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巢暖凤来:高层次人才流动与军事院校人才引进研究
- 张清 种艳艳 熊洋
- 2070字
- 2021-12-31 13:52:06
三、高层次人才与院校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院校的知名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通俗地说,在争夺高层次人才的市场上,知名度越高的院校,对所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规格就会越高,而知名度低的院校尽管也想引进尖端高层次人才,但这类人才考虑到这些院校的知名度,不会轻易选择进入。所以,我们以第一、二类人才为例,通过图2-1的供求关系表示出来。
图2-1 高层次人才供求关系
在图2-1中,横坐标表示高层次人才的流动意愿,也可以把其看作高层次人才的供给方,坐标数值由小到大代表人才流动意愿的强烈程度递增趋势。纵坐标表示院校的办学水平与社会声誉,也可以把其看作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方,坐标数值由小到大代表院校办学水平与社会声誉的层次由低到高的分布。由图2-1可见,第一类高层次人才在人才市场上表现得极为紧缺,不同办学水平的院校都渴望引进这类人才;第二类高层次人才尽管供给量充足,但需求数量会随着院校办学水平与声誉的提高而放缓,体现了这类人才很难进入一流院校。这一情形与实际相符合,如国内“985”院校对于应届毕业博士生(属于第二类人才)需求动机变得越来越小,而对于第一类人才的需求动机却持续走高。因此,有学者指出,成功之后大师更倾向于供职一流大学的事实,说明了在现有的世界大学版图框架中,处于非顶尖层次的大学可能比较容易吸引到尚处于职业发展初中期阶段的潜在大师,而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现实大师来说,这些大学的吸引力是有限的。① 从这里我们可得出一个启示,那就是军事院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首先需对所在院校的办学水平与社会声誉进行客观估量,准确定位,然后寻找与定位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作为引进的对象,通过这一过程能提高引进的成功率。
在人才研究中还有一个理论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人才聚集理论。该理论提出高层次人才由于受一些因素影响,会从不同区域或单位流向某一特定区域或单位,并认为高层次人才集聚是高层次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实际上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有学者就指出了高层次人才的这种流动与集聚现象,即大学能够为大师提供的职业条件,直接影响到大师选择进入此所大学或彼所大学就职的意愿。越是高端人才,越倾向聚集于少数单位的现象。② 这也证明了大学首先要有成就大师的条件,然后才会吸引大师,最后实现由大师集聚所带来的优势积累。由于人才集聚有利于组织内构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织本身的发展,因此它不仅有利于人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还会产生显著的集聚效应,使集聚的各组织获得先行发展的机会,加速技术革新和组织发展。③ 人才聚集理论中引力场效应发挥的作用在这里也非常明显,即这类人才不仅为一个院校发展带来无限的人力、物力资本,其联动效应使得院校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高层次人才数量的增加使得院校在产生人才群体效应的同时,还会实现各种人才优势互补,并能促进人才自身综合素质和人才之间融合度的不断提高。
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现象也给军事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要令高层次人才向所在院校集聚,最基本的要求是院校要做到有足够的吸引力,也就是院校领导者在“筑巢引凤”工程中如何将巢建得更好。由此可见,院校领导者最主要的任务在于把所在院校做大做强。然而,要把院校做大做强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要有许多真才实学的人才,没有人才无从谈起建成好的院校,而院校实力不强如何吸引人才,这似乎进入了一个循环怪圈。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高层次人才与院校之间到底是谁成就了谁?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少雪在《大学与大师:谁成就了谁》一文中指出,“大学和大师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客体,可能更多的人在关注大师对于大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大学在培养和成就大师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现有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下,我国大学在吸引大师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但如果能够在培养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方面有所突破,则可能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突破”①。由此可见,大师(高层次人才)与大学是相互成就的。一方面,只有大学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步在培养学生和建设师资力量中胜出,并拥有非常高的社会声望,则可以成为引进与接收高层次人才的最基本的依据;另一方面,当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后,这些人才的学术业绩与教学水平则会极大地推动院校的建设,成为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并为未来人才的引进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在院校相互竞争发展的过程中,强者会越强。当我们了解了高层次人才与院校之间的匹配关系时,军事院校也当准确定位,深刻认识、明确自身位置。《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所以军事院校自当明晰自身优势,明了既有地位,明确目标定位等,为顺利、高效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略。
①刘少雪.大学与大师:谁成就了谁——以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教育和工作经历为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2):33.
②刘少雪.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7.
③李光红,陈学中,孙丽丽.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创新[J].理论学刊,2006(3):37-39.
①刘少雪.大学与大师:谁成就了谁——以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教育和工作经历为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2):32-33.