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效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福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体现为: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区发展。据福建省农业厅统计,2016年全省“一区两园”完成投资81亿元,建成41个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区,园区的要素集聚、示范带动等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全省培育了12家省级重点种子企业,建立种苗繁育、良种示范等各类基地近300个。全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培育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建立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培育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福建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去产能”为重点,各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传统低、散、小企业,整合清理产能过剩行业,提高工业供给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淘汰炼铁41.2万吨、炼钢21.5万吨、铁合金9.7万吨、水泥2196.5万吨、造纸207.8万吨、制革345.2万标张、印染47.3万千米、电石6万吨、化纤0.73万吨、铅蓄电池1447.9万千伏安时、小火电51万千瓦、小煤矿563万吨等,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通过化解过剩产能,有力地促进了福建制造业结构调整,如水泥行业在全国率先全部淘汰落后机立窑,通过产能置换建设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占比达100%,五大龙头企业产能占比达60%以上。压缩过剩产能行业。通过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发展,福建目前已基本停止审批产能过剩的新增产能项目,有效遏制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了节能351万吨标煤、减排温室气体1923万吨、化学需氧量1.45万吨,节约土地501万平方米,为福建先进制造业项目腾出产能与环境空间。

3.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随着互联网+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深度融合,全省网上零售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10196亿元,同比增长43.3%,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的9.2%,比上年提高2.5%。商品房去库存稳步推进。从供给侧看,2016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4588.83亿元,同比增长2.7%;竣工面积3665.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从需求侧看,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915.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7.59万平方米,增长21.7%;商品房待售面积2058.5万平方米,增幅比2015年回落50.8个百分点,创2007年以来的新低。“清新福建”旅游品牌影响力提升。2016年全省旅游业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5亿人次,同比增长18.1%,实现旅游总收入3935.16亿元,同比增长25.3%。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交通运输、仓储业支撑作用明显,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7%;租赁和电子商务对服务业的发展贡献显著,实现营业收入411.44亿元,同比增长32.9%,贡献率达23.1%。

二、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福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供给结构难以适应需求升级的矛盾愈发凸显,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面临传统动力减弱与新兴动力不足的双重压力,技术、人才、资金等短板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1.部分传统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艰巨

目前,福建部分传统产业供需矛盾突出,中低端产能明显过剩,受国内外市场影响,钢铁、煤炭、船舶、水泥、造纸、纺织、石材、氮肥等8个行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如2015年全省工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9.4%,低于国际上公认的产能利用率82%的正常水平,其中,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船舶、光伏、工程机械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目前,对于产能过剩以及在环保、质监、安监、能耗等方面难以达到国家要求的企业,以及市场竞争力差难以转型升级的企业,要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又易引发企业淘汰关闭、员工下岗转岗、不良债务攀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增加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同时,福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16.3个百分点;农业“接二连三”程度也较低,导致农业规模、质量、效益难以有效提升。

2.新兴产业尚难以支撑跨越发展的重任

新产业、新业态经济规模仍较小,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尚难以弥补传统产业化解过剩产能后造成的经济总量“空缺”,也难以对福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产业规模偏小。从新兴产业构成看,目前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仍主要集中在具有传统特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整机和终端产品制造上,三者的产值占比达73.7%,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多数企业仍主要从事组装加工、价值产业链低端的相关工作,产品附加值偏低、精深加工产品较少。而生物医药、新能源、海洋高新等产品附加值较高、带动系数较大的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规模仍较小,三者不足20%,尚处于起步或培育阶段。创新能力薄弱。目前,福建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建有研发机构的,仅占企业总数的17.5%和7.9%;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提高至8.1%,但仍有82.4%的企业未开展研发活动,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从研发投入看,2016年全省R&D经费投入仅454.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1.59%,低于全国平均2.11%的水平,也低于江苏(2.66%)、广东(2.56%)、浙江(2.43%)、山东(2.34%)、安徽(1.97%)的水平。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不到10%,研发装备落后、技术人才不足,企业科技开发基本处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应用阶段,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尚未得到完全的体现。

3.投资结构不适应产业资源配置的需要

虽然2016年福建工业投资增幅回升,三大主导产业与技改投资增速也较高,但投资主要依靠国有投资和重大基础设施拉动为主。民间投资增速下降。2016年全省民间投资13307.68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7.6%,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7.1%,比上年下降23.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全省产业投资增长产生较大的掣肘作用。工业投资增速下降。2011—2015年福建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35.6%、22.9%、24.2%、11%和16.2%,反映了制造业投资增速处于偏低水平。同时,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55%、30.2%、24.7%、21.4%和7%,也反映了投资效果系数下降的态势。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缺乏。新兴产业一般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的特点,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建立有效的投资退出机制,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福建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狭窄,被投资企业一旦无法实现上市,则导致资本沉淀和时间价值的丧失,导致风险投资资金进入新兴产业积极性不高。

4.供给成本提高难以适应产业转型的需要

目前,企业资金成本、人工成本、环境成本处在较高位水平,导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84.8%提高到2014年的85.6%、2015年的86.3%。资金成本提高。银行贷款实行利率浮动,一是实体经济融资困难,银行新增贷款流向国有投资、基础设施领域为主,即使是部分成长性较好的科技企业,也因抵押、信用、担保等瓶颈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二是多数中小型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融资难度加大(据三明市调查,73.8%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当前最大的困难)。劳动力成本提高。“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2.5%,增幅较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高7.5个百分点,劳动力成本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时,一些行业缺乏适应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结构性用工矛盾也较突出。环境成本提高。随着国家加大对自然环境的整治力度,企业治污成本、安全成本增加,特别是高耗能制造业资金压力骤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