大的蟠龙就萦绕、栖息在金闪闪的大柱之上。这6根金柱又把人的目光引向大殿中轴线后方的九龙金漆宝座——它就是平凡人仰望、野心家觊觎的龙椅。

龙椅坐落在七层高台之上、七扇云龙纹髹金漆大屏风之前,椅圈上缠绕着13条金龙,椅背正中央昂首翘立着一条大龙,届时托举着人间帝王的身躯。龙椅非凡间之物,没有四条腿,而是放置在须弥底座上,须弥座通体满髹金漆,束腰处透雕双龙戏珠。龙椅周边的梁、枋上的群龙彩画,全用沥粉贴金。金箔采用深浅两色,图案效果更加鲜明。整座龙椅及其周围,组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小世界。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隆起一座盘龙藻井[12],藻井正中盘踞着一条巨大的金漆蟠龙,更显出“金銮殿”的华贵。金漆蟠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龙口宝珠通常由水银制成亮晶晶的圆球,称为“轩辕镜”,悬挂在龙椅宝座之上。此镜据说是华夏先祖“轩辕氏”所制,可以分辨真假天子。它就是一面“照妖镜”。历朝端坐金銮殿藻井轩辕镜之下的,都是真龙天子。但是,紫禁城太和殿的龙椅宝座并非在轩辕镜正下方,而是靠后了三米。传说1916年袁世凯篡国称帝时,在太和殿举办登基大典。袁世凯对自己的真龙天子身份颇不自信,下令将龙椅后移三米摆放。即便如此,袁世凯依然不敢端坐龙椅,而是扶立在椅旁完成了登基典礼。

盖耶速丁并不了解太和殿种种规制的深意,他的双眼完全为太和殿的地板所吸引:

它的整个地板是用大块光滑瓷砖铺成的,其色泽极似白大理石。它的面积长宽为二百或三百腕尺。地板瓷砖的接头丝毫不显偏斜弯曲,致使人们以为它是用笔画出来的。石块镶有中国的龙和凤,光泽如玉石,使人惊叹。

太和殿内用“金砖”铺地,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4718块。

紫禁城重要建筑的地面均铺墁着苏州输送的方砖,根据建筑体量的不同,方砖尺寸也不相同,有尺二、尺四、尺七、二尺、二尺二等规格。尺二砖多用于体量较小的房屋地面,尺四砖多用于普通规格殿堂,尺七至二尺二的方砖则用于重要宫殿建筑。只有这些用于重要建筑的方砖,做工精良,才被称为金砖。紫禁城铺墁金砖的建筑有: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养心殿、宁寿宫、奉先殿、太极殿、长春宫、体元殿、敬胜斋、敬怡轩、隆宗门、景运门等。

金砖的铺墁方法与普通方砖类似,但工艺更加严格考究,还增加了最为重要的“泼墨钻生”工序。将红木、黑矾、烟子等材料熬制成“黑矾水”,在其温热之时分两次泼洒或涂刷在已经铺地的金砖之上,待地面完全干透后,再倒上厚厚的桐油,将桐油灌入砖孔中,又将生石灰掺入青灰中,混合成与砖相近的颜色,再把灰撒在地面上,两三天后刮去多余的灰粉,称为“钻生”。钻生完成后,进行“烫蜡”,即将石蜡烤化后均匀地淌在砖面上,待蜡皮完全凝固后,用烤热的软布反复揉擦至光亮。最后,用软布沾香油反复擦拭地面。经过这一套泼墨钻生工艺铺墁的金砖地面,坚硬无比,滑润如玉。当然,整套工艺耗时、耗力、耗财,也就是紫禁城能够普及开来,其他人家根本无力执行如此高成本的工艺。无须计较成本的雄厚财力,加上严苛的选土、制作、铺墁工序,最终造就了光亮炫目、沉稳厚重的宫殿地面。古代工匠的勤劳智慧,完美演绎了明清皇家的尊荣与光芒。部分金砖,自铺就之日起横跨了600载,至今光洁如新。[13]

盖耶速丁在光滑如镜的太和殿,接受了明成祖朱棣的接见,完成了外交使命:

殿内放着一个每边各为四腕尺的御座。这个御座的四围是栏杆,而且铺上黄锦缎,整个用金绣成龙凤的图像及其它中国图案。一把金椅放在御座上,其左右分排站着中国官员。那些手捧木牌的官员中,有一个人上前,跪着用中国话读一篇介绍使臣情况的奏文,其大意是说,使节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家,携带谨献给皇帝的礼物。使臣们下拜,但没有以他们的前额接触地面。然后双手高举,他们上呈国书。一个太监接过国书。永乐皇帝向使臣询问波斯国王的情况,问他们国家中谷物的贵贱。使臣回答说谷贱粮丰。

除了接见使团,缔结邦交外,太和殿的本职是政务大殿。每月定期的大朝会是太和殿创建的主要功能。皇帝在此召集群臣商议天下大政。太和殿还是重大典礼的举办地,24位皇帝的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人生大事在此举行,拜将出征等大典也在此举行。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俗称“三节”,皇帝在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并赐宴群臣。清朝科举考试的“传胪”仪式(名次公布仪式)也在太和殿举行。康熙六年的状元缪彤回忆仪式当天天气微寒,五鼓时分各位进士就跪在太和殿前等候传胪。之前官民盛传的状元是某某人,所以当传胪开始,台基上喊第一甲第一名缪彤出列时,缪彤跪在地上岿然不动。每喊一次名字,太和殿广场就奏乐一番,缪彤以为听错了,就是不敢出列。最后还是现场礼部官员看不下去了,过来强拉着缪彤出来。传胪当日,科举一甲三名可以行走御道,从午门中道出宫。这是皇权对科举才俊的特恩,也是全天下读书人梦境中的高光时刻。

由于太和殿的职能并非常设事务,在600年中的绝大多数光阴,太和殿的大门每年开闭次数屈指可数。

太和殿的最后一次人群云集的盛大典礼是1945年的10月10日,十万多人拥挤在太和殿、午门一带,人群汹涌前来观看抗战受降仪式。中国军民当日在太和殿前台接受了华北日军的投降。全面抗战爆发于北京城郊,又在列祖列宗的注目之下迎来了最终的全胜。

太和殿之后、三台腰部是正方形的中和殿,面阔开间各3间,四周出廊各1间。中和殿单檐四角攒尖顶,铜胎鎏金宝顶,四面无墙只有隔扇,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它是明清帝王参加重大典礼前的暂歇和整理场所。比如,太和殿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接受锦衣卫、内务府、太监等执事官员的朝拜——大典开始后,这些官员将不能参加跪拜。又比如,皇帝亲祭前一日,也在中和殿预览祝文,查验贡品、用具等。

三台后部是外朝最后一座大殿——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从地平面到宫殿正脊高29.5米,殿中设雕镂金漆宝座。

保和殿最著名的是殿后下台基的御路中间那一整块艾叶青石,重300多吨,是宫内最大的石材。巨石上雕9条云龙和云海等图案,规模巨大且图案生动,堪称国宝。保和殿在明朝是皇帝大典前的更衣处,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也在保和殿受贺。在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于保和殿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高官;每年岁末,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及世袭官职人员的黄册,相当于帝国世袭名单的年度整理。乾隆后期开始,科举殿试从太和殿转移到保和殿举行,顶尖的读书种子们在此排定最后的科举名次。此外,清朝前期因为寝宫毁于大火,皇帝以保和殿为寝宫。顺治皇帝住在于保和殿基础上重修的“位育宫”,一住十年;康熙皇帝将位育宫改名“清宁宫”,居住了八年,其间因为三大殿重修迁居过武英殿,后三宫重建完成后才入住正式寝宫乾清宫。

保和殿另一项重要功能是接受玉牒。玉牒是皇族的族谱。清朝平均每十年编修一次族谱。修成后,皇帝驾临保和殿接受、审阅玉牒,再前往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的庆贺。清朝玉牒分皇帝、宗室(直系)、觉罗(旁系)三类编修,藏于皇史宬,是现存最完整的皇族族谱,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谱。

三大殿外匾额,形如大斗,称为“斗匾”。清代的斗匾比明代多出了一排满文。民国时期,紫禁城前朝和端门的斗匾去除了满文,原有的汉字移到中间位置,其他地方依旧满汉双语。明代的匾额和对联,已经没有实物遗存,也没有文献佐证。现存最早的宫殿匾额,是顺治皇帝给乾清宫题写的“正大光明”匾。之后,康熙皇帝给交泰殿题写了“无为”匾,为乾清宫题写“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对联。

前朝的三大殿殿内,到乾隆皇帝时期都没有匾联。这给“书法大家”乾隆皇帝提供了宽广的创作空间。乾隆皇帝为太和殿题写了匾额“建极绥猷”,寓意天子既要顺应上天,建立人间的公正法则,又要安抚民众,建立清明世界。一年中只有冬至日,阳光正好反射到“建极绥猷”匾额上。太和殿楹联是:

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

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

中和殿的匾额是“允执厥中”,传说为三代圣君传授的心法,意为追求中正之道,既是中国人追的为人处世道理,也是统治者应该奉行的法则。中和殿楹联是:

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

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乾隆皇帝为保和殿御题匾额为“皇建有极”,提醒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循普适性法则。保和殿楹联为:

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

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

至此,三大殿的匾联配置完备,一直悬挂至今。这些取材四书五经的匾联,标志着经过一百年的演变,儒家政治理念已经深入爱新觉罗家族的内心。孔老夫子的仁义之道,通过工整精致的文字,穿透两千多年的尘埃,宣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在帝国的核心政治地位。

三大殿建筑群南北深437米,东西宽234米,占地面积约8.5万平方米,约占紫禁城总面积的12%,是宫城内最大的庭院。前方太和门广场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两者合计共12万平方米,约占紫禁城总面积的1/6。[14]

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可以容纳一两万人朝会。大朝会之日,广场东西两侧,陈设着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广场砌嵌两行白石块,每隔3尺左右砌嵌一块1尺见方的白石,叫仪仗墩。仪仗人员就站班在仪仗墩上。

广场东西两侧各有廊房33间,主要用作存放皮革、瓷器、金银、茶叶和衣服等的仓库。东庑有四座库房:缎库,收发皇家的龙蟒缎匹、绸绢、布匹、棉花等物品;甲库,收贮盔甲、枪刀、旗囊、器械等物品;北鞍库,存放御用鞍辔、伞盖、帐房、凉棚等物品;南鞍库,存放官用鞍辔、皮张、雨缨、绦带等。西庑有五座库房:银库,收存金银、珠玉、珊瑚、琥珀等;皮库,收存狐皮、貂皮等皮张及羽缎、象牙、犀角等;瓷库,收存金银器皿及古铜、珐琅、官窑瓷器等;衣库,清代收存侍卫处领用的毛皮和朝服、蟒袍,女官领用的蟒袍、褂裙,萨满祭祀领用貂褂等衣物;茶库,收存人参、茶叶、香纸、绒线、红缨、颜料等物品。仓储区域最怕火灾,恰恰火魔多次光临该区域。最后一起大火爆发于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贞度门守夜官兵将油灯挂在檐柱上后睡熟,油灯烧着墙柱,加上当夜风大,火势一发不可收拾,蔓延到附近连接的诸多库房,两天之后才被扑灭。贞度、太和、昭德三门及附近库房化为灰烬。当时为光绪皇帝大婚预备的服饰、礼器等毁于一旦,库存诸多珍宝也化为焦土,损失惨重,且直接影响了光绪大婚。最后是能工巧匠用彩纸扎了一个几可乱真的太和殿三大门,才勉强保障了大婚举行。

太和殿广场东西廊房正中位置有文武双楼,文东武西。东侧的文楼面西而立,嘉靖年间改称文昭阁,清初定名体仁阁。康熙皇帝曾在体仁阁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延揽人才、安抚人心;乾隆朝以后体仁阁成为内务府的缎库。体仁阁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上下两层,两层之间设腰檐;下层面阔9间,进深3间,高25米,底部为高大的青砖崇基。西侧的武楼,面东而立,中间改名武成阁,清初定名弘义阁。这里是清代内务府的银库,宫廷筵宴所用金银器皿收存此处。作为太和殿的两厢配殿,弘义阁与体仁阁完全对称,建筑规制相同。二阁高度相当于太和殿的7/10,体量和规制都高于四周廊庑的其他建筑。

永乐年间紫禁城初建时,太和殿两侧及东西廊庑都是连绵不绝的廊房。这些木结构房屋成为历次火灾的牺牲品。清朝将部分廊房改为厚墙,人为隔断了火势蔓延,降低了火患。

三大殿广场的四周廊庑四角,各建有一座“崇楼”,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封闭幽暗,也是清代内务府的库房。崇字本意是高,崇楼规划之初是瞭望楼,警戒三大殿区域。

在四座崇楼框定的区域内,有殿宇式大门九座。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崇基底部,二十四气石栏柱头,黄琉璃瓦歇山顶,大门的两山设顺山炕或门房。九门分别是太和门、昭德门、贞度门三座正门,太和殿左右的中左门、中右门两座侧门,保和殿的后左门、后右门两座侧门,以及体仁阁北侧的左翼门和弘义阁北侧的右翼门。除左右翼门外,其他三组门户将前朝划分为三进院落,南为太和门广场,中为太和殿广场,北为中和殿、保和殿庭院,三大殿通过中左门、中右门相通。由于东西廊庑整齐划一,加上三台地跨两院、居中高耸,且三大殿大小高低错落,几乎没有两进院落的视觉感。三大殿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盖耶速丁在朝觐之后的一个夜晚,参加了在新落成的宏伟宫殿的盛宴:

那天晚上,在那座大城中,每人都用火炬、蜡和灯把屋舍和店铺照得通亮,使你以为太阳已经升起。当晚寒气大减。来自契丹、吐蕃、女真和沿海各地的十余万人涌入了紫禁城。还有一支二十万人的队伍,手拿刀、锤、戟、枪、杖、矛、战斧和其他武器,守在宫苑四处。约有两千人手里拿着五颜六色和各种形状的中国扇子,每把有一张盾大小,挂在他们肩上。演员和童子表演更新的节目,他们穿戴着无法详细描写的衣袍和冠冕。要恰当描述那座宫殿也非笔墨所能办到。这个盛会一直延续到日中祈祷结束。

后三宫/御花园

乾清门,后寝的正门,是一处奇妙的地方。明清帝王进了这道门就是回家,走出这道门则要上朝理政,门内是家人,门外隐藏着竞争者;门内是生活,门外是永远不绝的工作。

乾清门是紫禁城“家国一体”的明证。

家国一体,不仅是帝王家族“家天下”的权势与威严的彰显,更是家族命运与国运国势牢固绑定、个人命运与政治纠缠不清的无奈。家和国仅有一门之隔,而且这道门完全不能阻挡汹涌的天下纷争。凡人还有躲避纷争的清净之地,皇帝则躲无可躲,一切都置于万众瞩目的紫禁城台上。皇帝是生活在聚光灯下没有退路的可怜人,生活幸福与否本质上取决于皇权的巩固与否,决定于前朝政治的清明与否。政治失败之日,就是皇权的末日。

1644年的春天,崇祯皇帝朱由检离开空荡荡的朝堂,迈过这道乾清门,回到家中书写了遗诏,逼死了周皇后,手刃了爱女,万念俱灰之下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了自己。

如今的乾清门,保留了朱由检时期的基本架构,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屋顶,绘金龙和玺彩画;底部为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周围雕栏环绕。门前台阶三出三阶,中为云龙石雕御路,两侧陈设一对鎏金铜狮。乾清门开有三门,大门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正门为皇帝御用,非大典不开。明朝乾清门开启还较为频繁,清朝皇帝移寝宫于养心殿,乾清门正门就极少开启了。明朝王公大臣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后寝;清朝王公大臣入后宫限制较为宽松,无论是养心殿召见奏对还是南书房、上书房等官员出入,都只能走乾清门右门。(事实上,从乾清门进出养心殿,是舍近求远。清朝只有七十高龄以上的大臣出入养心殿,才能经由养心殿前面的内右门。)

乾清门区域最鲜艳醒目的,也是如今游人打卡的网红建筑,是两侧的八字琉璃影壁。橘红色影壁高8米,长近10米,壁心及岔角装饰有琉璃花,造型逼真,色彩绚丽,在阳光照耀之下流光溢彩。紫禁城中有多处琉璃影壁,乾清门前是最漂亮的一处。

乾清门内就是后三宫,这是类似于三大殿庭院的一个封闭庭院,南北深218米,东西宽118米,规模仅为三大殿的四分之一强。后三宫建于高2.5米的工字形台基上,前宽后窄,加上与乾清门连接的甬道,整座台基呈现一个狭长的倒“士”字形;四周廊房环绕,无殿阁和崇楼。

宫城内的台基甬道是皇帝与贵戚的专道,宫人差役是无权登临行走的。那下人们的通行需求如何解决?乾清宫前台基,还有前朝三大殿的台基厚处都有东西向涵洞,专为宫人差役通行之用。与帝后王公们南北畅行宫城不同,下人们只能从两翼侧门和台基涵洞穿行紫禁城的中轴区域。

乾清宫建于台基前部,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后出檐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中间三间为大殿,东西两次间为暖阁[15],后檐设仙楼[16],东西梢间建成过道,再两侧为宫墙。殿前台基左右分别陈设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清朝顺治皇帝在台基东西两侧各造立一座雕刻精美的三层石台,台上立有一座通体镏金的“微型宫殿”,东为江山殿,西为社稷殿。这是紫禁城最小的宫殿,更像是放置在石台上的景观。江山与社稷放置在皇帝卧榻之前,寓意鲜明,顺治皇帝提醒子孙要以江山为念,社稷为重。乾清宫在历史上多次毁于火灾,现存建筑是嘉庆三年最后一次重建的架构。明代的乾清宫两旁的斜廊和后部的穿堂,也许出于消防考虑而拆除了。

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大殿正中设有龙椅宝座,明朝在大殿悬“敬天法祖”匾,后为李自成农民军捣毁。后顺治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成为清代紫禁城的一大标志。

周代有天子“六寝六宫”之制:春季住东北寝宫,夏季住东南寝宫,秋季住西南寝宫,冬季住西北寝宫,六月住中央寝宫,再加上中央寝宫之前的路寝,天子一共有六座宫殿。天子和王后寝宫独立,并不同居一处。王后也有与天子六寝布局相同的六宫。六寝在前,六宫在后。明朝规划乾清宫为皇帝寝宫,为符合六寝之制,将后部修建为暖阁,凡九间,上下两层,共置卧床27张。皇帝可以选择随意一床居寝。据说这么设计是为了防止刺客行刺,保障皇帝的安全。但是考虑到皇帝就寝时众多的服侍人员,皇帝每晚的居住所很容易暴露。暖阁设计并不能保障明朝皇帝的安全。清朝重建乾清宫,取消了明朝的27床设计,将正中三间改为南北通透的大殿,并将宝座后移。

14位明朝皇帝曾居住乾清宫,以之为寝宫。乾清宫是明朝皇帝起居与理政的中心,尤其是在皇帝幽居其中时,乾清宫便成了大明帝国的权力黑洞。明朝末年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后两大案都发生在乾清宫,而且集中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七八月间。

七月万历皇帝驾崩,明光宗朱常洛继位,成为乾清宫的新主人。长期压抑苦闷的生活突然打破,朱常洛开始放纵自己,使得本就羸弱的身体不堪重负。他寄希望于丹药,服用了大臣进献的红丸后一命呜呼,酿成“红丸案”。此案是明朝末期错综复杂的高层斗争的又一次集中爆发。朱常洛在位不足一个月。他入主乾清宫时,让宠爱的李选侍照管皇长子朱由校搬进了乾清宫。朱常洛驾崩后,李选侍在宦官势力的支持下霸占乾清宫,拒绝移往安置前朝妃嫔的偏宫,引发了“移宫案”。

移宫案期间,群情激昂的朝臣两次破例,冲入了乾清门。第一回合,李选侍要求引用万历朝早期,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居住乾清宫照顾小皇帝的旧例,留居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寝宫,帝后不同居,原则上乾清宫是没有女主人的。李选侍的提议包裹着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野心。大臣们以参拜朱常洛遗体为由,冲进乾清门,高唱国不可一日无君,抢得了皇太子朱由校,移往外东路的慈庆宫。第二回合是朝臣们与李选侍争夺乾清宫。在公开宣布的新皇帝登基前一日,李选侍依然霸占着乾清宫。朝臣们再次冲入乾清门,义正词严地驳斥李选侍的无理取闹。文人士大夫骂起人来,不吐一个脏字,却引经据典、长篇大论,李选侍给了对手面对面辩论的机会,就已经输了,最终不得不移到外东路北部的仁寿殿哕鸾宫。在移宫案中,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正气凛然,声名鹊起,成了晚明士人的楷模。

明代乾清宫毁于李自成大火,清朝入关之初重修的乾清宫不仅规制缩减,而且工程质量堪忧,甚至发生漏雨这种低级事故。顺治皇帝在位育宫(保和殿)居住了十年,人生最后五年才入住重修的乾清宫;康熙皇帝继位之初即入住清宁宫(保和殿),并将乾清宫推倒重修,八年以后才迁进第二次重修的乾清宫。此时的康熙皇帝已经是成熟老练且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在此后的53年以乾清宫为中心,纵横捭阖,攻坚克难,开启了“康乾盛世”。乾清宫及其东西暖阁,成为康熙皇帝听政、受贺、赐宴、召对群臣的施政场合,名实相符的帝国权力核心。

辅助皇帝施政的日常办事机构,在这个时期陆续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廊庑,分别有上书房(皇子读书处)、南书房(皇帝文学侍从、顾问机构)、内奏事处、批本处、祀孔处、御药房、御茶房、端凝殿(皇帝的衣帽间,储存常用冠袍衣物)、懋勤殿(皇帝书房)等。乾清宫东西廊庑南端分别开辟日精门、月华门,东廊后有昭仁殿,西廊后有弘德殿。即便日后雍正皇帝以养心殿为寝宫,乾清宫依然保留了召见臣工、处理奏章、接见藩属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功能。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在晚年分别于乾清宫广场设千叟宴,与民同乐,宣扬盛世。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规模空前,赴宴者超过3000人,席设800桌,布满乾清宫的廊下、月台、甬道、两侧庭院。新春佳节,乾清宫前往往张灯数万盏,竖立数丈高的天灯两座,以示升平景象。应该说,清朝乾清宫的职能虽然有所变化,但一直是高频使用的。

皇帝在乾清宫日夜操劳,皇后则在身后的坤宁宫扮演贤内助的角色。

“坤宁”与“乾清”对仗工整,浑然一体。乾与坤相对,寓意天下;“清宁”是爱新觉罗家族在奉天崛起时期寝宫的名字,寓意山河清晏、天下安宁,也带有不忘初心的意思。

皇帝是紫禁城的主人,皇后却是后宫的主宰。“后”不仅是君王唯一的嫡妻,还是天下之母,在礼制上可以比君王并尊。自周礼起,王后就有统帅六宫的权力,是妃嫔的主人。妃嫔即便再受宠,与皇后也有天壤之别。客观而言,随着明清君主集权的加强,帝王应对前朝政务和复杂人事已然身心俱疲,没有多少精力与时间主持后宫另一套烦琐沉重的事务,处理后宫女子之间的家长里短,他们确实也需要有“皇后”这样的角色充当代理人。

雍正皇帝胤祯、乾隆皇帝弘历父子在死后两百多年,成为清宫感情戏的绝对主角,仿佛父子俩很大一部分人生是调停后妃们争风吃醋。事实上,雍正、乾隆二人都是臻于完美的皇权机器,几乎全身心投入前朝政务,几乎不怎么介入后宫事务。坤宁宫才是皇后(无后时则是皇贵妃)权衡后宫、执行法纪的场所。其他皇帝也类似。

现存坤宁宫为清代建筑,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面阔9间,进深5间,属于最高规制。坤宁宫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无后时则闲置,不许任何妃嫔入内,进入清朝后功能大变。皇后不再以坤宁宫为寝宫,只有在执行皇后重大权力之时才返回坤宁宫。帝后大婚之时,以坤宁宫最东侧的两间东暖阁为洞房,并在此住二日,然后移居别宫。

坤宁宫在清朝主要用作祭祀萨满神。萨满教是东北地区通古斯语系少数民族的宗教,“萨满”一词是通古斯语“巫师”的意思。满族先民早在渔猎时代就信仰萨满教,入关后爱新觉罗家族以非常重要的坤宁宫为萨满教的祭殿,可见对民族宗教的重视。

坤宁宫中央四间为神堂,宫殿大门开在东次间,并改隔扇门为木板门、隔扇窗为吊搭窗。神堂内按满族习俗,在北西南三面设立万字坑,俗称“口袋居”。北墙东侧设煮祭肉的大锅和肉案,宫前月台东侧立4米高的祭神杆。每年正月初二及春秋两季,坤宁宫都要举行大祀,用大锅煮胙肉。届时,皇帝坐在南炕,内外藩王、文武显贵都入坤宁宫行礼,分班席坐于侧,分食胙肉。同时,皇后于东暖阁内与妃嫔们分尝胙肉,礼节与神堂相同。胙肉是白水煮的大块猪肉,对于养尊处优的王公显贵们来说往往难以下咽。但是,祖宗传下来的礼节又不便违抗,因此大祀之日他们常常在衣袖内暗藏调料,偷偷涂洒在白肉上。这似乎是最高层一个公开的秘密。

祭祀的次日为还愿日,坤宁宫将牲颈骨、精肉及细米放置在殿前的祭神杆上,吸引乌鸦等禽鸟啄食,以此报答天恩。与汉族观念不同,满族人以乌鸦为吉祥鸟。相传,乌鸦曾救过满族的祖先。清代紫禁城不仅不驱赶乌鸦,反而投喂乌鸦,使得紫禁城成为北京城内乌鸦重要的聚居地。每当夕阳西下,常常有成百上千的乌鸦飞临紫禁城的上空,或盘旋在广场之上,或栖息于殿宇之间,安然自在。《清稗类钞》记载,紫禁城前方东南的太庙,乌鸦“每晨出城求食,薄暮始返,结阵如云,不下千万”。

除了大祭祀之外,坤宁宫平常每日还举行朝祭、夕祭,设置专人,按礼进行。后来,其他神祇也住进了坤宁宫,爱新觉罗子孙迎接蒙古神、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等神位入内,济济一堂,居住在口袋居炕上。爱新觉罗家族是一个有信仰的家族,而且保持了开放的心态,不断适应着现实的发展。他们毕竟是全天下的统治者,而不仅仅是满族人的统治者,需要奉养天下各派的神祇来护佑大清的江山。不过,他们需要统一接受萨满教的仪式。每一次大祀,各派尊神共享祭品,遥想起来也是蔚为壮观。

坤宁宫两侧有斜廊和东暖殿、西暖殿,庭院东辟永样门、西辟增瑞门,其后东庑开基化门、西庑开端则门。坤宁宫北宫墙正中开辟有广运门,嘉靖十四年更名为坤宁门。

乾清宫与坤宁宫中间、台基的中腰坐落着交泰殿。乾坤代表天地,《易经》有云:“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交泰殿由此得名,现存规制为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攒尖顶的方殿。明代,交泰殿为圆形攒尖建筑。清代,皇后在大婚之日和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皇后生日),在交泰殿升座,接受后宫妃嫔的朝贺。乾隆朝开始,皇帝印玺也贮藏在交泰殿。交泰殿对应两侧廊庑,东辟景和门,西辟龙德门。

后三宫的形制布局,与前朝三大殿相似,只是台基尺寸和建筑体量都相应缩小。

迈出坤宁门就是中轴线的最后一处建筑:御花园。

现存御花园建筑大多是明朝后期作品,正南坤宁门左右分设琼苑东门、琼苑西门,可通东西六宫;北面是集福门、延和门、承光门围合的牌楼坊门,正北为顺贞门,正对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整体布局严格遵照中轴对称原则,中路主体建筑为重檐盝顶的钦安殿及其围成的小院,东路建筑有堆秀山、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晖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绝大多数为帝后游赏休憩或敬佛礼神之所。其中,高仅10米的太湖石假山——堆秀山是宫中重阳节登高的地方,两侧设有石蟠龙喷泉,山腰处暗设水缸储水,以管相连,引水至蟠龙口中喷出。这是宫中仅存的水法。两侧各有山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紫禁城每年的登高、赏月等活动都在此举行。

御花园虽然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园林,东西只有135米,南北深89米,面积并不算大。历代设计者充分利用空间,遍植苍柏古槐,罗列奇石盆景,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等丰富多彩的图案,使得整座花园功能紧凑、文雅别致。对于紫禁城的居民,尤其是幽居深宫的妃嫔们而言,御花园是难得的休闲、游乐之所。

花园北部承光门内,有一对铜跪象,东西各一,相向而跪,为明代遗物。跪象全身鎏金,双目下视,长鼻收卷,四足二前二后跪曲,似乎在虔诚地恭迎主人。这对跪象造型与皇帝法驾卤簿中的宝象相似。紫禁城将一对跪象立于御花园北门内,寓意“接驾”,极可能每次皇帝从神武门回宫,直接穿越顺贞门、承光门、坤宁门返回乾清宫,而不是绕行左右。

不过,明代坤宁门的位置在今顺贞门,即明代的御花园与后三宫连为一体,真正是“宫苑一体”。如今的坤宁门东西房屋在明代就是一道围廊,称为游艺斋。清代改造后三宫区域,将坤宁门移至游艺斋正中,并将左右加盖为房屋,作为太监值宿场所,又将原坤宁门改为顺贞门。从此,御花园与后三宫分离开来,成为一处独立园林。

从午门到坤宁门,沿线没有一株花草、一棵树,唯有黄瓦红墙。推开坤宁门,怒放的鲜花、葱茏的草木,直击双眸,不由得人不动容。

从乾清宫到养心殿

在后三宫的两侧,以乾清宫的前檐为南界,分别有东西六宫建筑群。这是紫禁城内规划最规整、至今仍基本保存永乐年间格局的建筑群。

王璞子先生对东西六宫有过精要的概括:后三宫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在一片方正的土地上,东西各均分为九宫格,每格约50米见方,每格为一宫之地;以靠近后三宫的东西各六格建东西六宫;外侧各三格,为备用地。[17]我们可以把宫格当作衡量次要宫院面积和规制的标准之一。

东西六宫和后三宫之间分别为东一长街、西一长街,东西六宫中间分别为东二长街、西二长街。东二长街南北端分开麟趾门和千婴门,西二长街南北端分开螽斯[18]门和百子门,四座门的名字都是古人结婚常用的书面祝词,寄托着皇家子孙繁衍的期望。这也是后宫妃嫔的职责。东西长街两侧各有三宫竖列,各宫间又以巷道分隔。12座院落布局紧凑,对外交通联络颇为不便,“庭院深深深几许”,暗合“深宫”之意,且内部没有挺拔阳刚、宽敞高大的建筑。有人就将四条深长的长街比附为汉代“永巷”。永巷原为汉代幽禁失宠的妃嫔、宫女场所,又引申为后妃的居所。我们在讲述后妃制度时,将详细论述东西六宫。

东西六宫及其外侧三个宫格,构成了内东路、内西路的主体。东西六宫北侧都有一条东西向巷道,道北各建五所规制相同的并排院落,每座宫院各建前后三重殿堂,各有厢房,原本是皇子、皇孙的住所,称为乾东五所、乾西五所。现存东六宫南侧自东向西分别为奉先殿、毓庆宫、斋宫。西六宫南侧则是养心殿建筑群。

东六宫区域九个宫格,加上乾东五所、奉先殿、毓庆宫、斋宫为内东路。

西六宫区域九个宫格,加上乾西五所、养心殿建筑群为内西路。

从乾清宫西侧的月华门出去,永巷对面即是遵义门。遵义门坐西向东,是养心殿区域的正门。在明代,进入遵义门,“向南者养心殿也,向北则司礼监掌印秉笔之直房。祖制,宫中膳房原在隆道阁后,魏忠贤移于怡神殿,而以其房为直房。养心殿之西南曰祥宁宫,宫前向北者曰无梁殿,世庙炼丹药之所也。月华门西南岿然者,隆道阁也”。这是《日下旧闻考》对明代养心殿区域的描述,透露出此地原为御膳房,明末成为司礼监的直房。嘉靖皇帝曾经修葺过该区域,作为炼丹房。无梁殿、隆道阁极可能都是道教建筑。可惜的是,这些建筑都在李自成大火中付之一炬。

养心殿区域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在乾清宫卧榻西侧。明清以左为尊,所以乾清宫东侧、内东路南端主要规划为奉先殿、斋宫等宗教建筑(毓庆宫原为供奉帝王生母之所)。西侧则没有束缚,基本可以由着帝王的性子来。所以,嘉靖皇帝可以躲在这里修炼丹药。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重修了养心殿,将位置从遵义门南侧移至北侧。康熙皇帝将养心殿当作“科学院”,召西方传教士于此学习西方科技、制作西式器具;成立了“养心殿造办处”,除了制造一些奇技淫巧之物外,还生产宫中所需工艺品。养心殿造办处于康熙后期搬迁至外西路,扩建为内务府造办处。可以说,养心殿是皇帝兴趣爱好的容身之处。

养心殿“大器晚成”,从雍正朝开始一举取代乾清宫,成为清朝皇帝的寝宫、大清帝国的政治中心。

雍正皇帝胤祯继位后,理应继承父亲康熙的寝宫——乾清宫。胤祯亲身经历了康熙末年激烈残酷的“九子夺嫡”混战。晚年康熙目睹儿子们同室操戈,曾悲愤地痛骂所有儿子:“朕日后临终时,必有将朕身置乾清宫,而尔等执刃争夺!”雍正皇帝以此为理由,并且宣布不忍心入住父皇居住了半个世纪的寝宫,睹物伤情,便搬入了一旁的养心殿“守制”。皇帝守制,以日为月。凡人为父亲守制27个月,皇帝只需27天。但是雍正皇帝坚持为康熙守制了27个月,并且在结束后继续在养心殿起居。之后的皇帝都以雍正为榜样,为父皇守制27个月并以养心殿为寝宫。

雍正皇帝是个强硬的工作狂兼严厉的改革者,他搬入养心殿之初,即在西暖阁题写了“为君难”匾额,将此处改造为勤政亲贤之所,十几年如一日扎入文山案牍之中。

换言之,自雍正皇帝开始,清朝的皇帝只有工作,没有兴趣爱好的容身之处了。

迈入现在的遵义门,眼前是一狭长的东西向庭院,三面都有连檐通脊的直房,为太监、侍卫当值或官员等候召见所用。该庭院将养心殿区域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两处东西狭长的庭院,为御膳房、南库。北边为养心殿。

养心殿正门为养心门,黄琉璃瓦歇山顶门楼。地面的砖共分五路,中为御道,两侧为官员序班的地方。养心门两侧有东西角门,供太监和执事官员出入,但后者不能直进直出,只能贴边行走。东角门贴墙往东走,西角门贴墙往西行。进养心门有一座木照壁,牌楼式建筑,中间有隔扇门,皇帝进出时开启,其他人从照壁两旁绕行。

绕过照壁就是养心殿。养心殿工字形,中间有穿堂相连。前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7间宽36米,进深3间长12米。明间正中设有皇帝龙椅宝座,悬挂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额,座后设屏风,北墙设书格,为听政之所。东暖阁也设宝座,这里是清朝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等近臣议事和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雍正曾将东暖阁改建为仙楼,乾隆在仙楼上陈设佛像,嘉庆时期拆除了仙楼。西暖阁为满式风格,分隔为数室,有皇帝披阅奏折、招人密谈的小屋,称“勤政亲贤”室,即雍正皇帝感叹“为君难”之所,也有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总而言之,前殿东侧为理政场所,西侧为休息场所,也是朝野口中的便殿。养心殿于雍正年间即安装玻璃插屏、玻璃窗眼,是紫禁城第一个安装玻璃的宫殿。

养心殿后殿是皇帝真正的“寝”宫。后殿面阔5间,中间为正间,通过穿堂与前殿相连,靠北墙有一暖炕,上悬匾额“乾元资始”,东西梢间为寝室,各有龙床,皇帝可任选一处就寝。后殿两侧各有五间耳房,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皇贵妃、贵妃居住。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居住西侧的“燕禧堂”,每次从后殿走过穿堂前往前殿处理政务。后殿两侧各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供妃嫔以下女子随侍时居住用。

雍正以后的清朝皇帝,皇帝生涯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养心殿度过的。乾隆皇帝弘历是养心殿最长久的主人,一共住了64年。除了耀眼的权力光芒外,乾隆皇帝还在养心殿建立了一处艺术高地:三希堂。它是乾隆的书房,得名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寄托着乾隆皇帝求圣求贤的自我鞭策。三希堂收藏有乾隆皇帝珍爱的三件书法圣品: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养心殿面积并不大,生活气息和文化色彩浓厚,体量适当、功能丰富,实用性盖过了礼制需求。相比乾清宫,养心殿更适合起居。

外东路与外西路

我们已经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了从午门至神武门的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在它两侧,分别是外东路和外西路建筑。

初建之时,自南而北,外东路有文华殿、端本宫(慈庆宫)、仁寿宫等;外西路有武英殿、慈宁宫、咸安宫、英华殿等建筑群。大体上,南部偏向朝政,北部专为奉养前朝太后与妃嫔,建筑体量与规制东西对称。然而,紫禁城多次大毁大建,修缮补扩每朝每代都有,宫城的建筑布局始终处于变动之中,找不到一份放之四时而皆准的“紫禁城建筑图”,东西对称的格局也在拆建中逐渐消失。考虑到我们将在之后分章节介绍各种职能的宫殿群,下文仅详细介绍外东西路的部分建筑。

外东路中部、三大殿东院墙外、东北崇楼和左翼门之间,是紫禁城特殊的建筑:箭亭。

箭亭是紫禁城乃至整个北京城内最大的亭子,建筑面积430平方米。顾名思义,箭亭是习武射箭的场所,是满族人骑射传统的传承之所。既然是射箭场地,箭亭南部就有东西宽100米左右,南北长近30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空地。在功能密集的紫禁城中,箭亭广场是一处奢侈的存在。

科举制度分文武两科,文科殿试在太和殿或保和殿举行。武科殿试本无固定场所,康熙皇帝便创建了箭亭,定为武科殿试场所。殿试之时,皇帝亲临箭亭,因此此亭修建得大如宫殿,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5间,四出檐廊,四面隔扇门;正中陈设九龙宝座,宝座雕花铜叶鎏金镶嵌,前后皆有雕龙御陛,九步台阶,下有一米多高的基座。箭亭虽名为“亭”,基调是一座宫殿。

康熙皇帝设置如此巨大的箭亭区域,肯定不仅仅是为了三年一次的武科殿试,更是为了保持满族子弟的尚武精神。康熙皇帝以身作则,经常率侍卫、皇子们在箭亭习武射箭,并与八旗官员“校射禁廷”。箭亭内宝座东侧现存一通乾隆十七年的卧碑。乾隆皇帝在碑文中重申祖制,娴习骑射是满族的根本,他说:“朕恭阅太宗文皇帝实录,内载崇德九年十一月癸丑日,耽于酒色,未有不亡者。”鉴于当时八旗子弟文恬武嬉的现状,乾隆皇帝要求官民学习古训,熟练骑射,并且规定在选拔官员时兼顾箭法,择优录用。乾隆皇帝似乎偏爱箭亭,曾在此赐宴文武百官,有几位皇子大婚的婚宴也是在箭亭内举行的。

现存箭亭东侧有一处开放式院落,其中包含南三所、御茶膳房、御药房、会典馆等建筑群。掌管宫中用马的上驷院衙署也在其中,位于院落西侧,紧邻箭亭,彰显“骑射”不分家。清代紫禁城内还有多处武备场所。与上驷院同属内务府的武备院,设在东华门外,掌管宫廷所用武器的制作、供应。武备院在宫中昭德门内、左翼门内设有储存弓箭、刀枪、甲胄的武备院四库;内务府造办处下属的炮枪处、鞍甲作、弓作、盔头作等,则直接在宫中制造武器,器械成品储存于造办处的活计库。此外,紫禁城外西路还有御鸟枪处、内火药库、弓箭处等,为皇帝出巡或狩猎提供军械武器。可以说,紫禁城内散落着不少武装部门。

外东路南端最显著的建筑是文华殿。文华殿规划之初是皇太子的观政之所,落成600年来只有明仁宗朱高炽一位皇太子曾于此监国、观政,其他时间紫禁城要么没有皇太子,要么皇太子年幼不足以理政,或者皇帝干脆没有儿子,抑或不允许儿子观政。皇帝逐渐从儿子手中夺回了文华殿,作为展示文治的场所。文华殿成了皇帝的便殿,春秋仲月举行经筵之礼,平日不时召集文臣谈文论政。经筵是专门为帝王讲解儒家经典而开设的讲座,一般由翰林文臣出任讲师,结合国政要务定期讲解儒家经典。明代皇帝多怠政,文华殿经筵多冷藏不办。将文华殿经筵发扬光大的,是注重书写“文治”这篇大文章的清代诸帝。

清朝皇帝从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和左都御史等高官中,挑选高学硕儒,出任经筵讲官,给皇帝授课。上课开始,皇帝学生坐在龙椅宝座上,前置书案,而“老师”站在书案对面,只能对着案上颠倒的图书,指点字句阐发讲述。讲解完毕,皇帝发表“御论”,讲述学习心得,此时大臣们都要跪听圣训。康、雍、乾诸帝,文化素质高、政务思索深,听课之后往往发表鸿篇大论,还会指名大臣出来辩论。乾隆皇帝甚至会指出“老师”或者古圣先贤的谬误之处,兴高采烈地阐发自己独到、正确、伟大的观点。大臣们唯有跪地山呼:“圣论高深宏远,臣等钦佩之至。”经筵毕,赐茶赐座,地点为文华殿的东配殿本仁殿,或西配殿集义殿。清代文华殿后院为紫禁城藏书楼:文渊阁。皇帝兴致所至,会在经筵之后带领文臣侍从步出文华殿后门,来到文渊阁,一道翻阅藏书,谈古论经。

外东西路布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部分建筑属于“后寝”范畴,是奉养前朝妃嫔、遵奉太上皇、安置皇太子和皇子皇孙的宫苑,属于“前朝”的建筑局限在南端的内金水河两侧。外东路北部在明朝是安置前朝妃嫔的仁寿宫区域,乾隆皇帝改建为预备自己太上皇生活之用的宁寿宫建筑群;中部在明代先后是安置皇太后、皇太子的慈庆宫(端本宫),清代虽然兴建了箭亭、上驷院、御药房等勉强属于外朝的建筑,但主体仍是皇子居住的南三所。只在南端矗立着与朝政关联的文华殿、内阁、銮仪卫库、国史馆等。

外西路情况类似,最北端是皇家宗教性建筑区英华殿建筑群,往南有安置太妃的寿安宫,中部就是宏伟的皇太后居所慈宁宫建筑群(含寿康宫、慈宁花园)。南部才是与外朝政务相关的内务府衙署、咸安宫官学、武英殿、南薰殿等。武英殿将会在皇家出版事业中详细论述,此处先介绍其他三处外朝建筑。

内务府是清朝的制度创举,成功解决了明代的宦官擅权跋扈、衙署遍布皇宫的弊端,又保障紫禁城高效高质运转两百多年。内务府是清代紫禁城的“大管家”。它的主体衙署,就在外西路中段,慈宁宫以南、武英殿以北、右翼门以西,建筑布局零散,向西蔓延至内金水河南北段的河畔。

内务府区域在明代是仁智殿建筑群。仁智殿又称“白虎殿”,是明朝皇帝驾崩后停灵的“殡宫”。明代宫廷画院也设于该区域,丹青高手便在此绘制命题作文。明朝多有喜爱绘画的皇帝,留下了诸多肖像和行乐图。其中又以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绘画成就最高,绘有《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等佳作,是一位被皇帝职业耽误了的画家。当年,仁智殿就留下了明宣宗挥毫泼墨,与宫廷画师切磋点评的身影。嘉靖朝以后,皇帝好画之风大减,加之太监忌讳殡宫,便将宫廷画院前移至南部的武英殿。此后,仁智殿除皇帝驾崩后启用外,常年处于关闭状态。当年规模颇大的仁智殿建筑群,如今遗迹难寻,极可能先毁于李自成大火,再因内务府的兴建而根基全无。

清代大内总管机构兴建于此,或许是因为在明代外西路中部就多有负责宫廷运转的宦官机构:司礼监管掌处、文书房、御酒坊、马房、南司房等。另外,太监奉旨开刑拷打内犯之处也在该区域某处庭院;东部还有明代的外膳房,太监们在内金水河边做好膳食,先抬到此处,后送入宫中。而西边的内金水河畔,就是中下层宦官的住处。上述这些部门、人物,在清朝都归入了内务府范畴。内务府有前后五重建筑,房43间,核心为内务府堂官衙门,是宫廷后勤保障工作的指挥中枢;内务府所属机构官署几乎都在周边区域或西华门外南北长街,下属储库也都在宫城之内,如银、皮、瓷、缎、衣、茶六大库,除部分瓷库在武英殿南,其余皆储藏在太和殿广场廊房内。康熙三十年(1691),养心殿造办处迁至外西路,扩充为内务府造办处,以慈宁宫茶饭房的150间为址,成为内务府系统占地最广的机构。

在以后章节中,我们会时不时看到内务府的身影,此处不再展开细说。

外西路西华门内侧路北,第一处大建筑便是清代的咸安宫。明代咸安宫在如今的寿安宫,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西华门内废弃的尚衣监区域新建校舍,规模为三间门,门内影壁一座,影壁后为三进院,每进院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共有房27间。此处校舍命名为咸安宫。而原咸安宫改名寿安宫,为太后太妃颐养之所。这种明清两代宫殿同名而异处的情况,给后人认识紫禁城增加了诸多困难。

满族入主中原后,以少数统治多数,对八旗子弟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康熙皇帝以内务府包衣子弟的素质教育为抓手,设立了景山官学,开始了八旗官学教育的序幕。此后,清朝隶属内务府的官学有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宗室官学、觉罗官学、八旗官学等。其中,紫禁城内的咸安宫官学是“天下学校之领袖,八旗人材之渊薮”,相当于八旗精英的进修学校。咸安宫官学在清朝中期深受重视,学生于读书作文、学习翻译、满语骑射之外,还学习律文、条例及题奏、抄报。朝廷常将部院公文拿到咸安宫现场教学,甚至直接给学生们布置代办事项,要求他们起草稿案。自然,咸安宫学生的待遇颇为优渥,学生每月二两银子,每日提供两顿伙食。此后,咸安宫北部又开设了蒙古官学、回缅官学,选拔旗人子弟学习蒙古文、回文、缅文等。三所学校位置相邻,组成了紫禁城内的宫办学校体系。咸安宫官学、蒙古官学、回缅官学的师生皆可住校,也就是日常生活在紫禁城内。其中,咸安宫官学有学生110名,管理官员、教习、苏拉(差役)等60余名。

咸安宫的学生是后备官员,经考试后“一、二等带领引见,以七品、八品笔帖式补用”,其中杰出者破格“用为部属”。从咸安宫走出去的学生充实了六部衙门的中低级满族员缺。清朝后期,随着仕途拥挤,咸安宫毕业学生的前途随之阻塞。学生们积极性大降,官学办学质量滑坡,甚至有贫苦子弟专为混钱粮而入学的情况。

民国元年(1912),咸安宫毁于火灾。民国政府在废墟上建造了古物陈列所,其中有宝蕴楼,为文物库房。如今的咸安宫仅存宫门3楹。

外西路最南、西华门与熙和门沿线南侧,是紫禁城现存年代最早的院落——南薰殿遗址。

之所以说是遗址,是因为除了南薰殿尚存,其他配套建筑都湮没了。南薰殿为明代早中期建筑,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东西各有配殿;是皇后妃嫔上徽号、册封大典前撰写金宝、金册的场所。乾隆十四年(1749),南薰殿改为供奉历代帝王像。清末,南薰殿逐渐衰败。

如今,东西配殿仍有若干柱顶暴露于地表。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地面抬升,难以明确当初的建筑格局。大体范围而言,南薰殿建筑群可能覆盖了西城墙、南城墙包围的整个紫禁城西南部。或许因为南边即是城墙,南薰殿院落坐北朝南,却没有南门,院门位于宫院子东北角,而东西配殿直接建成穿堂式建筑,作为整个院落的东西大门。这是非常独特的格局。

南薰殿是紫禁城内少数进行了深入考古的区域,在东配殿遗址发现了许多灶台、水沟等生活痕迹。院落内还发现多处灰坑、装填建筑废料,其中院落的西北角有一个瓷器坑,内有许多瓷片。“这些瓷片都不是官窑用瓷,全部来自民窑。同东配殿里出现的灶台等生活痕迹一样,这些民窑瓷片证明这里或附近曾居住过许多所谓的‘闲杂人等’。”[19]

纵观外东西路,明代东西对称的布局于清代遭到部分改变。慈宁宫、宁寿宫、内务府、南三所等次重要的宫苑,成为一个个小的中心建筑群。大致形成了外东路中部皇子居住区、外西路中部皇太后居住区、武英殿出版区、内务府周边服务机构区、西北部的佛殿区、东北部的“太上皇宫殿”等分区。下面,我们将分功能介绍不同区域建筑的详情与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