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有忌

我對“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古老的諺語深有同感,故經常身體力行,旅遊、遠足、滑雪、潛水,都是我的最愛。從這些活動中得到的知識和閱歷,絕非教科書中所能學到,反過來亦對診症的工作大有裨益。

某天凌晨時分,我在那個月黑風高之夜,同時治理了兩名臉帶肅殺之氣的不速之客。該兩名大漢早前在南海之濱與海中巨魔激戰數回合,因不敵而受傷,連夜乘快船落荒而逃,抵港登陸後,直闖急症室求診。稍作寒暄後,得知兩位勇士當天在南中國海域潛水作樂時以魚槍打魚,巨魚中槍受創後負隅頑抗,往深海潛逃,一下子把緊握着魚槍的壯士拖下60餘米的深海。他倆見勢色不妙,立即棄槍上浮,惟因氣瓶內空氣快將用罄,而在未完成減壓程序下緊急浮上水面。兩人雖撿回性命,卻瞬間出現四肢麻痹和關節疼痛等病徵。

潛浮太急,隨時致命

憑着自己多年潛水經驗,我即時診斷出他們患上潛水減壓症(Decompression sickness)。進行水肺潛水時,溶於身體組織中的氮氣因潛水員上浮太快,在血管內形成氣泡,阻塞了通往神經和關節的血管而引致典形的病徵,嚴重者足以致命。直接詢問他們幾個跟潛水有關的技術性問題後,我已透徹地掌握了事情的始末,驚覺他們幾乎違反了潛水活動中所有的安全守則,故登時加以訓斥。意想不到的是,二人得悉主治醫生是同道中人,對獲救的信心大增,忐忑的心情反而安定下來。進行簡單的檢驗後,迅速以救護車把他們送往位於昂船洲的消防處增壓艙(Recompression chamber),接受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六小時後,二人完全康復。

翌日,另外兩名患有輕微減壓症病徵的潛水員跨區求診。他們跟前天兩位病者是同一夥的。他們的同伴叮囑道:“那裏有一名潛水員醫生,你們再遠也要到那間急症室去讓他看看!”

隨着香港社會越來越富裕,以往只屬富家子弟玩意的潛水活動,近年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變得越見普及。由於時下不少年輕人對潛水趨之若鶩,投身潛水教練行業的人數亦隨之上升。以我的觀察所及,不少年輕一輩的潛水教練除了專業技術未達爐火純青的境界外,對潛水活動可能導致的危險後果和處理方法也只是一知半解,更遑論把正確的知識授予學員。在這種環境下,近年考獲執照的潛水員普遍水下技術不佳,安全意識薄弱,很多人更是抱着向朋輩炫耀的心態才學習潛水。早前,我就曾救治一名自稱擁有高級潛水執照3年的年輕潛水員,她竟因為不能理解腕上潛水電腦錶顯示的危險訊息,無視要求立即停止任何後續潛水活動的警告,而繼續下潛,最終無可避免地患上潛水減壓症。不正確的心態、低下的控制技術和對安全意識的忽視,導致近年潛水活動中的意外傷亡例子日趨嚴重。

重視潛規則

潛水時使用的壓縮空氣瓶。

水肺潛水(Scuba diving)本是一項舒適的休閒活動,但必須注意的是,它有一定的潛在風險,不能掉以輕心。潛水員在進行水下活動時,是透過呼吸氣瓶內的壓縮空氣維持生命的。因為水壓的緣故,潛水員身體所受的壓力隨着下潛的深度而增大。在水平線的位置,身體表面所承受的是一個大氣壓力單位。每下潛10米的深度,身體承受的壓力就上升一個大氣壓力單位。在40米深處,潛水員承受着5個大氣壓力單位的水壓,如此類推。下潛得越深,水壓越大,壓力對人體生理反應的影響也越明顯,發生意外的機會也越高,危險性也隨之而增強。

水壓在潛水員下潛時逐漸上升,會對人體的胸腔產生擠壓效應(Squeeze),所以中耳和鼻竇等儲存空氣的器官在下潛過程中感到痛楚,這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如果調節壓力的手法不善,便會造成耳膜和鼻竇破損。深潛形成的强大壓力,只要處理得當,對有經驗的潛水員而言並不是很大的問題,但對於初學者或浮力(Buoyancy)控制技術不佳者,處理失當卻可導致壓力創傷(Barotrauma),造成氣胸(Pneumothorax)或縱隔積氣(Pneumomediastinum)等潛在的致命症狀。

潛水員在水下消耗空氣的速率,與下潛深度、水下停留時間、活躍程度和個人身心狀況等因素相關。下潛得越深,深潛得越久,肢體活動得越激烈,進行潛水活動時有病在身或驚惶失措,均會加快空氣的消耗量。若在水下遇上急流或其他緊急狀況,潛水員未必有充足的空氣完成整個減壓程序便上浮。此時若沒有同行夥伴(Buddy)接應,出現潛水減壓症甚或在海中因耗盡空氣而窒息死亡的風險便會激增。所以建議一眾以娛樂為目的的業餘潛水員不要下潛太深及太久,亦不要在美麗的水下世界暢遊時,得意忘形地消耗過多的體力。更重要的是必須時刻遵守潛水活動的安全守則,與夥伴形影不離,互相照應,方為避免樂極生悲的上上之策。

進行潛水活動時,應與夥伴同時行動,免生意外。

造成血管堵塞

潛水減壓症是潛水員圈子之中最廣為熟悉的一個醫學名詞,然而卻沒有多少人對這個疾病有清晰的認知。簡而言之,在正常情況下,潛水員呼吸的是氣瓶內儲存着的壓縮空氣,而不是純氧氣。它的成分和自然界的空氣一樣,除氧氣外大部分是其他惰性氣體,尤以氮氣(Nitrogen)為最。隨着下潛時壓力的上升,壓縮空氣中的氮氣及其他惰性氣體在血液中溶解,並暫時儲存在身體各部分的組織之內。當潛水員上浮時,壓力開始逐漸下降,溶解在血液和身體各部分組織內的氮氣,便會在血管和組織內形成氣泡。如果潛水員能保持上浮的速度在安全水平之內,及在減壓區完成整個減壓程序,那麼慢慢形成的細小氣泡對人體並不構成任何不良影響。相反,若潛水員因各種原因造成上浮的速度過快,或未能在減壓區完成整個減壓程序,急速形成的氣泡就會堵住血管,使血液不能流到被堵塞血管下游的器官,引發潛水減壓症的出現。情況若未能得到及時改善,下游的器官組織便會因為缺乏氧份供應而壞死,造成永久性的損害。

潛水減壓症是潛水活動中最常見的意外。由於任何血管都有機會被氣泡堵塞,所以任何器官都有機會受影響,任何症狀都有機會出現,只是四肢麻痹、關節疼痛、皮膚痕癢和出紅疹等病徵較常見而已。診斷潛水減壓症主要依靠臨床判斷,並沒有可靠的檢測方法。一般而言,進行潛水活動後24小時內新出現的任何病徵,如沒有其他醫學上的合理解釋,都應被視作潛水減壓症處理。處理的唯一方式,是在進行必要的維生措施後,儘快把病人送往增壓艙接受高壓氧治療,務求在出現永久性的後遺症之前,透過為患者加壓,把堵塞血管的氣泡再次壓縮起來。情況就如在陸地上為患者再下潛一次。如果病人情況危殆,醫生和護士需要陪同患者進入增壓艙,隨時準備為其在艙內進行急救。

本港現時有兩個增壓艙,一個在昂船洲,由消防處管理和運作。該中心只接受經醫療機構轉介的患者,不接受私人求助個案。另一個則由私人機構營運,位於港島南區,有需要者可自行前往接受治療。

潛水減壓症的資料雖然在醫學的教科書上可以查閱得到,但醫生若無潛水經驗,實難透徹掌握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亦難以斷症。所以不少急症室的同事在遇到疑似的潛水減壓症時,都把病人轉介給我。我曾把這個病例刊登於報章上的醫學專欄。一個月後,一名同院的內科醫生來電,向我徵詢意見,關於治療一名患有嚴重潛水減壓症病人。我從未看過該病人,所以摸不着頭腦,於是問他為何會找上門。他說他的上司看了我那篇登在報章上的文章,知道我就是該找的人。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另類的跨部門諮詢,受寵若驚之餘,亦再次領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諺語所言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