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颈椎侧位

(一)摄影目的

与颈椎正位组合摄影。观察颈椎侧位的整体影像,包括椎体和关节结构,颈椎序列曲线和颈椎前软组织。着重观察椎体骨折与破坏,退行性颈椎关节改变,颈椎失稳等。

(二)患者准备

1. 去除可能重叠在上颈部的物品(例如项链、耳环、拉链、纽扣、发夹、膏药等)。
2. 头部固定装置(颈托)可能遮盖检查部位,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处理。
3. 在呼气后屏气(在呼气时肩部向下放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观察到C 7关节)。
4. 颈部较短的患者,更好的显示下段颈椎,可嘱患者放松,采用外力向下牵拉双手臂。

(三)患者体位

1. 站立位,被检者侧立于立式摄影架前,侧面肩部贴靠检查台,正中矢状面平行于IR,瞳间线垂直于IR,头稍后仰,下颌前伸。双肩部尽量下垂,必要时采用外力或持重物将肩部向下牵引。
2. 前后仰卧位,被检者前后仰卧于床边,侧面肩部贴靠IR,正中矢状面平行于IR,瞳间线垂直于IR。头稍后仰,下颌前伸,双肩部尽量下垂,必要时采用外力向下拉双手臂,使双肩部向下移动,利于显示出C 7
3. 确保头部,颈部没有旋转。

(四)摄影技术(表1-37)

表1-37 摄影技术

(五)基本质量评定

1. 口内无可摘义齿,无发夹、耳环、头饰等重叠在颈部(评估摄影前准备)。
2. 颈椎保持正常曲度,第1~7颈椎侧位影像显示于照片正中,下颌角没有与C 1前结节重叠(评估检查位置)。
3. 椎体后缘重叠良好,没有双边征(评估体位旋转)。
4. 各椎体骨质、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清晰显示。颈前软组织层次/气道均可见(评估曝光条件)。

(六)后处理与排版

1. 常规采用骨LUT曲线;当注重显示颈前软组织,采用胸部LUT曲线。
2. 硬拷贝适合于观片灯观察的影像灰度、反差等。
3. 单幅打印不能小于8″×10″,选择1∶1打印模式。正侧位拼幅打印采用8″×10″,按比例缩版打印。

(七)重要备注

1. 对于肌性斜颈患者的颈椎侧位检查,可施加适当外力进行纠正,使颈椎长轴尽量平行IR。或中心线下移至C 6,利用斜射线进行某些校正。
2. 外伤后颈椎摄影具有潜在危险性,只能采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搬动时特别是头部和躯干部的整体移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师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
3. 颈部软组织摄影,各种外力可导致咽喉的结构性损伤(急诊期),颈部侧位可显示咽、喉软组织水肿、咽后壁脓肿。在摄影时嘱受检者深吸气后,口鼻闭合,做强行呼气动作,以便增加鼻咽腔内压力和含气量,使气体与咽壁软组织形成对比。
4. 过伸、过屈位是颈椎侧位检查的功能性体位,目的是观察颈部前曲和后仰的运动功能状态和通过颈椎序列的曲线变化诊断/排除颈椎序列失稳。检查时采用站立位,注意保持侧位姿势,中心线垂直于C 4,患者自然用力进行颈部过伸、过屈运动到极限位置(严禁技师搬动到位)。患者保持摄影体位困难时,一定要医嘱医师在场进行协助摆位,检查时由陪同人员帮助稳定患者。
5. 颈椎功能性检查前一定要进行安全性评估。患者主诉或医嘱提示已有神经症状时,考虑到本次检查可能因颈部位置过度改变而发生危险(例如可能加重椎体滑脱或颈椎骨折后引发神经系统损伤而造成高位截瘫等),禁用功能性检查。急诊患者在未经过专科医师安全性评估或得到医师现场指导,不能采用功能性检查。
6. 疑似颅底凹陷征的检查,必须包全颅基底部和上段颈椎。采用头部侧位曝光参数。(颅底凹陷征为颅颈区先天性畸形,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组织及环、枢椎发育畸形,环椎向颅内陷入,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进入枕骨大孔)。颈椎侧位能够测量枕骨斜坡角,齿状突顶点到硬腭枕大孔后缘连线距离和齿状突顶点到枕骨大孔连线的距离等,因此,影像应包括测量标志点并定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