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詩經》

【引言】

自古以來,愛情都是詩歌永恆的主題,但表達手法和所抒發的情感卻可以十分不同,千差萬異。這篇《蒹葭》就以蒹葭、白露、長路……營造出主人翁尋求愛情的曲折徬徨,抒發了對對方若即若離的苦悶心情,可謂別出心裁。

蒹葭(1)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2)

所謂伊人(3),在水一方(4)

溯洄從之(5),道阻且長(6)

溯游從之(7),宛在水中央(8)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9)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10)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11)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12)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13)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4)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15)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6)

【注釋】

(1) 《蒹葭》:本篇出自《詩經·秦風》。蒹葭(gim1 gaa1〔兼加〕jiān jiā):蘆葦。秦風:即秦國民歌。當時的秦國位處今日陝西省一帶。

(2) 蒼蒼:草木繁盛的樣子,與後文的「萋萋」及「采采」同義。為:這裏指「凝結成」。

(3) 所謂:這裏指所記掛的。伊人:那個人,即主人翁心儀的姑娘。伊:那個。

(4)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邊。水:河流。

(5) 溯洄(sou3 wui4〔素回〕sù huí)從之:沿着河水,逆流而上去追尋她。溯洄:逆流而上。從:追尋。之:指代「伊人」。

(6) 道阻:道路艱難。阻:險阻,艱難。

(7) 溯游:順流而下。

(8) 宛(jyun2〔丸〕wǎn):好像,彷彿。此句指「伊人」彷彿就在河的中央,主人翁求之不得。

(9) 晞(hei1〔希〕xī):乾,蒸發。

(10) 湄(mei4〔眉〕méi):河邊。

(11) 躋(zai1〔劑〕jī):升高,這裏形容道路崎嶇,高低不平。

(12) 坻(ci4〔池〕chí):水中高地。

(13) 已:停止,這裏指消失。

(14) 涘(zi6〔字〕sì):水邊。

(15) 右:右邊,拐彎處,這裏形容道路迂回曲折。

(16) 沚(zi2〔子〕zhǐ):水中沙洲。

【解讀】

《蒹葭》全詩分為三個章節,每個章節開首,都運用了「起興」,從秋水邊的蒹葭寫起:秋日清晨,河邊蒹葭,白露點點,凝露成霜,陽光漸至,霜變作露水,漸漸蒸發,營造出清冷而又安靜的氛圍。冷清的秋景,讓主人翁分外思念「伊人」:她似乎在那靜靜流淌的秋水對岸。詩人時而逆流而上追尋,時而順流而下追尋,可是不論如何尋找,伊人似乎永遠都在可望而不可即的水中沙洲上,令人悵惘。

與前篇的《雎鳩》一樣,《蒹葭》通篇運用了「重章」手法:以同樣的句式、佈局,先寫河邊蒹葭和白露,然後寫對岸的伊人,再寫沿河追尋,最後抒發求之不得的感歎,只是各章節的部分用字略有不同而已。這種手法同樣反覆訴說了主人翁追求心上人的艱難與悵惘,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為之感動。

【文化知識】

賦、比、興

前篇所提及的「風、雅、頌」,是《詩經》作品的分類方法;而「賦、比、興」則是其表現手法,六者合稱為《詩經》「六義」。

賦,就是將事情的始末和經過娓娓道來。例如《蒹葭》中的每一章節,就是將主人翁所見景物、所思伊人、所尋路線、所發感歎,由始至終地說出,像講故事一樣。

比,即是打比喻。譬如《魏風·碩鼠》,就是從草根階層出發,以肥大的老鼠(碩鼠)為喻,諷刺那些不勞而獲的統治者。

興(hing3〔慶〕xìng),就是比興,通過含義隱微的事物來寄託情意,好像《雎鳩》和《蒹葭》,就是通過雎鳩和蒹葭兩種事物,來寄託主人翁對意中人的思念和追尋。

【練習】

(點擊鏈接查看參考答案)

 本詩運用了多個疊詞,請把它們找出來,並指出其詞義。

A)疊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詞義:_______________

 承上題,在詩中運用疊詞有甚麼好處?

 《蒹葭》通篇運用了「重章」手法。下列哪一項是詩中每一章節

所記述內容的正確次序?

○A·河邊景物→對岸伊人→求之不得→沿河追尋

○B·河邊伊人→對岸景物→沿河追尋→求之不得

○C·對岸伊人→求之不得→沿河追尋→河邊景物

○D·河邊景物→對岸伊人→沿河追尋→求之不得

 《關雎》和《蒹葭》中的「淑女」和「伊人」,有學者說是指「情人」,也有學者說是「賢人」,你較支持哪一種說法?為甚麼?試簡單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