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CEO对话:从优越到关怀
- 陈志辉 谢冠东编著
- 1236字
- 2025-04-01 04:51:25
編者序
《大學》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知識分子貢獻社會之前,先要修身養性。管理世界也是一脈相承,不少管理人員都是先鍛鍊修養,維繫家庭,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才進一步治理機構;待機構的業績上了軌道,他也沒有停步,而是進而把時間精力放諸於服務社會,造福社會大眾。
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與香港電台第一台合辦的「與CEO對話」節目,在2009年再度訪問了八位CEO,他們也跟從這種軌跡。張少華先生正是臨危受命的寫照,昂坪360出問題後,他空降到纜車公司,先了解大勢,再從「仁」的角度採取適切行動;他沒有大刀闊斧追究責任,懲罰員工,而是決定找出問題根源,推出新的市務計劃,令市民重拾信心。林國誠先生先修煉了管理和推銷的武功,再在公司應用,為諾基亞在香港殺出一條血路。張志忠先生在香港的工作早已備受肯定,繼而被委以重任,於上海主理內地業務,雖然在新環境要面對很多衝擊和挑戰,他也從容地一一解決。黃子欣先生則更進一步,他甚至離開香港,在美國和世界一級對手競爭,他展露才華,不受香港的界限所束縛,成為世界CEO舞台上的一顆新星。
觀乎其他CEO也有新體會。雅虎的成績固然有目共睹,但蔡寶德先生特別提到他任職Lotus時,曾和其他軟體公司共同制定反盜版策略,惠及整個行業。王英偉先生,他撥出了一半時間做公職,包括出任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及諮議會主席,以及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席等,他本來可以利用這些時間賺取更多金錢,但他希望盡力貢獻社會。陳智思先生也令人佩服,他雖然是成功商人,但多數人都不會提及他的商業成就,反而對他出任多個公職印象深刻,包括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成員、社會服務聯會主席等。他的無私奉獻廣為人所尊重。當問到為何如此努力,他回應說年少時曾動大型手術,於是分外珍惜人生,希望盡力回饋社會。溫麗友女士在七十年代畢業於香港大學,本是天之嬌女,卻沒有以賺錢為志向,而選擇投身社會工作,她發現香港缺乏社會企業,於是全力投入,協助新生會的精神康復者耕種和經營商店、食肆及從事清潔工作,令他們重新投入社會,她認為這種工作比做一位商界的CEO,更能令她心靈富足。她從一開始就以關懷社會作為人生目標,令人十分景仰。
我們誠意感謝八位參與的CEO,為聽眾和讀者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為我們指引人生前程。
本節目得以順利舉行,實有賴以下人士的付出和支持,他們包括香港電台的周偉材先生、陳耀華先生、曾婉明女士、韋佩文女士,有線新聞的胡何鳳君女士、張連德先生,還有中文大學EMBA課程的阮泳嫻女士、梁翠芝女士、何敏儀女士、陳婉文女士、周鎮強先生和袁仲偉先生。編者在此謹致以衷心感謝。
本書在編輯期間,也承蒙多方協助和支持。編者首先感謝「更好明天」(A Better Tomorrow)慷慨贊助本書的編印,此外,也要感謝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的校友與學生,包括嚴清樺、李馥貞、李運雄、關翰禮、黎嘉欣、曾子龍、謝慈心和黃慧嫻協助筆錄內容,以及謝慈心和鍾慧婷擔任本書的模擬讀者,提出不少建議。最後,中華書局出版社編輯王書文女士在本書編輯工作上給予不少寶貴意見,衷心致謝。
陳志輝
謝冠東
2009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