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重点城市空间优化研究
- 盛毅
- 4635字
- 2021-01-22 20:24:42
引言
本书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和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对西部重点城市包括的范围,近年来空间结构调整的进展情况、主要特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西部重点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城市空间迅速扩大,演进动力、影响因素、建设方式、政策效应都具有特殊性的实际情况,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特点、布局等着手,注重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剖析重点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驱动下,城市空间变动的现状及其特殊性,采取空间经济分析、国内外城市演进的一般规律分析、部分典型城市发展经验比较分析、城市功能和内在发展动力分析等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典型经验,对西部重点城市空间结构现状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空间结构变化是否符合规律,是否符合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实际,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哪些问题,概括出优化的一般原则、思路和路径,提出可以借鉴的模式和实施的建议,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将空间结构范围界定为中心城区空间、都市圈空间和城市群空间三类。由于中心城区空间是城市矛盾最突出的区域,目前反映较为强烈的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开发强度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因此空间结构优化分析重点针对中心城区进行,也包括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整个行政辖区。同时,考虑到西部地区一些城市开始朝着都市圈和城市群演进,快速交通将周边区域与中心城区紧密连接起来,城市许多功能的配置,已不可能完全在中心城区独立完成,因此也相应地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范围扩大到这类空间。
在研究西部重点城市空间优化时,需要充分考虑西部重点城市具有的特殊性,即快速推进,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等特征,注重考虑这样一些因素:西部重点城市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必须注重借鉴类似城市空间调整的成功经验;西部重点城市受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大,必须注重空间对调整中外部产业植入这一主动力的分析;西部重点城市普遍为后发展城市,必须注重充分吸纳东部地区城市在不同时期调整的办法;西部重点城市发展已经步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必须注重将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体现在空间优化中;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必须将研究重点放在当前紧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上,尤其是超前进行规划,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科学布局城区功能,保持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同步推进,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避免重走简单依赖“制造业或商业导向”的老路。
工业化及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产业布局指向变化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空间中流动组合,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无论是总体上追求分工、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还是企业考虑土地成本、生产成本、劳动力可得性、市场接近性、运输成本等因素,主导性的动因是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增加,促使市区制造业外移,形成新的工业区和为之服务的住宅和服务区,推动城市以市中心为圆心向外扩张,或者呈轴状延伸或多中心并存。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由于更依赖社会网络和近距离沟通,愿意支付更高租金以留在中心城区。
尽管城市空间形态有同心圆、扇形与多核心三种,并且在这三种形式下演化出更多的形态,但“圆形城市”是基本形态,“点状形成—轴向扩展—内向填充—再次轴向扩展”则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方式。过去大多数城市采用单中心结构,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中心城区集中了过多功能,导致交通拥挤、通勤时间长、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目前多中心城市结构成为常见形式。无论单中心还是多中心,或者受到地质条件影响,城市有带状发展的表现,但基本形态仍然呈圆形,这一点不仅在国外城市研究中得到印证,在我们对国内几十个城市的定量分析中,也发现了这一特征。只要未出现明显的交通和空气污染问题,中心城区建设应以圆形为首选形态。目前,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巨型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几种趋势并存和互动发展,将会产生更多的城市形态,甚至有可能发展出全新的城市形态,仅仅把握圆形还不够。相应地,城市形态的规划,要注意把握这些新的变化。
虽然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空间形态、开发强度、建筑物容积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重点城市中,城市普遍以单中心为主,开发强度偏低、容积率偏低、功能不配套、产城分离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通过加快建设新区和产业园区,构建新的有规模的城市组团,促进超过200万人口的城市朝着多中心转变,而对不超过200万人口的城市,应坚持单中心发展,这是集聚效应最好的形态。第一,要通过适当降低开发强度,腾出更多的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和道路用地,提高城区的通透性。而对开发区、新城等开发强度过低的区块,应提高开发强度。第二,要提高建筑物容积率,尤其是工业、教育、行政办公用地的容积率。中心城区容积率还要适度提高,以总体容积率不低于2作为开发强度的重要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确定不同功能区的容积率。核心区平均容积率不低于3,次核心区平均容积率不低于2,外围区平均容积率不低于1。将中心连片城区核心部分密度规划为四个等级:人口在200万人以下的,按11000人/平方千米规划;人口在200万~400万人的,按12000人/平方千米规划;人口在400万~800万人的,按13000人/平方千米规划;人口在800万人以上的,按14000人/平方千米规划。参考全国城市建成区2400人/平方千米的平均密度指标,将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分为三个等级:人口在300万人以下的,按4000人/平方千米左右规划;人口在300万~500万人的,按4500人/平方千米左右规划;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按5000人/平方千米左右规划。考虑到西部重点城市人口普遍在百万人以上,今后十年还将继续增加,因此应当按照特大城市的标准,参照平均容积率的要求,合理规划人口密度。原则上城市核心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不低于15000人/平方千米,超大城市适当再高一些。第三,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应逐步弱化功能分区,除了历史保护区的土地利用需要作严格限定外,原则上只把土地利用划分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绿地和综合城市用地。同时增加地下和地上空间开发,提高混合用地占比,保持建筑物的疏落有致和开敞,促进商业与居住功能的融合,大规模发展混合功能区,推动城市朝着紧凑型、精明增长转变。第四,注意解决工业用地量大、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应促进其向产业新城发展,加快实现产城融合,提高城市的宜居、宜业水平。
充分依托以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为导向的轴向发展,是多中心建设的重要条件。西部重点城市不仅要学习借鉴深圳、上海等地建设城市交通的经验,也要注重借鉴东京、香港、巴黎等城市坚持的“优先公共交通”的原则,使城市交通建设更有超前性。不仅要以轨道交通为中心,促进特大城市的居住功能、商业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娱乐设施等向轨道交通周边区域集聚,也要提高公共交通的负担率,强化轨道交通站点和周边用地的一体化开发,将地铁、快速交通的出入口与百货商店、写字楼、酒店等功能建筑直接相连。不仅要服务中心城区20千米范围内的区域,还要建设快速铁路服务城市50千米范围内的区域,使快速铁路直接进入市中心,与地铁连通,从而令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联络更便捷,促进都市圈绝大部分的客运依托轨道交通布局。
改变街区过大和道路设置不合理的现状,逐步构建适宜尺度的街区面积。在明确更新改造单元的基础上,破除街区被众多围墙分割和栓塞,导致平均路网间隔较大、断头路数量多、车辆和行人出行不方便的现状,通过调整单位、学校、住宅管理范围和方式,调整街区尺度,扩大小型街区数量,增加路网密度,撤除多余围墙,使每平方千米街区能有更多的交叉路口。在区域内部的街区,有效保留和延伸旧城路网形态,加密城市支路网,打通断头路,保持适宜步行的尺度,建设小街区,加强城市“毛细血管”的通行能力。
以科技功能、金融功能、文创功能、对外交往功能、交通枢纽功能为主,加快配置新兴时尚的高品质功能,其产业相应以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大型商场、科研设计、教育体育、中高端医疗及文化娱乐为主,优化服务业集聚的区位条件,推进服务业用地集约化。其中核心区以CBD为龙头,布局最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将一般性制造业、商品市场及一般仓储物流、中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功能向外围疏解,禁止新布局低端生产性工业。让中高水平的科学馆、研发设计中心、学校、医院、信息中心、音乐厅和剧院、体育中心、展览馆、文化艺术中心、新兴金融和购物中心、高档次商务和会展中心、大型文化产业城、“双创”载体等成为主城区标配。结合这些功能打造、增设一些地标性建筑,形成有特色的建筑风格。
省会城市的规模原则上按照所在区域人口的约1/4控制,人口少的省份可按所在区域人口的约1/3控制,目前西部省会城市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为防止特大城市出现交通、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多中心、组团式构建城区,用快速交通进行连接,是这些城市应对的办法。对于规模更大的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等,可以将空间优化范围扩大到都市圈,甚至可以扩大到城市群。而对于居于副中心地位的城市,在人口规模最多达到200万人的城市,宜以单中心为主。在西部各省(区、市)(除西藏、宁夏、青海等个别省区)内,争取培育1~2个副中心城市,以增强所在区域发展能力。鉴于这类城市一般为工业城市或其他专业性质的城市,在促进其向综合性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重点要配置服务业功能,同时促进制造业尤其是粗加工企业向外围转移。
空间优化是政府和市场共同选择的结果,城市的发展具有追赶性,而城市规划建设要求有一定的超前性,加之城市建设中涉及公共产品多,西部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需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作用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作用。政府需要利用土地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甚至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来引导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开发强度、建设密度、建设规模等。特别是在交通、园区布局、功能分区上,更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建立跨行政区的协作体制机制,来推进规划编制、产业对接、市场共建、标准共定、交通互连等,确保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朝着正常的方向进行。尤其是在政策制定、计划和规划审批、重大项目的统筹和协调、债权或基金发行、督促和监督等方面,以及通过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教育和医疗资源、综合型文化体育场馆等配置带动城市更新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为适应更新改造需要,甚至可以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以及进行适当的行政辖区调整。
产业承载空间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核心任务,必须在确定产业布局区位和演进方向的前提下,考虑居住、公共服务、行政、教育文化等功能的布局。产业承载空间的布局优化,需要从基本要素、功能结构、产城关系、体制机制四个大的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其中基本要素重在发现优化的短板,功能结构重在挖掘优化的潜力,产城关系重在促进服务功能布局合理化,体制机制重在创建优化的保障。
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环境污染严重和不宜居问题突出等矛盾,将全面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上升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西部各城市生态本底相对较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生态空间配置的经验,通过同步规划和布局生态空间,使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保持同步。
对空间布局合理化的评价,可以根据新型城镇化六大特征,选择与空间布局直接相关的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三个特征作为标志,确定九项指标进行评价,以此作为科学规划和指导城区各种功能配置、对现有不合理的功能布局进行调整改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