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管理
-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主编
- 1834字
- 2021-04-25 18:52:32
前言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厂坝枢纽工程和库区防护工程两大部分,其中厂坝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巴邱镇上游峡谷河段,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江西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自20世纪50年代起,该工程就逐步开始规划、勘测。到2001年12月,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江西省水利厅正式联合编制完成《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水利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将“加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立项及前期工作进度”列为“十五”期间水利建设首要任务之一,也是《全国大型水库建设规划(2008—2012)》中的项目之一,并于2009年正式开工建设。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投资规模大,库区移民安置任务重,库区防护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复杂。针对这些特点,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在江西省水利厅的直接领导下,对下列诸方面进行了探索或创新:
(1)项目融资的创新。BOT(build-operation-transfer)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这些基础设施具有可经营的特性,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准公益性项目,仅有电站部分,即电站发电可用于经营活动,而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等,产生社会效益,主要应由政府投资。针对这一特点,该工程将电站建设资金通过市场筹集,而该枢纽工程的其他部分则由政府投资,并将电站工程与整个枢纽工程一并建设。电站工程建成后交由电站投资方经营、回收投资和取得利润;在合同约定的特许经营期满后,电站投资方将工程移交给政府。形成了“政府建设-市场出资-特许经营-期满移交”的模式,发展了传统的BOT模式。
(2)移民安置的探索。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涉及吉安市的峡江县、吉水县、吉安县、青原区和吉州区共5个县(区)的18个乡镇(街办)、112个行政村(居委会),淹没影响及防护工程压占搬迁总人口为24911人。在移民安置工作启动前,工程总指挥部与5个县(区)签订了移民安置双包干协议,明确了双方责任,落实了经费和任务,为移民安置与征地拆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吉安市和5个县(区)均成立了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市、县(区)、乡镇(街办)和村组(居委会)层层落实了责任,保障了移民工程的有序开展。
(3)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厂坝枢纽工程和库区防护工程两大部分,厂坝枢纽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集中、技术复杂;库区防护工程的特点是单体工程小、工程分散、建设条件复杂。根据这些特点,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对厂坝枢纽工程采用直接管理方式,即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组织力量对其进行管理;对库区防护工程采用代建方式,即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委托地方政府组织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对库区防护工程的实施进行管理,并采用管理承包机制,即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将工程设计概算划给代建方,实行投资包干;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仅参与工程验收,而不参与中间管理。采用这种模式后,可以较好地调动地方政府管理工程的积极性,有效地协调了工程建设条件,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4)工程运行、养护物业化管理的探索。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工程在空间上,面广、点多;在技术上,工程结构种类多、运行和养护差异性大。若由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直接管理势必要组建庞大的队伍,而采用物业化管理方式后,可发挥运行、养护管理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资源调配优势,可保证工程运行和养护质量,并降低工程运行和养护成本。
本书着眼于把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建设管理思想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和基本经验整理并反映出来,在内容编排上涉及:工程建设管理组织,工程概算、经济评价与融资,工程招标、合同与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工程移民安置与水土保持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组织,厂坝枢纽工程运行管理,库区工程物业化管理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它既是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的总结,又是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的一个缩影。
本书主要由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者撰稿,他们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字里行间渗透着参加工程建设的自豪之情和对改革创新以及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的孜孜追求。
本书从2013年年底开始策划、组稿,几经审查、修改,至2015年4月完成终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河海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为本书的最后统稿也做了不少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同仁和读者们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