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同理心

“有個壞消息要告訴你,我診斷你患上了晚期的食道癌。”雖然我為這位病人感到無限傷感和惋惜,但仍以堅定的語氣說出我的看法。然後,不自覺地看了看腕上的錶,原來為他診症的時間只僅僅過了十分鐘,還沒有開始為他做任何檢查和化驗,結果便已揭曉。

七月的一個下午,該名50餘歲的男病人被私家醫生以肌肉發炎(Myositis)為由轉介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他過往一直身體健康,從事文職工作,家裏有妻子和兒女,是家庭的唯一經濟支柱。一個半月前背部突然開始腫痛,數度前往各公私營診所求診不果,痛楚的程度卻每況愈下,近期更雙腿麻痹無力,不良於行。因為頑疾纏身,他不得不辭去職務,四處求醫希望盡早康復。儘管情況日漸惡化需反覆求診,惟病人卻仍一直被不同醫療機構的醫生認為,只是患有肌肉或骨骼等小毛病,有些診所為他進行了血液化驗,另外的一些則以處方止痛藥作為治療,但情況並沒半點改善。一個星期前,他仍被另一所急症室的醫生診斷為簡單的背痛而已。陪同病人求診的姐姐不忿地向我投訴,某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甚至指責他並非患有重症,不應到該處求診,而把他趕走。

背痛確診食道癌

從病人略見瘦削的雙頰和說話時的沙啞聲線,我已嗅出了不妙之處,深知他患上了極為嚴重的疾病,於是耐心地詢問其詳細的病歷。最終單憑病歷就得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晚期食道癌。根據病人的徵狀,我推斷癌細胞已擴散至脊柱,並壓着脊髓神經,造成雙腿麻痹無力。而且,對喉返神經(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的擠壓使聲帶癱瘓,導致聲線沙啞。因應病人的情況,我在急症室只為病人作了最簡單的放射學檢測。約10分鐘後,脊柱X光的圖像顯示病人胸椎某節椎骨碎裂崩塌。那是癌細胞擴散至脊柱的客觀證據,亦是近月來病人背部劇痛的直接原因。最後我在急症室病歷記錄中診斷那一欄目中,清楚地寫下“懷疑晚期食道癌,以待證實”,並把病人收進外科病房,提醒外科醫生儘快處理和治療。病人雖然一時間未能接受這噩耗,但對我能快速找出病因感激萬分。數日後,更全面的檢測結果證實我的推論完全正確。

食道癌在包括香港在內的華南地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癌症,其病因與食道表層細胞長時間不斷反覆受損和自我修補有關。其中,福建人因飲食文化中常喝滾燙的泡茶,引致食道表層細胞經常因熱力而受損,細胞在重複的自我修補過程中,較易發生偶發性的細胞病變而最終導致癌症,因此有較高的發病率。

食道癌最典型的病徵是持續惡化的吞嚥困難。食道管道因為日漸擴大的腫瘤而受到阻塞,造成食物滯留在食道腫瘤的上方,不能下嚥,並導致食物返流或出現嘔吐的徵狀。初期受影響的只是固體食物,所以病人往往被迫改吃流質食品充飢。當佔據食道管道的腫瘤因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大,病人就連喝水都會遇上困難。因為不能正常飲食而造成的日漸消瘦和無力感,是後期常見的病徵。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癌細胞透過血液擴散到全身不同的器官,更會引發各種相應的病徵。其中脊柱是癌細胞最常擴散到的地方之一,會引致持久的背部劇痛。癌細胞一旦擴散至其他器官,病情已進入晚期,一般來說已不可能痊癒。

我一直謹記當年在港大求學時教授說過的一句簡單教誨:“約七、八成的病症不需要檢查和化驗,只要一個好的病歷,就能作出準確診斷。”多年後的今天仍因此番話而收益良多。然而病人並不是醫生,鮮能主動給予清晰的病歷,因此需要醫生用心地在問診過程中,不斷透過即時的理解和分析去引導病人說出重點病徵,方能發掘出完整的資料。

抽絲剝繭尋病徵

在這個病例中,上述食道癌的所有典型病徵他一個也不缺。吞嚥困難之兆其實和背痛都是在差不多同一段時間內出現的,而且他因為吃不下東西,在短短的一個半月裏體重下降了約7公斤。只是他認為背痛更為嚴重,因而忽略了吞嚥和其他方面的病徵,從沒有向所有醫生主動提起。我因觀察到他那瘦削的雙頰和沙啞的聲線,感覺到那並不是單純的肌肉問題,繼而不斷地追問其他相關的病徵。在病人模糊地說出吞嚥的徵狀後,便鍥而不捨地以此作為切入點,從病人口中有條不紊地找出所有重要的資料,描繪出一幅完整的圖畫,並以此作為依據,得出上述唯一合理的推論。一個從10分鐘問診中得出的詳細病歷,遠勝反覆的診症和無的放矢的檢測,當年教授的諍言又得到了一次有力的印證。後來我問病人,以前為他診治的醫生有沒有詢問過除了背痛以外的病徵,我得到的答案竟是一個也沒有。

我深信,如果把我寫的病歷,讓所有曾經診治這位病人的醫生看看,他們全都能輕易地作出正確的診斷。我也相信,如果這些醫生的家人或摯友患上同一個病,表現出相同的病徵,他們一定會在很早的階段,就以他們的方式找出正確病因。同樣的病徵就清清楚楚地放在跟前,為甚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這個差別不可能單純地以知識水平和經驗作為解釋,更重要的是工作態度上的分野。

我對草率馬虎的行醫態度一直深惡痛絕,因為由醫者馬虎而起的錯誤,原可輕易避免,卻常以病人的生命作為最終代價。在21世紀的香港,相似的醫療錯漏事件仍時有在這個貌似文明先進的社會發生。因誤診延醫錯過最佳診治機會後,被廹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屢見不鮮,我經常為此欷歔不已。急症室儼如維護民康的最後堡壘,所有在外面那個紛亂的世界中得不到適當治理的患者,最終都選擇到急症室尋求最後機會。作為一名急症科專科醫生,我深感任重道遠。如果我們也犯錯,就必定迫使病人走上無法逆轉的不歸路。

體會病者感受

世上從沒有神醫的存在,也絕對沒有單憑醫術就能鶴立雞羣的人。所有的醫學知識都是公開的,沒有任何獨門秘笈之說。只要孜孜不倦地學習,誰都可以掌握豐富的醫學技術。在杏林中出類拔萃者,最與別不同之處,唯“用心”二字而已。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的確唯有把每個病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家人或朋友,把自己代進病者的角色之中,才能切身處地感受到病者的徬徨和焦慮,理解到他們真正的需要,從而發自內心地因應每個不同的情況和處境,為他們提供最實際的建議,解決最迫切的問題。

該名食道癌的病人找到病因時已病入膏肓,很快便要住進特別的療養院,接受善終服務。11月初,他最終走完了這個世界的道路,距離在急症室確診只有短暫的三個多月。雖然只見過他一次,但我堅信這一生將沒法忘卻他求診時那絕望的眼神。為了他那絕望的眼神,我不得不高聲吶喊:“冀望所有醫者都以愛而行,用心善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